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蹄疫被认为是强制免疫病的一种,易感染猪、羊等偶蹄类动物,由于其致死率高、传染性强、发病急促等原因,一直是我业内人士关心和讨论的主题之一。本文就口蹄疫的免疫程序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加以探讨分析,旨在更好的预防口蹄疫的发生。
[关键词] 口蹄疫 免疫程序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36-02
我国为预防、控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殖生产的大型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实施动物强制免疫这一管理措施。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体健康,促进我国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加大对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力度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动物疫病与人之间互相传染和病毒快速变异的时候,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在我国,动物疫病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的猪蓝耳病和禽流感,现笔者针对口蹄疫病的免疫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加以阐述,内容如下。
一、口蹄疫的免疫
1.疫苗的选择
综合分析我国引发口蹄疫病[1]的病原体的流行特点,结果发现,易感染口蹄疫的动物如猪、羊、牛等在春季和秋季两季易感染口蹄疫,因此每年的春、秋两季是防控的重要时期。依据中国农业部颁发的《口蹄疫防治技术规定》中规定,对易感口蹄疫病的动物选择O型灭活疫苗进行集中的强制免疫,所有的疫苗应选择已被农业部批准的产品,且是由动物的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统一组织、统一供应分配的。一年两次免疫。保证在两次免疫之间,对新生、补检或者漏检的动物进行补充免疫。
2.免疫程序
2.1新生家畜的免疫
对于羔羊和猪仔,在其出生的30-45天内,对其进行初次免疫,注射剂量为1ml/只(头)。所有的新生家畜得到初次免疫以后,时隔一个月以后进行再次的强化免疫,在这之后,每隔4个月就要免疫一次,剂量等要求与初次免疫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动物的抗体的监测结果对免疫程序进行稍许的改变。
2.2母畜的免疫
对于不同时期的母畜,免疫时间不同。配种之前,母畜应予以一个月一次的强制免疫;处于孕期的母畜应注意,在配种后的一个月以及产前的两个月以内,严禁免疫,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因免疫接种而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应激反应。对于处于孕期的家畜,选择怀孕当中较为合适的时间进行免疫。
二、免疫操作技术的规范
1.接种的动物
接种的动物应是健康的待免动物,对同时期的、同种族的一群动物,接受的疫苗也应是由防疫站统一发放的同一批疫苗,以免产生任何由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引发的不良反应。
2.疫苗的保存[2]
疫苗應在避光、低温的条件下进行保存和运输,稀释后的冻干疫苗应放在低温下,且尽快使用,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小时。灭活的疫苗在使用前,让疫苗恢复到室温,打开后立即使用,以防变质。使用前,要仔细验证疫苗的详细信息,如厂家生产批号、疫苗的有效期等。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疫苗的颜色发生变化等不应予以使用,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3.免疫接种的设备要求
选择经过统一消毒的接种器进行接种,给动物的接种部位消毒后再注射疫苗,接种器上的针头也要随时更换,每头(只)牲畜用一个针头。接种免疫时,医护人员做好记录工作,记录要标明接种的动物的品种、性别、大小、数量等动物基本信息,还要标注所注射的疫苗的来源(即生产的厂家)、疫苗的批号、接种疫苗的时间、所用剂量等。
接种免疫后,用过的所有接种设备、器具通过无害化处理,以防病毒外散传播。一般情况下,接受疫苗的动物在1-2天,会出现进食量减少、体温增高等现象,部分动物还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此时给予这些动物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来缓解、治疗上述情况的发生。
三、接种免疫的注意事项
免疫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场按照上述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为确定疫苗的安全度[3],可对同一批号的疫苗进行小范围的注射实验,待确保疫苗使用无副作用出现时,进行大规模的接种免疫。若同时还需要注射其他疫苗,应控制其间隔时间,一般在5-7天以后,注射其他疫苗,以防止影响免疫的效果。
2.在一些发生疫病的地区,接种免疫要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此顺序为先是安全区,然后被威胁区,最后是疫区,以减少疫情蔓延,降低感染率。
3.注射疫苗时,应严格遵守规范的进行免疫操作,严格控制剂量的大小,对于患病的、体质瘦弱的、出生不足30天的、产前两个月的母畜以及早产的牲畜不能予以注射疫苗,因为这些牲畜抵抗力较弱,此时注射免疫疫苗,更容易引起各类疾病或者机械性流产,尤其是处于孕期的母畜必须进行一定的免疫,因为该时期的母畜易发生免疫副反应,为减少该情况的出现,可选择隔期多次注射免疫,并且要控制动物不让其做剧烈活动。所以,必须等到生病的牲畜康复后、母畜生产后、幼崽断奶后再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
4.进行免疫接种前,除准备好接种时所必需的接种器等设备以外,还必须准备足量的肾上腺素[4],以免过敏反应等突发情况的发生。接种免疫后12小时以内,要及时关注动物的情况,由于个体差异,会出现食量降低、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呕吐等情况发生,严重的会发生抽搐、过敏、休克,此时需要给予消炎止痒、散热药物,肾上腺素用来治疗过敏反应,待动物恢复常态后再次进行免疫接种。
5.注射疫苗时,应将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肌肉内,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若根据体重计算发现需注射大剂量的疫苗时,最好选择间隔相同的时间分次注射,以免一过性的大剂量注射会产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讨论
总之,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规定对动物疫病进行科学有效的强制免疫,须知,接种免疫是防止各种动物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按照免疫程序逐步进行免疫接种,做到注意事项里所要求的每一件事情,才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类疫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润全,吕敏芝.猪群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2013,11:121-123.
[2]王洪梅,赵贵民,李胜利,等.规模化奶牛场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6):36-40.
[3]黄晓燕,郭昊,黄世品.生猪口蹄疫的抗体监测与免疫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8):69-70.
