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科技创业的发展得到了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上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思想观念更加解放,对科技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业活动更趋活跃,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科技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但支持的空间与效果有待扩大
1994年起,国家和上海围绕推进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1998年,为促进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市政府颁布了“18条”政策并在随后两年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同时建立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该项政策的落实;各区县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为科技创业提供“一门式”服务,科技创业企业的设立更加方便,从而大大推进了科技创业活动的开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的科技创业政策还不够明确,科技创业的门槛还较高、机会成本也比较高。在上海要创办一家企业比较困难:一是创办科技企业的手续比较繁琐;二是申办企业的周期较长;三是申办企业的费用比较高,收费项目比较多;第四,企业用人成本高。
对科技创业的扶持政策也不够明确:还没有明确的科技创业扶持政策,税负过高,有关科技创业政策主要见于孵化器政策,而且以财政性扶持政策为主。有关科技创业的财税政策多是模糊的、暂时性的,而且操作不透明。
另外,上海的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产业配套环境还不够优化,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公平待遇仍有待落实。
2、上海科技投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科技创业企业获得的支持强度需要提高
上海市政府从1998年起建立了风险投资的引导资金,并进一步从政策上鼓励境内外各类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建立创业投资机构;同时,市、区(县)政府相继设立专项资金,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或融资担保。1999年底,上海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所,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供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2000年,上海又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至今已累计资助了400多个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其中“种子资金”资助项目276项,资助金额5570万元。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上海科技创业的投融资环境的明显改善。
然而,虽然有上海证券交易所,金融业比较发达,但上海的风险资本市场并不够发达,风险投资不够活跃,无法实现风险资本市场的激励功能和融资功能。科技创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瓶颈,难以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3、支持科技创业的局部支撑环境不断优化,但其支撑功能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上海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智慧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实施了“聚焦张江”战略。到2001年底,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总面积达22.13平方公里,比1997年增长38%;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近几年增长较快,2000年21.5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了84.4%;2001年达44.4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06.3%;2002年达到56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了40%多。同时,促进科技创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也发展较快,先后出现了技术交易所、技术产权交易所、科技咨询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技术经纪机构等,这些中介机构对促进科技创业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科技创业的局部环境不断优化。
但与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上海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智慧园区和孵化基地的服务功能还有待开发,服务能力比较薄弱,服务设施均显不足。在科技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尚未形成横向或纵向的产业关系,集群效应不显著。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基地对科技创业企业的服务还是粗放的,资源集成的作用有限,难以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规范化、网络化还不够。科技创业企业难以获得及时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在孵企业从孵化器毕业以后难以获得后续支持。
4、政府比较注重对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但对科技创业的关注和支持仍显不足
近几年上海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例如2001年上海科技三项经费和专项经费的总和达到5.14亿元,其中50%以上投入到产学研结合项目。政府还重点支持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目前本市已拥有国家级和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100余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资金给予扶持。目前,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2003年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中,属于企业自主开发或与高校联合开发的项目占53.5%。
但相对而言,政府对最具发展潜力和较强科技竞争力的科技创业企业这一群体关注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在企业成立和成立以后的管理方面没有根据科技创业企业的特点实行特别的措施,在工商管理、税收征管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实行同等的管理办法,手续复杂、管理成本较高。
1、科技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但支持的空间与效果有待扩大
1994年起,国家和上海围绕推进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1998年,为促进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市政府颁布了“18条”政策并在随后两年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同时建立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该项政策的落实;各区县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为科技创业提供“一门式”服务,科技创业企业的设立更加方便,从而大大推进了科技创业活动的开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的科技创业政策还不够明确,科技创业的门槛还较高、机会成本也比较高。在上海要创办一家企业比较困难:一是创办科技企业的手续比较繁琐;二是申办企业的周期较长;三是申办企业的费用比较高,收费项目比较多;第四,企业用人成本高。
对科技创业的扶持政策也不够明确:还没有明确的科技创业扶持政策,税负过高,有关科技创业政策主要见于孵化器政策,而且以财政性扶持政策为主。有关科技创业的财税政策多是模糊的、暂时性的,而且操作不透明。
另外,上海的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产业配套环境还不够优化,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公平待遇仍有待落实。
2、上海科技投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科技创业企业获得的支持强度需要提高
上海市政府从1998年起建立了风险投资的引导资金,并进一步从政策上鼓励境内外各类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建立创业投资机构;同时,市、区(县)政府相继设立专项资金,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或融资担保。1999年底,上海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所,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供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2000年,上海又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至今已累计资助了400多个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其中“种子资金”资助项目276项,资助金额5570万元。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上海科技创业的投融资环境的明显改善。
然而,虽然有上海证券交易所,金融业比较发达,但上海的风险资本市场并不够发达,风险投资不够活跃,无法实现风险资本市场的激励功能和融资功能。科技创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瓶颈,难以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3、支持科技创业的局部支撑环境不断优化,但其支撑功能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上海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智慧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实施了“聚焦张江”战略。到2001年底,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总面积达22.13平方公里,比1997年增长38%;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近几年增长较快,2000年21.5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了84.4%;2001年达44.4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06.3%;2002年达到56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了40%多。同时,促进科技创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也发展较快,先后出现了技术交易所、技术产权交易所、科技咨询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技术经纪机构等,这些中介机构对促进科技创业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科技创业的局部环境不断优化。
但与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上海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智慧园区和孵化基地的服务功能还有待开发,服务能力比较薄弱,服务设施均显不足。在科技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尚未形成横向或纵向的产业关系,集群效应不显著。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基地对科技创业企业的服务还是粗放的,资源集成的作用有限,难以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规范化、网络化还不够。科技创业企业难以获得及时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在孵企业从孵化器毕业以后难以获得后续支持。
4、政府比较注重对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但对科技创业的关注和支持仍显不足
近几年上海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例如2001年上海科技三项经费和专项经费的总和达到5.14亿元,其中50%以上投入到产学研结合项目。政府还重点支持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目前本市已拥有国家级和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100余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资金给予扶持。目前,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2003年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中,属于企业自主开发或与高校联合开发的项目占53.5%。
但相对而言,政府对最具发展潜力和较强科技竞争力的科技创业企业这一群体关注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在企业成立和成立以后的管理方面没有根据科技创业企业的特点实行特别的措施,在工商管理、税收征管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实行同等的管理办法,手续复杂、管理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