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1 0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14382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华北地区剖宫产史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

纳入华北地区9个省(直辖市)共24家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剖宫产史再次分娩的1 068例产妇,调查其基本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分析并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者的临床特点,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1 068例剖宫产史孕妇中位年龄32岁(18~45岁)。37例(3.5%)曾有阴道分娩史。7例双胎妊娠,此次均剖宫产终止妊娠。35例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证实子宫均未破裂。无母儿死亡病例。此次妊娠43例(4.0%)经阴道分娩,1 025例(96.0%)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孕36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更厚[(3.3±0.9)与(2.9±1.1) mm,Z=-2.240,P=0.025],既往阴道分娩史比例更高[16.2%(6/37)与4.6%(31/673),χ2=9.570,P=0.009],规律产前检查的比例更低[58.1%(25/43)与73.2%(742/1 013),χ2=4.737,P=0.026],住院时间更短[(3.7±2.4)与(5.9±3.8) d,Z=-6.043,P=0.000],尽管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更低[(9.1±2.2)与(9.9±3.9)分,Z=-2.410,P=0.016],但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0.4)与(9.6±1.3)分,Z=-0.947,P=0.344]。

结论

华北地区剖宫产史孕妇阴道分娩比例低。剖宫产史孕妇阴道试产相对安全,应选择合适病例进行阴道试产,尤其是有过阴道分娩史的孕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4~11岁时进行随访,分析远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与生后住院期间病情的关系,了解本地区危重早产儿救治和随访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5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救治成活的全部ELBWI。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对这些ELBWI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收集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登记的12例妊娠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延迟就诊、误诊和漏诊10例;11例运用了B超作为影像学诊断初期筛查方法;11例患者临床分期为晚期肿瘤,其中能进行手术根治的只有2例。5例患者有条件接受抗肿瘤治疗;12例患者中,2年内死亡11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MUT基因突变进行测序,对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方法对来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和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24个有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生育史的家系进行MUT基因测序,分析检测到的MUT基因的突变情况。在确定每个家系基因型后,对行产前诊断的9个家系中的9例高危胎儿取绒毛进行产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