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生 以情育人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feng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从热爱和尊重学生出发,充分发挥情感效应,把情感变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教育劳动,从实践上看,是人之开发的艺术;从理论上看,是人之开发的科学。这种开发,是教师借助各种方法,将一定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当师生感情达到亲密无间、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圆满地完成。
  1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爱着别人。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充满着爱与被爱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同样有感情、会思考,正处在成长发育期。每位学生都钦佩、尊敬老师听老师的教导,可以说是他们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很需要爱的,而且他们也能很好地感受到爱。在家庭需要父母的爱,在学校需要老师的爱,并且许多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自己的父母,对老师的爱的反应比对父母的爱的反应更强烈。老师切不可漠视学生的这种心理。
  假如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爱,我想教育是肯定无法进行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可以说是强调了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教育学生,老师应满怀真挚与热情,以爱的教育感染和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许多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虽说是一种外部因素,但由于它能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可以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需要。不在“以情育人”上下功夫,单纯地以纪律、考分来刺激学生的积极因素,是不科学的,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表明,若没有“爱的需要”,人是无法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的”。
  2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教师高尚情操的集中反映
  教师如果能够真心地去爱一个孩子,换来的不只是孩子对教师的爱,还有对教师的信任和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会怎样去爱别人。教师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只有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柔和激情凝聚在对学生的爱之中才能塑造孩子的心灵。特别是刚入校的学生,他们对学校充满好奇,对教师充满敬畏,对学习充满激情。此时他们犹如一张白纸充满眷童真来到我们面前。他们并不懂得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进课堂他们的感觉更多的集中在教师身上。他们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待他们很好,很爱他们,他们就愿意和教师一起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孩子恰如“导儿学步”,小孩子在几步远的地方之所以能鼓起勇气趔趔趄趄地走过来,是因为他们扑向的是爱他们的妈妈。亲情使孩子迈开了脚步。教师必须用对孩子们的爱,引发孩子对“亲情”的感觉。例如一个轻轻的微笑 ,一个充满着温情的抚摸,一句亲切的问候:“你多大了”、“你真乖”、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这些都会使他们感受到鼓励和关怀。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他便学会关爱别人。所以只有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尊重教师。“爱屋及乌”在小学阶段表现的极为突出。
  3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老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
  教师从教,是与学生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上的相悖,往往会阻碍知识的传授,而各种教育教学因素由教师充满激情的爱交织起来,才能“通情而达理”。从教学方面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乐学、好学、善学。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系列的非智力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因而,只有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促进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
  我们还知道,在教育活动中,爱学生的老师也一定得到学生的爱。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真心爱他(她)时,无论是耐心的教导,还是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一顿训戒,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形成自己的觉悟和决心。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将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时,才愿意敞开心扉,倾吐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老师也才能够真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使思想教育工作发挥有效的转化作用。
  4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人的社会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个人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感受。教师关心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热情、友善、奋发向上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更多的“亲和社会行为”;而冷漠、不公平的师生关系,则容易使学生滋生自私、麻木甚至反社会的心理倾向,表现出更多的暴力倾向与违法犯罪心理。教师要以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到自己所培养的人才会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高尚真挚的爱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使其不断奋发向上,为社会和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每位老师要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职责。
  总之,“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既是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教师教育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
其他文献
叮铃铃 ,上课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当我向讲台走近时,习惯性地扫视已经坐好的学生。咦,一个空座引入眼帘:谁迟到了?再看一眼,原来是张恒的座位空着。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是一个好孩子。今天怎么迟到了?哦,可能上厕所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可是一节课上了一半了,也不见他回来。我便停下讲课问同学们:“张恒去哪了?”大家都说不知道。去哪了?就在我纳闷时,一个学生吞吞吐吐地说:“好像让大队(大队是学生
期刊
如果说,在教学中体现的是“勤”和“专”两个字,那么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则全心执行两个字:“严”和“爱”。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坚持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我力争管理细致,细到学生的发型、穿着、说话的态度语气、走路的姿势等等。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严格要求之下,一批问题生改变了,一批有涵养有素质的优秀学生被培养出来了,我所带的班均被评为 “校级优秀班集体”。  高一虽然好带
期刊
【摘要】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要学好语文,就应做到勤朗读、勤背诵,这是学好语文的法宝。而早读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最佳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早读课一直以来都特别受文科老师的重视。早读课并非是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吼上几声,眼到口到而心未到,更不是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
期刊
【摘要】复习课难上,但只要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注意复习导入,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网络,把握本课知识重点,注重突破复习难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可以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复习课; 复习导入 归纳知识网络; 把握知识重点; 突破复习难点; 培养解题能力; 有效教学  有人说,复习课上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上好复习课不容易,因为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缺乏新鲜感,再加上有的
期刊
【摘要】无论哪个班级、哪所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困生。而这部分学生,在班级占的比例虽小,若是教育不当,对整个班级会有很大的影响。不仅班级工作难以开展,更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位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  【关键词】学困生 ; 转化 ; 自尊心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平常喜欢调皮捣蛋,上课不遵守纪律,不求上进,品德较差的学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后者,做好他
期刊
每个人都脱离不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婴幼儿,早期的环境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奠定他未来如何成长的基石,成为影响其一生的文化烙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就说过:“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们的经验和行为。”这里所谓的社区生活模式和标准,归根结底就是地方文化。但是地方文化糟粕与精髓并存,又由于在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集体备课是时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中备受青睐的“重头戏”。但是,当前开展集体备课工作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集体备课中,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高积极性,注意合理的流程安排,增强规范性,采取有效的的制度措施,安排灵活多样的研讨形式,突出实效性,营造学校良好的教研氛围,以集体备课的实际成效助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集体备课 ; 积极性 ; 规范性 ; 实效性 ;全面提
期刊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转化学困生应该是重中之重。所谓学困生是指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不自觉遵守学校德育守则,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成绩偏低,但没有明显的智力或身体缺陷的学生。由于他们会影响班风和学风的建设,所以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所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值得也应当持之以恒地探索的课题。  当然,要有效转化学困生,建设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首先要明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成因,找出转化的方法,逐步地转化他们。
期刊
1 理论基础  “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探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当前,在英国的一些学校纷纷取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取
期刊
初三下学期,临近中考,学生进入迎考的一级战备状态。班主任能否科学地抓好后期管理,不仅会影响他们复习备考的效益,而且还会给班集体、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载体。本人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1 做好发动工作,营造复习备考的良好氛围  士气宜鼓不宜泄,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