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文学,右手年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这些年写的日记,我唏嘘不已。走了这么长的路,回头一看,兜兜转转几十年,我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生活的地方。
  有时,在夜色渐浓的晚上,听着火车渐行渐远的鸣笛声,看着朦胧的街灯,我会突然产生一种年华如水的感觉,觉得自己会随着火车的急速行驶而迅速变老。一眨眼就是20年,我成了四十出头的男人,有了美丽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教书。我的妻子用心经营着一家头皮养护店,为那些被白发、秃顶、头皮屑等问题所困扰的人士解忧愁。我教学之余也会为妻子分忧解难,用文字帮她梳理养发的知识,记录她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创业经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会像少时读书一样,静心阅读世界名著,默默做读书笔记,潜心文学创作。对于缪斯女神,我始终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女儿还小,但很乖巧懂事,在一家私立幼儿园读书。早上,一般都是我送她去幼儿园,下午,也是我接她回家。她每次见到我,都叫得特别甜。她的笑容是那样灿烂,带着童真和稚嫩,带着魔性的感染力,可以让我忘记世间的烦恼。让我觉得,不管多苦多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的三口之家是平凡而幸福的。于是,在一个美丽而宁静的黄昏,我再次踏入了时间的河流……
  婚后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合体。没有華丽的语言,每天都是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我爱我的妻子,她是我的灵魂伴侣,陪伴我走过了坎坷的岁月;她也很爱我,不管多苦多累,她都体贴地为我捶背,温柔地说:“老公,你辛苦了,我爱你。”女儿也很懂事,晚上回来晚了,女儿会用她妈妈的微信给我留言:“爸爸,早点回来睡觉,别太辛苦了。”每一次,我的泪水都情不自禁流下来。
  热爱文学的人大多特立独行,我也不例外。尽管家庭幸福,我还是会保持独处的习惯。正因为如此,一觉醒来,我就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觉得自己仿佛被时间老人抛弃了,遗弃在一个荒凉寂寞的小岛上,过着鲁滨孙经历过的孤岛生活。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每天只能踽踽独行、自言自语,最后只能靠手中的笔直抒胸臆。我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极目远方,四周都是汪洋大海,而我用文学造了一艘木船,得以拯救自己,走出孤岛。
  有时,我还能敏感地嗅出春夏秋冬的味道。四季对于我来说,不再是色彩的更换和涂抹,而是味道的变化。
  现在又是夏天,我再次嗅出了夏天的味道。因为新颖时尚的连衣裙如此迷人,清爽柔软的秀发如此飘逸,似乎有一股淡淡的少女馨香扑鼻而来,那些女孩儿在我爱人的养发馆保养头皮变得更加美丽,快乐的笑容洋溢在脸蛋儿上。于是,烈日的炙热就被我慢慢忽略了。夜幕降临,田野上的交响乐极浓,我又迅速嗅出了大自然里那些才华横溢的歌手的味道,田野上的微风送来的泥土芬芳中,夹杂着青蛙的清唱和蝈蝈的弹琴声。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坐在电脑旁,而键盘上敲打出来的文字,犹如交响乐中美丽的音符。
  我是一个感情丰富的男人,似乎我的左手抓着丰富的感觉,流淌着美丽的文字;右手则握着如水的年华,渗透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常常会借助音乐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情感上的挫折,以及工作后的疲累。
  每天黄昏,站在楼顶上,我常常会坐在一张小凳子上,手握一支竖笛,全神贯注地吹奏一些熟悉的经典老歌。因为这些熟悉的歌曲会让我乘着音乐的翅膀追寻成长的经历,这些难忘的旋律会让我不断地回味流金的岁月。可惜,我的左手无法握紧流逝的感觉,右手无法抓住似水的年华,只好在年华流逝的疼痛中用音乐和文字来慰藉自己敏感的心灵了。此刻,妻子和女儿,大手牵小手,快乐洋溢在幸福的脸上,也定格在黄昏的美景里。
其他文献
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在剑桥生活和学习了两年时间,因此对剑桥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离开剑桥六年后,他又一次来到了英国,并且重游他的母校—剑桥大学。正是由于这次重游,他诗兴大发,把自己曾经在剑桥生活的回忆化作万千情丝,融汇在康桥秀美的景色中。《再别康桥》是一首抒情诗,很多人形容它就像一首优雅的歌曲,或者一段动人的旋律。  一、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  作者通过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期刊
