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扫描电镜下对台闽苣苔 (T. oldhamii (Hemsl.) Solereder)进行了花部器官形态发生的观察,为探索该类群的个体发育、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趋势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该属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扫描电镜下对台闽苣苔 (T. oldhamii (Hemsl.) Solereder)进行了花部器官形态发生的观察,为探索该类群的个体发育、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趋势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该属植物萼片、花冠和雄蕊发生式样均为五数花类型,它们各自来源于花原基上分化出来的萼片原基、花冠原基和雄蕊原基;花冠与雄蕊的两侧对称性与花冠上唇生长稍快和退化雄蕊原基发育迟滞相关;萼片原基的发生和发育的顺序是不一致的:萼片原基发生的式样为近轴中原基-远轴2原基-2侧原基,发育式样则为近轴中萼片-2侧萼片-远轴2萼片,花蕾时为镊合状排列.花冠裂片原基的发生和发育式样是一致的,即远轴中裂原基(下唇中裂片)-远轴2侧裂原基(下唇2侧裂片)-近轴2裂原基(上唇2裂片).花蕾期卷迭式为覆瓦状排列,从外向内:下唇中裂片-下唇2侧裂片-上唇2裂片或下唇2侧裂片-上唇2裂片-下唇中裂片.雄蕊原基与花冠裂片原基互生,前方雄蕊原基在发生上稍迟于后方雄蕊原基,后者与退化雄蕊原基几乎同时发生,但较小,并与近轴心皮(或柱头上唇)对生.将该属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的地黄属( Rehmannia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的异叶苣苔属( Whytockia)和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 )的花部器官比较发现,这四个属在这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交叉.过去一直按子房室数和胎座类型划分玄参科(子房2室、中轴胎座)和苦苣苔科(子房1室、侧膜胎座)这一做法受到了质疑.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 多倍体小麦基因组中存在一类低拷贝、染色体专化的DNA序列, 其在多倍体形成时常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类序列被认为在异源多倍体的建立和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进一步
目前关于动物和酵母细胞中p34cdc2的定位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而关于该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尚不清楚.以多头绒泡菌( Physarum polycephalum )S期、G2早期、G2中期、G2晚期
分别构建了两个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质体分裂基因NtFtsZ1和NtFtsZ2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gfpS65A、V68L、S72A基因相融合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济南177的两种原生质体,一种来自快速生长的悬浮细胞,它们因长期继代而丧失分化能力, 其染色体只有2n=24~28;另一种来自可以再生的愈伤组织,其原生
本次试验研究选择两个实验区:沼泽地和植被茂盛区.利用2000年9月上旬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获取的推帚式超光谱成像,(PHI, pushbroom hyperspectral imager)数据进行区域性
利用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HW642的细胞核DNA构建了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ransformation-competent artificial chromosome,TAC)文库,文库由2.3×106克隆构成,重组
通过2009年8月对新疆墨玉县人工减排林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取样,获得该地区人工减排林生态系统植被生长状况各种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采用生物量与蓄积量关系为基础的植物碳储量估
将人类T型钙通道α1H亚单位基因(CACNA1H) cDNA转染到HEK-293(human embroyonic kidney)细胞系得到稳定过量表达的细胞株,以此为体外模型来研究T型钙通道在细胞增殖中的直接
为了分析煤矿井下电磁环境对矿用电子设备工作安全性的影响,研究井下电磁辐射现场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煤矿井下电磁环境具有区域性,典型设备是其电磁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无性繁殖的一年生莱阳矮樱桃( Prunus pseudocerasus L. "Laiyang")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弱光对樱桃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樱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