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野者上,园者次”。
鸿渐先生的诉说似乎只停留在书页文字里,感觉像是天上的云朵,看似很近却又碰触不到,而我总是禁不住地想要亲近她。
野生茶即便在杯中遇水绽放也是一副小清新的模样,只是她的前世——生于深山野谷中,又是怎样的模样呢?
爱,不只是她现在的美丽,也爱她原来的模样。
我选择,在太阳出来之前,独自遇见她的前世!
没有干扰,连阳光也暂时触摸不到。
坐在她的旁边,听她与风的私语,看她和山花的舞蹈,一直到阳光漫过来时。
早晨五点半。
晨曦中,人影绰绰,采茶姐姐们已经三五成群地陆陆续续上山了,路上要走大约四十分钟。她们多来自南阳和平顶山,一天大约能采四斤鲜叶。
我惦记着上山,脚下加快了节奏,渐渐把采茶姐姐们落在了身后。
几声清脆的鸟鸣,顺着声音寻望,右侧半山腰的几株高树在晨光的幕布里裁出几道剪影。山风吹过,树影婆娑,些微有些寒意,我下意识地低头紧了紧冲锋衣,顺手把拉链拉了上去护着脖子。
不远处的左前方传来急促的搓洗声,原来是村里茶家的女主人在溪边洗衣服。
对他们来讲,一年里最忙的就是这二十多天了。
因为地理原因,苏杭地区多追求明前茶(今年清明是4月5日),对于长江以北的信阳茶区来说,茶还是谷雨前后的最好喝。明代徐次纾先生虽是钱塘人士,但在《茶疏》中也明确表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思量间,已经出了村子,而晨曦中与洗衣女人匆匆对视的一幕却一直留在心里。
离村越来越远了,山腰上稀落的采茶姐姐的声音也渐渐消失,只剩下风声和偶尔的鸟鸣,不禁回望一下,一抬头却看到了天边的半个月亮,月色溶溶,内心里竟是定定的样子了。
莞尔一笑,回身,在月亮温柔的目光里,一个人继续前行。
那一刻,我距离自然宇宙好近!
从这里开始继续上行,山路就开始变得陡峭而狭窄,仅容一个人行走。
转过传说中以木沏台的九道弯,踩过铺满经年落叶的起伏山道,就到了海拔近800米的山峰。越过这座峰,就是山中最美的居民——野茶园了。
此时,身体已经微微出汗,不禁把冲锋衣拉链又拉了下来,带着遇见久违老友的喜悦,我加快脚步,迅速登上了山梁。
一上山梁,与白日的情景却又完全不同。
风声立刻大起来,带着低吼般的呼啸,杂乱地从四周密密匝匝的灌木林里裹向我,来不及思虑,更不敢环顾和回头,生怕是一扭头从密林里窜出个鬼怪,虽脑海里也迅速冒出“山林里我就是魔鬼,我不怕”的虚弱念头,却只是一闪念间,我便头也不回地沿着白天的路狂奔而下。
之后,场景像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舍船而入的渔者的奇遇,眼前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山谷。
那一刻,风声忽地停了,树木静然,晨曦微露,耳畔传来叮咚清脆的溪流声,一派静谧祥和。
顺着草木掩映的溪流继续往深处走,高高低低,不断有或聚或散的茶树。草径渐渐隐没在参差的草丛中。一阵风过,眼前猛然窜起一物腾空而起,吓得我应激性地叫起来,待定下心神,一只鹰已飞翔在淡淡的光影里。
阳光渐渐照进来,山谷开始变得活泼。
迎着渐起的晨光,我蹲坐在山坡上,想象她的前世过往。
天光云影。
不知是哪个贪吃的鸟儿衔来了茶籽,又顽皮地丢在山谷里。
岁月更迭。
茶籽在砂石里渐渐生长发芽,然后又开花结籽。
有的被风吹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的被同样贪吃的鸟儿衔走又不小心地丢在松林里、溪水畔或者更远的山谷中。
人来人往。
不知是时光里的哪个先人发现了遗落的茶树,开始在这里耕耘管理。
又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山谷里一时间又归于沉寂。
时光荏苒,草木丛生,溪水流淌,云卷云舒,阳光漫过来又褪回去。
茶有九难,你的涅槃之路还未开始。
而我,只能静观,唯有在你遇水绽放的那一刻,捧你在手心,轻轻饮啜。
你是我,或者我是你,还是交给那个看破红尘的庄子先生吧。这一刻,请容我静静坐在你身边,于阳光再次洒满山谷之际,我悄然离去,心满意足地沿着原路下山。
快到半山腰时,除了风声、鸟鸣外,渐渐听到或远或近的采茶姐姐们的欢笑声,心里涌起回家的感觉。
越接近,越是热爱这片山水。
每一片茶芽里,都蕴藏有这片山川里的阳光和雨露。
一杯清茶,无限山水!