朋友作为基本意识形态的一个范畴,是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能力及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形成的产物.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对“友”的概念范畴有所界定,“友”即“朋友
期刊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发表于1894年的《一小时的故事》是肖邦短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小说不足千字,短小精悍,描写了患有心脏病的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在火车事故中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刚开始表现出一阵悲痛,而后逐渐感受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轻松与解脱。正当她为自己获得自由而欢欣雀跃,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与憧憬时,意外看到远离事故现场的
期刊
在我的生命中,“父爱”是最宝贵的。父亲走了十多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如昔,深深根植于我的脑海之中……  父亲的慈爱  我是在快乐中度过我的童年的,这些快乐是父亲带给我的。记得小时候,父亲远在平定师范学院任教,交通条件又差,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就在我要出生的前两天,父亲赶回了家,硬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把原本计划送人的我留了下来,我就很庆幸地加入到了家庭成员中。这在我长大后,成为亲朋好友津津乐道的事情。这
期刊
中学时读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其中有一句,印象颇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现在我成了一位科级公务员,也想起我上初一时,父亲送我上学,然后那远去的瘦小背影。现在我写文章回忆时,眼泪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因为父亲的背影就像一座大山,给了我坚实的依靠,让我在1993年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山沟走出大山,走向城市。  如今父亲已经78岁了,看着父亲满脸的皱纹
期刊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  也许你还在为儿女功课不理想、耍脾气而焦躁,也许你因孩子的一场重感冒而心力交瘁,也许你还会在脑海中时不时地蹦出一些摆脱小家伙纠缠的念头……  可是,且慢。当他们出了远门,一天,或一周没有了消息;当他们在大学的校园里
期刊
《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作品中描写了高加林面对人生种种矛盾时所做出的选择,以及和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巧珍、家境好有文化的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故事。善良的巧珍在小说中被德顺老汉认为拥有像金子一样的心,而高加林却没有珍惜,失去了可爱的巧珍,刺伤了巧珍的心。本文浅析了路遥笔下巧珍的人物形象。  一、《人生》内容简介  《人生》是以改革开放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高加林事业、爱
期刊
阳光正好,风亦凉爽,借着午后的时光,放飞那一抹思念,任由心底的柔软蔓延。时光的隧道悠远且深邃,定格在那年—你的笑,你的刚毅,你的温和,你的英俊,从此定格了我的想念。此时借着空闲,借着特殊的日子,我多想跟你聊聊天,聊聊我们,也聊聊你,聊聊我们相距几十年的光阴。  那年,你40岁,我14岁;你正处于人生辉煌期,而我還是懵懂少年。大我26岁的你,教会了我吃饭,教会了我走路,教会了我练舞,你说小时候的我太
期刊
只要乡思一动,便想起那条清澈的小河—林家岩水库,想起儿时伙伴,想起在河水里嬉闹的欢乐。  多么令人眷恋的小河哟,站在河边满眼的水光和荡漾的清波,丝丝清凉的水汽摩挲着脸庞,轻绕着腰间,呼吸这样的空气常使人无比畅快。河底下布满了晶莹的小石头和滑溜溜的大石头,还有蚌壳、田螺。泡在水里时而会有一两条游得飞快的小鱼撞在身上,又痛又痒,这是一种专往石头底下钻的小鱼。在浅水处,我们常拿鹅卵石追逐它们,当小鱼惊慌
期刊
在中国美学的表达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考察范畴。意境作为中国美学作品中独有的一种审美,它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性和区域性的审美形态。我国自古以来的诸多文学作品中都十分重视对意境美的表达,那种塑造能力和影响力经久不衰,是历经了千年仍跃然纸上的风景。意境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美的表达,文人墨客赞赏它,美学大师丰富它,意境经常作为一种模糊的、难以言喻的美学表达形式出现,但实际上,意境的构成、呈现与最终的反映都有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