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患者侵袭转移高危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患者侵袭转移高危因素。 方法 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因异常子宫出血入院行宫腔镜检查的30例子宫内膜组织,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组织CD133表达情况,分析CD133与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D133多数呈阴性表达,仅少数在包膜、胞质中存在轻微的阳性反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24例CD133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0.0%,细胞多呈强棕黄色包膜染色;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类型关系密切(P<0.05)。 结论 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有助于预测肿瘤的生物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CD133;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高危因素;生物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3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3-17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D133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Methods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tissue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During the same period,30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ecause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D133 in 2 group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D133 and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D133 in normal endometrium in the most negative,only a few in the capsule,cytoplasm positive reaction was mild.24 cases of CD133 expression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showed positive,the positive rate was 80%,the cells showed strong brown envelope staining.Endometrial carcinoma the CD133 levels and a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CD133 expression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was close to the level of tumor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clinical staging and tumor type (P<0.05). Conclusion CD133 is highly expressed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patients,which is helpful to predict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tumor.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D133;Endometrial carcinoma;Invasion and metastasis;Risk factors;Biological behavior
  子宫内膜癌(E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EC发生率呈现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女性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于EC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而成体干细胞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可能涉及肿瘤启动、复发、转移等[2]。研究表明[3]肿瘤干细胞在白血病和一系列实体肿瘤细胞中发现,并且能表达一种或多种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作为常见的表面标志物,最早于国外学者在造血干细胞中发现,并且在脑肿瘤、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等等实体瘤中均可表达[4-5]。目前,临床上对于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研究及与患者侵袭转移高危因素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探讨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患者侵袭转移高危因素。本研究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年龄41~72岁,平均(57.5±5.4)岁。肿瘤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9例,子宫内膜黏液腺癌6例,子宮内膜透明细胞癌4例,其他3例。临床分期:13例I期,10例II期,5例III期,2例IV期。纳入标准:(1)符合《妇产科学》[6-7]中关于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标准;(2)均经过生化指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3)本课题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同期因异常子宫出血入院行宫腔镜检查的30例子宫内膜组织,设为对照组,年龄40~73岁,平均(57.0±5.3)岁。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及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标准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3)资料不全或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为了保证试验的顺利完成,采用的主要仪器和试剂主要由石蜡切片机、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温水浴箱、Trizol试剂等,相关试剂和仪器厂家如下,见表1。
  1.3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组织CD133表达情况,取制备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10.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制备4um厚连续切片。将切片放置在烘烤箱(60℃)下进行1h烘烤,脱蜡至水,采用PH为7.2~7.4PBS缓冲液3次清洗,每次3min,采用浓度为3%H2O2溶液放在室温下进行20min孵育,将组织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消除,采用PBS进行3次冲洗,每次3min,加入1:10普通山羊血清进行15min下孵育,减少非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去除组织切片上的血清,滴加一抗(CD133单克隆抗体),4℃下过夜,室温下放置1h,采用PBS进行3次清洗,每次3min,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孵育30min,温度为37℃。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孵育30min,温度为37℃,采用PBS进行3次清洗,每次3min,DAB显色,苏木精复染8-10s,中性树胶封片。根据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进行半定量测定,在200倍光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测定3次后取平均值[8-9]。
  1.4 评定方法
  随机选择10个视野,在高倍镜下每个视野取100个细胞,阳性细胞数共分为5级。0分:染色细胞占总细胞<5%;1分:染色细胞占总细胞5%~25.0%;2分:染色细胞占总细胞25.0~50.0%;3分:染色细胞占总细胞50.0%~75.0%;4分:染色细胞占总细胞75%以上[10-11]。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D133在子宫內膜癌组织和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D133多数呈阴性表达,仅少数在包膜、胞质中存在轻微的阳性反应(见图1-A);子宫内膜癌组织中24例CD133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0.0%,细胞多呈强棕黄色包膜染色(见图1-B)。
  2.2 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与临床资料相关性
  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类型存在正相关性(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影响女性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多于干细胞有关[12]。国内学者报道[13-14]:从脑肿瘤中分离CD133阳性细胞亚群呈干细胞特性,并且将100个CD133阳性细胞种植于裸鼠体内能发生于人类原发瘤类型相同的肿瘤。从大的角度来说,CD133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120KDa,具有5个跨膜区的单肽链糖蛋白,主要由胞内C端、两个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计划位点的胞外大环及胞外的N端结构域组成,局限性的分布在细胞浆膜中,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5]。本研究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D133多数呈阴性表达,仅少数在包膜、胞质中存在轻微的阳性反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24例CD133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0.0%,细胞多呈强棕黄色包膜染色。提示CD13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能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为了进一步验证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侵袭转移中的表达,本课题对入组患者CD133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类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CD133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类型关系密切(P<0.05)。提示CD133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析存在紧密的联系,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多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关,但是对于CD13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16]。
  综上所述,CD13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有助于预测肿瘤的生物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敬宏,牛晓宇,陈亚丽,等.Numb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D117、CD133、ALDH1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7(6):878-882.
  [2] 容颖柔.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00-1501.
  [3] 李冬梅,吴焕文,冯瑞娥,等.CD133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新辅助治疗关系的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6):690-694.
  [4] 吴松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5a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1):24-26.
  [5] 文利红,胡文杰,叶恒曦,等.白细胞介素8参与CD133+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1):6145-6150.
  [6] 王颖梅,姜素,薛凤霞.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11):859-861.
  [7] 蔡东阁,苏文秀,赵晓桂,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DF-15、p-mTOR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7):1110-1114.
  [8] 刘海鹏,王冀伟,郑克彬.FABP-5基因沉默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CD133~+表达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8):4142-4148.
  [9] 牛坚,王月.下调CD133表达对肝癌干细胞上皮间质化和侵袭能力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1):710-715.
  [10] 钟志凤,杜金林,王建平,等.TGF-β1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CD133表达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5):1241-1245.
  [11] 刘智慧,向志辉.卵巢癌CD90+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0):1468-1473.
  [12] 王志强,张建军.FAT10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细胞凋亡及肿瘤干细胞特性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50):7453-7459.
  [13] 梁军,苗蕊,邢慧敏.血管生成拟态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3):1124-1127.
  [14] 孙艳,祁佳佳,袁昌青,等.CD133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6,10(5):322-326.
  [15] 姜蜜蜜,刘芳,唐颖.CD133、ALDH1、LGR5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及对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16):68-72.
  [16] 代爽,赵青青,邱峰.PEI-壳聚糖在结肠癌细胞CD133~+梯度表达的转染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36(6):32-38.
  (收稿日期:2017-03-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多形式宣教对孕妇出生缺陷认知度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检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多形式宣教,对比两组孕妇的宣教效果。结果宣教前,观察组孕妇认知度较高、一般、较差的比例分别为93.33%(84/90)、6.67%(6/90)、0(0/90),孕检遵从度较高、
医疗事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财务管理受到各行业领导层的关注,需要合理革新之前的管理模式,稳定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医院应该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制
近年来,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已经逐渐在改变和创新,信息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但因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也面临着风险隐患,医院财务管理效率仍不够理想。本文
文章介绍了PKS控制系统在涟钢21000制氧机组中的应用,以及为充分发挥PKS控制系统的功能所作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