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把原理图转化为实际的线路,是一步较大的飞跃,而且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环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涉及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低压电器 异步电动机 控制线路 教学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是将前面学过的电路原理、机电能量转换设备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组成一个电气系统,对生产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其目的是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并能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接线技能。电气控制线路是理论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它除了教师讲授得法外,还要求学生在掌握以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为代表的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上,具有阅读、设计、连接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能力。
1常用低压电器课堂教学。
常用低压电器,品种多,功能各异,它们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因此在教授时难以将教材组成系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在讲授各种电器前先用实验电路板演示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线路,通过控制线路的“起动”、“停止”操作及失压、过载、短路等保护环节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对初次接触到的有关电器和控制线路有具体的形象概念,再结合控制线路逐一讲授组合开关、接触器、按钮及熔断器、热继电器等基本控制电路和保护电器的作用及元件的实际位置等。在讲授各种电器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以了解电器的功能、特性。对电器的选用常识,如熔断器,可通过演示电动机控制线路,选择熔斷器的型号、规格进行讲解。电器元件触点的原始状态与动作状态的关系是本教学的难点,要通过线路通电、断开反复讲述电器元件中的触点在电器未通电动作之前,有一原始状态,触点在原始状态是断开的称为常开触点,触点在原始状态是闭合的称为常闭触点。当电器动作时,触点状态就要改变。在讲电路图时,应强调说明电气线路图上的电器触点符号均表示触点的原始状态。
2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课堂教学。
学生一开始遇到的困难是如何理解一个电器中的各个部件,是怎样分散接在电路的各个部分,它们又是怎样统一在一个整体中,并且是怎样协调工作的。讲解时,可采用实物教具,在课堂上演示电路的接线方法。这样就可顺利地通过直接起动电路的安装示意图,过渡到原理图。分析电路时,应从最简单的主电路结构讲起,先画出电源开关,接触器主触点和电动机及连接线,然后讲述电动机的起动,再添加起动按钮、自锁环节和停止按钮,实现控制要求。而后根据保护要求,加添熔断器、热继电器等保护元件,分析短路、过载、失压保护环节在电路中的保护作用。在讲解原理图时,应与安装示意图及示教电路进行联系、对照。讲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最主要的是讲清主电路结构和互锁环节。讲述时,尽可能不用挂图,采用逐步添加电器元件,完善电路功能的方法进行说明,先画正转控制线路,再画反转控制线路,继而增设互锁环节,省去不必要的元件。教师要尽量地启发学生,由学生自己提出应采用哪种形式的触点?应连接于何处?可以省略哪些元件?还应添加哪些环节等。这样可逐步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
3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和正反转控制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不同于课堂演示实验,必须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帮助者。对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接线前要求学生观察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的结构,并记录它们的型号、规格。用万用表检查接触器和按钮的常闭、常开触点是否闭合或断开,检查熔断器是否完好。检查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压是否与电源电压相符。用手拨动按钮、接触器的可动部件,察看其是否灵活。接线时可先用粗导线连接主电路,然后用细导线根据图中控制线路各点的编号,按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电路的次序连接控制线路。在每个接点上,接线尽量不超过两根以保证接线牢固可靠。线路接好,经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便可通电操作。对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接线前要求学生检查各电器元件是否完好,触头是否接触良好。接线时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线路。主电路用粗导线从电源端开始逐渐接到负载端,并且先接好正转接触器1C的主触头,然后再并联上2C的主触头。控制线路则可以先接正转控制回路,然后再接反转控制回路。线路接好,经教师检查后,开始实验操作。为培养学生的接线技能和观察能力,可要求学生接成“点动”或“长动”控制线路,模拟当电源突然断电时,观察电路的“失压”保护作用。要让学生养成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实验报告内容必须记录实验用的电动机及各电器的技术数据,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故障,是如何检查解决的?