鸿渐先生的诉说似乎只停留在书页文字里,感觉像是天上的云朵,看似很近却又碰触不到,而我总是禁不住地想要亲近她。
野生茶即便在杯中遇水绽放也是一副小清新的模样,只是她的前世——生于深山野谷中,又是怎样的模样呢?
爱,不只是她现在的美丽,也爱她原来的模样。
我选择,在太阳出来之前,独自遇见她的前世!
没有干扰,连阳光也暂时触摸不到。
坐在她的旁边,听她与风的私语,看她和山花的舞蹈,一直到阳光漫过来时。
早晨五点半。
晨曦中,人影绰绰,采茶姐姐们已经三五成群地陆陆续续上山了,路上要走大约四十分钟。她们多来自南阳和平顶山,一天大约能采四斤鲜叶。
我惦记着上山,脚下加快了节奏,渐渐把采茶姐姐们落在了身后。
几声清脆的鸟鸣,顺着声音寻望,右侧半山腰的几株高树在晨光的幕布里裁出几道剪影。山风吹过,树影婆娑,些微有些寒意,我下意识地低头紧了紧冲锋衣,顺手把拉链拉了上去护着脖子。
不远处的左前方传来急促的搓洗声,原来是村里茶家的女主人在溪边洗衣服。
对他们来讲,一年里最忙的就是这二十多天了。
因为地理原因,苏杭地区多追求明前茶(今年清明是4月5日),对于长江以北的信阳茶区来说,茶还是谷雨前后的最好喝。明代徐次纾先生虽是钱塘人士,但在《茶疏》中也明确表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思量间,已经出了村子,而晨曦中与洗衣女人匆匆对视的一幕却一直留在心里。
离村越来越远了,山腰上稀落的采茶姐姐的声音也渐渐消失,只剩下风声和偶尔的鸟鸣,不禁回望一下,一抬头却看到了天边的半个月亮,月色溶溶,内心里竟是定定的样子了。
莞尔一笑,回身,在月亮温柔的目光里,一个人继续前行。
那一刻,我距离自然宇宙好近!
从这里开始继续上行,山路就开始变得陡峭而狭窄,仅容一个人行走。
转过传说中以木沏台的九道弯,踩过铺满经年落叶的起伏山道,就到了海拔近800米的山峰。越过这座峰,就是山中最美的居民——野茶园了。
此时,身体已经微微出汗,不禁把冲锋衣拉链又拉了下来,带着遇见久违老友的喜悦,我加快脚步,迅速登上了山梁。
一上山梁,与白日的情景却又完全不同。
风声立刻大起来,带着低吼般的呼啸,杂乱地从四周密密匝匝的灌木林里裹向我,来不及思虑,更不敢环顾和回头,生怕是一扭头从密林里窜出个鬼怪,虽脑海里也迅速冒出“山林里我就是魔鬼,我不怕”的虚弱念头,却只是一闪念间,我便头也不回地沿着白天的路狂奔而下。
之后,场景像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舍船而入的渔者的奇遇,眼前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山谷。
那一刻,风声忽地停了,树木静然,晨曦微露,耳畔传来叮咚清脆的溪流声,一派静谧祥和。
顺着草木掩映的溪流继续往深处走,高高低低,不断有或聚或散的茶树。草径渐渐隐没在参差的草丛中。一阵风过,眼前猛然窜起一物腾空而起,吓得我应激性地叫起来,待定下心神,一只鹰已飞翔在淡淡的光影里。
阳光渐渐照进来,山谷开始变得活泼。
迎着渐起的晨光,我蹲坐在山坡上,想象她的前世过往。
天光云影。
不知是哪个贪吃的鸟儿衔来了茶籽,又顽皮地丢在山谷里。
岁月更迭。
茶籽在砂石里渐渐生长发芽,然后又开花结籽。
有的被风吹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的被同样贪吃的鸟儿衔走又不小心地丢在松林里、溪水畔或者更远的山谷中。
人来人往。
不知是时光里的哪个先人发现了遗落的茶树,开始在这里耕耘管理。
又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山谷里一时间又归于沉寂。
时光荏苒,草木丛生,溪水流淌,云卷云舒,阳光漫过来又褪回去。
茶有九难,你的涅槃之路还未开始。
而我,只能静观,唯有在你遇水绽放的那一刻,捧你在手心,轻轻饮啜。
你是我,或者我是你,还是交给那个看破红尘的庄子先生吧。这一刻,请容我静静坐在你身边,于阳光再次洒满山谷之际,我悄然离去,心满意足地沿着原路下山。
快到半山腰时,除了风声、鸟鸣外,渐渐听到或远或近的采茶姐姐们的欢笑声,心里涌起回家的感觉。
越接近,越是热爱这片山水。
每一片茶芽里,都蕴藏有这片山川里的阳光和雨露。
一杯清茶,无限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