[4]范玉芳.甘肃省酒泉市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效果分析[J].畜牧与兽医杂志,2009,41(6):112.
[关键词] 口蹄疫 免疫程序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36-02
我国为预防、控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殖生产的大型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实施动物强制免疫这一管理措施。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体健康,促进我国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加大对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力度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动物疫病与人之间互相传染和病毒快速变异的时候,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在我国,动物疫病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的猪蓝耳病和禽流感,现笔者针对口蹄疫病的免疫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加以阐述,内容如下。
一、口蹄疫的免疫
1.疫苗的选择
综合分析我国引发口蹄疫病[1]的病原体的流行特点,结果发现,易感染口蹄疫的动物如猪、羊、牛等在春季和秋季两季易感染口蹄疫,因此每年的春、秋两季是防控的重要时期。依据中国农业部颁发的《口蹄疫防治技术规定》中规定,对易感口蹄疫病的动物选择O型灭活疫苗进行集中的强制免疫,所有的疫苗应选择已被农业部批准的产品,且是由动物的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统一组织、统一供应分配的。一年两次免疫。保证在两次免疫之间,对新生、补检或者漏检的动物进行补充免疫。
2.免疫程序
2.1新生家畜的免疫
对于羔羊和猪仔,在其出生的30-45天内,对其进行初次免疫,注射剂量为1ml/只(头)。所有的新生家畜得到初次免疫以后,时隔一个月以后进行再次的强化免疫,在这之后,每隔4个月就要免疫一次,剂量等要求与初次免疫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动物的抗体的监测结果对免疫程序进行稍许的改变。
2.2母畜的免疫
对于不同时期的母畜,免疫时间不同。配种之前,母畜应予以一个月一次的强制免疫;处于孕期的母畜应注意,在配种后的一个月以及产前的两个月以内,严禁免疫,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因免疫接种而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应激反应。对于处于孕期的家畜,选择怀孕当中较为合适的时间进行免疫。
二、免疫操作技术的规范
1.接种的动物
接种的动物应是健康的待免动物,对同时期的、同种族的一群动物,接受的疫苗也应是由防疫站统一发放的同一批疫苗,以免产生任何由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引发的不良反应。
2.疫苗的保存[2]
疫苗應在避光、低温的条件下进行保存和运输,稀释后的冻干疫苗应放在低温下,且尽快使用,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小时。灭活的疫苗在使用前,让疫苗恢复到室温,打开后立即使用,以防变质。使用前,要仔细验证疫苗的详细信息,如厂家生产批号、疫苗的有效期等。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疫苗的颜色发生变化等不应予以使用,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3.免疫接种的设备要求
选择经过统一消毒的接种器进行接种,给动物的接种部位消毒后再注射疫苗,接种器上的针头也要随时更换,每头(只)牲畜用一个针头。接种免疫时,医护人员做好记录工作,记录要标明接种的动物的品种、性别、大小、数量等动物基本信息,还要标注所注射的疫苗的来源(即生产的厂家)、疫苗的批号、接种疫苗的时间、所用剂量等。
接种免疫后,用过的所有接种设备、器具通过无害化处理,以防病毒外散传播。一般情况下,接受疫苗的动物在1-2天,会出现进食量减少、体温增高等现象,部分动物还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此时给予这些动物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来缓解、治疗上述情况的发生。
三、接种免疫的注意事项
免疫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场按照上述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为确定疫苗的安全度[3],可对同一批号的疫苗进行小范围的注射实验,待确保疫苗使用无副作用出现时,进行大规模的接种免疫。若同时还需要注射其他疫苗,应控制其间隔时间,一般在5-7天以后,注射其他疫苗,以防止影响免疫的效果。
2.在一些发生疫病的地区,接种免疫要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此顺序为先是安全区,然后被威胁区,最后是疫区,以减少疫情蔓延,降低感染率。
3.注射疫苗时,应严格遵守规范的进行免疫操作,严格控制剂量的大小,对于患病的、体质瘦弱的、出生不足30天的、产前两个月的母畜以及早产的牲畜不能予以注射疫苗,因为这些牲畜抵抗力较弱,此时注射免疫疫苗,更容易引起各类疾病或者机械性流产,尤其是处于孕期的母畜必须进行一定的免疫,因为该时期的母畜易发生免疫副反应,为减少该情况的出现,可选择隔期多次注射免疫,并且要控制动物不让其做剧烈活动。所以,必须等到生病的牲畜康复后、母畜生产后、幼崽断奶后再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
4.进行免疫接种前,除准备好接种时所必需的接种器等设备以外,还必须准备足量的肾上腺素[4],以免过敏反应等突发情况的发生。接种免疫后12小时以内,要及时关注动物的情况,由于个体差异,会出现食量降低、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呕吐等情况发生,严重的会发生抽搐、过敏、休克,此时需要给予消炎止痒、散热药物,肾上腺素用来治疗过敏反应,待动物恢复常态后再次进行免疫接种。
5.注射疫苗时,应将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肌肉内,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若根据体重计算发现需注射大剂量的疫苗时,最好选择间隔相同的时间分次注射,以免一过性的大剂量注射会产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讨论
总之,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规定对动物疫病进行科学有效的强制免疫,须知,接种免疫是防止各种动物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按照免疫程序逐步进行免疫接种,做到注意事项里所要求的每一件事情,才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类疫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润全,吕敏芝.猪群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2013,11:121-123.
[2]王洪梅,赵贵民,李胜利,等.规模化奶牛场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6):36-40.
[3]黄晓燕,郭昊,黄世品.生猪口蹄疫的抗体监测与免疫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8):69-70.
[4]范玉芳.甘肃省酒泉市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效果分析[J].畜牧与兽医杂志,2009,4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