4学习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教学。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两台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按次序先后起动的电气原理图,并按图接线、通电运行。具体要求如下:
4.1机床有两台鼠笼式电动机1D和2D,有关数据分别为:
1D的额定功率180W,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0.63A,额定转速1370rad/min。
2D的额定功率90W,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0.39A,额定转速1370rad/min。
4.2根据机床动作要求,应先起动2D,然后稍停片刻再起动1D。停止时,两电动机可同时停止,或先停1D再停2D,但绝不允许先停2D后停1D。电动机的起动或停止采用按钮控制。
4.3两个电动机的先后起动,建议用时间继电器控制,让电动机1D在2D起动后的20~30秒钟内自行起动。在两个电动机都起动后,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应断电,以节省能源。
4.4线路中应具有失压、过载、短路等保护环节和必要的联锁环节。
4.5根据设计线路选用电器元件。
4.6根据设计的线路接线。
4.7经教师检查后,接通电源进行操作。
4.8写出实验报告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把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际的线路,是一步较大的飞跃,而且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按照学生实际状况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循环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所涉及的问题不宜太难,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生.电机与变压器[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2]王喆.电工学教学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关键词] 低压电器 异步电动机 控制线路 教学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是将前面学过的电路原理、机电能量转换设备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组成一个电气系统,对生产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其目的是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并能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接线技能。电气控制线路是理论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它除了教师讲授得法外,还要求学生在掌握以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为代表的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上,具有阅读、设计、连接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能力。
1常用低压电器课堂教学。
常用低压电器,品种多,功能各异,它们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因此在教授时难以将教材组成系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在讲授各种电器前先用实验电路板演示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线路,通过控制线路的“起动”、“停止”操作及失压、过载、短路等保护环节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对初次接触到的有关电器和控制线路有具体的形象概念,再结合控制线路逐一讲授组合开关、接触器、按钮及熔断器、热继电器等基本控制电路和保护电器的作用及元件的实际位置等。在讲授各种电器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以了解电器的功能、特性。对电器的选用常识,如熔断器,可通过演示电动机控制线路,选择熔斷器的型号、规格进行讲解。电器元件触点的原始状态与动作状态的关系是本教学的难点,要通过线路通电、断开反复讲述电器元件中的触点在电器未通电动作之前,有一原始状态,触点在原始状态是断开的称为常开触点,触点在原始状态是闭合的称为常闭触点。当电器动作时,触点状态就要改变。在讲电路图时,应强调说明电气线路图上的电器触点符号均表示触点的原始状态。
2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课堂教学。
学生一开始遇到的困难是如何理解一个电器中的各个部件,是怎样分散接在电路的各个部分,它们又是怎样统一在一个整体中,并且是怎样协调工作的。讲解时,可采用实物教具,在课堂上演示电路的接线方法。这样就可顺利地通过直接起动电路的安装示意图,过渡到原理图。分析电路时,应从最简单的主电路结构讲起,先画出电源开关,接触器主触点和电动机及连接线,然后讲述电动机的起动,再添加起动按钮、自锁环节和停止按钮,实现控制要求。而后根据保护要求,加添熔断器、热继电器等保护元件,分析短路、过载、失压保护环节在电路中的保护作用。在讲解原理图时,应与安装示意图及示教电路进行联系、对照。讲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最主要的是讲清主电路结构和互锁环节。讲述时,尽可能不用挂图,采用逐步添加电器元件,完善电路功能的方法进行说明,先画正转控制线路,再画反转控制线路,继而增设互锁环节,省去不必要的元件。教师要尽量地启发学生,由学生自己提出应采用哪种形式的触点?应连接于何处?可以省略哪些元件?还应添加哪些环节等。这样可逐步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
3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和正反转控制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不同于课堂演示实验,必须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帮助者。对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接线前要求学生观察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的结构,并记录它们的型号、规格。用万用表检查接触器和按钮的常闭、常开触点是否闭合或断开,检查熔断器是否完好。检查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压是否与电源电压相符。用手拨动按钮、接触器的可动部件,察看其是否灵活。接线时可先用粗导线连接主电路,然后用细导线根据图中控制线路各点的编号,按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电路的次序连接控制线路。在每个接点上,接线尽量不超过两根以保证接线牢固可靠。线路接好,经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便可通电操作。对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接线前要求学生检查各电器元件是否完好,触头是否接触良好。接线时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线路。主电路用粗导线从电源端开始逐渐接到负载端,并且先接好正转接触器1C的主触头,然后再并联上2C的主触头。控制线路则可以先接正转控制回路,然后再接反转控制回路。线路接好,经教师检查后,开始实验操作。为培养学生的接线技能和观察能力,可要求学生接成“点动”或“长动”控制线路,模拟当电源突然断电时,观察电路的“失压”保护作用。要让学生养成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实验报告内容必须记录实验用的电动机及各电器的技术数据,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故障,是如何检查解决的?
4学习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教学。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两台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按次序先后起动的电气原理图,并按图接线、通电运行。具体要求如下:
4.1机床有两台鼠笼式电动机1D和2D,有关数据分别为:
1D的额定功率180W,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0.63A,额定转速1370rad/min。
2D的额定功率90W,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0.39A,额定转速1370rad/min。
4.2根据机床动作要求,应先起动2D,然后稍停片刻再起动1D。停止时,两电动机可同时停止,或先停1D再停2D,但绝不允许先停2D后停1D。电动机的起动或停止采用按钮控制。
4.3两个电动机的先后起动,建议用时间继电器控制,让电动机1D在2D起动后的20~30秒钟内自行起动。在两个电动机都起动后,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应断电,以节省能源。
4.4线路中应具有失压、过载、短路等保护环节和必要的联锁环节。
4.5根据设计线路选用电器元件。
4.6根据设计的线路接线。
4.7经教师检查后,接通电源进行操作。
4.8写出实验报告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把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际的线路,是一步较大的飞跃,而且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按照学生实际状况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循环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所涉及的问题不宜太难,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生.电机与变压器[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2]王喆.电工学教学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