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辟新,寻优勇进”之风提升我国商用飞机创新之力(下)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83次提到“创新”,并将“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作为第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提及。《大飞机》杂志策划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征文。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ARJ21飞机首任总设计师、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吴兴世,以75岁高龄,自谦航空“老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亲笔撰写了《以“传承辟新,寻优勇进”之风提升我国商用飞机自主创新之力》。因全文较长,本刊将分两期刊登,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满怀“四个自信”追梦蓝天行稳致远
  将树立“四个自信”具体落实到树立对中国大飞机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在实现中国大飞机梦的征途上传承辟新,寻优勇进,才能行稳致远。
  我们的自信,源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和大飞机文化熏陶下,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走中国特色发展大飞机道路的成功创新实践,源自这样的创新实践中,洞悉相关事物和客观发展规律。
  我们有了这样的自信,才能有发展中国大飞机事业不可或缺的担当、激情和以批判性思维不懈探索的勇气;才能有高效依托全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科技、经济、人才资源的开放;才能有听得进逆耳忠言、用得了能干事创业的各路好汉、兼容并蓄“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和容忍创新“九死一生”难免失败的包容。
  我们有了这样的自信,才能有定力,从容应对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条件下,可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有了这样的自信,才能营造利于做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优良创新环境。
  “四个自信”反过来又增强了我们坚定不移持续创新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我们需要的优良创新环境,应该能够有效推动、维护和加强这种良性循环,保障和鼓励创新团队的自信、担当、激情、勇气、开放和包容,不是离开问题导向、需求牵引片面强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是随机获取“创新灵感”的“自由创新环境”。
  我们在这种基于“四个自信”的良性循环中,洞悉相关事物和客观规律,才能抓住主要矛盾,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掌握审时度势、精准寻优的本领,增强迎难而上、无畏勇进的决心。
  我们进行大飞机研制、生产、客户服务,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发展,都是以集成创新为中心,进行包含全部三类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是驱动大飞机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在市场驱动、客户驱动和足以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的企业核心能力增长的驱动下,启动新产品项目,捕获市场、客户的需求,根据适用法规的要求,进行原始创新、消化吸收他人原始创新再创新,分别完成大飞机产品研制、批量生产和运维支持、客户服务的技术等被集成和应用对象的准备,使被集成的对象达到必要技术成熟度。
  我们在完成技术等被集成和应用对象的准备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并主要以原始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迭代改进,完成新产品研制,达到必要集成成熟度;接着批量生产并交付客户投入运营,同时提供运维支持、客户服务,达到作为一个工业产品系统的必要系统成熟度;继而在产业化应用中,进行迭代改进的集成创新,将大飞机产品和客户服务融入航空运输系统,实现顺畅运营,达到在由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组成的“大航空产业”系统中,作为一个子系统的必要系统成熟度,化为大规模、高效的现实生产力。
  实现中国大飞机事业顺利、快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这样的集成创新中,我们每个创新团队从上到下各个岗位的成员,都将能否“以客户为中心,寓自身增值于客户增值之中,让自己的奉献,实现所有客户最大的增值”作为行动准则和决策依据;要求我们依托抓紧团队化“高强度、高水平进行相应的全程、全面自主创新实践”,持续提升核心能力,自上而下,配合默契,各自及时在授权范围内作出至少合理、力求最优的各项决策,选准集成创新最终和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要达到的具体目标,选好相应被集成的具体对象和集成创新的有效工具、手段和途徑,优化组合被集成的对象和集成创新的具体工具、手段,以在团队实践中持续提升的执行力,完成高质量的创新。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全员都要在长期实践中,掌握容易被忽视的投入/产出分析手段和本领,量化精准预计集成创新的各种成本,以及这样的集成创新在不同局部范围和全局、从眼前到长远的应用效益,夯实作出科学决策的基础。
  我们选择被集成用于产品和服务本身及其形成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要特别注重两个“做到”:
  一是做到首先选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它们在进入集成创新每个阶段时,能达到相应的必要技术成熟度,被优化综合应用后,能立竿见影解决集成创新面临的问题,满足对集成创新迫切的需求,实现客户增值,经得起市场和客户在大规模、长时间商业运营中检验。我们不受只看表面光鲜“蹭热度”、不讲求实际应用的可能和效果、人云亦云“不用某项技术就‘OUT’了”的忽悠。
  二是做到及时慎重选用已有实践揭示应用前途光明的新先进技术。它们“新”在技术开发当产品首次投入市场、交付客户时,在制造企业毕竟有限的条件下还不可能完成,只有在交付客户后大规模、高强度,覆盖所有运行环境的长时间商业运营中继续开发,成熟完善,才能达到大幅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水平,显著增强竞争力的应用预期。在这科技创新爆炸式涌现的时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输在起跑线上”。
  创新团队越高层次岗位作出的决策、创新过程中越早作出的决策,对创新的成效和水平影响越大。集成创新的成效和水平,不仅取决于整个团队长期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水平,更取决于有否基于“四个自信”营造的优良创新环境,保障和鼓励全体成员的担当、激情、勇气、开放和包容。   集成创新能力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无法从外部移植,只能由整个创新团队在进行集成创新的全程实践中,在团队内部生成和积累。
  我们追求在集成创新中,作出每项决策前,都让团队成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迅速形成团队基于集体智慧的真知灼见,奠定正确决策的基础;决策后,整个团队立即齐心协力执行;每个成员和整个團队都不断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个人决策和执行的质量,提升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和集成创新的成效与能力。
  飞机研制创新过程中,进展胶着并不罕见。但是我们身边不乏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们身处逆境,仍然满怀自信,迎难而上,靠着扎实的传承辟新、寻优勇进基本功和优良的创新环境,团队整体的勇气、能力、努力三者的“乘积”不减反而暴增,用取得的战果证明了,成功之母绝非“认命”的失败,而是在自信支撑下,整个团队以一场场不服输、艰难的超常拼搏赢来的胜利。
  我们满怀对中国大飞机事业的“四个自信”,在实践中遵循已知的客观规律,探索、验证和遵循以前未曾发现的客观规律,风雨兼程,排除万难,砥柱中流,追梦蓝天,发展中国大飞机事业必将行稳致远。
  担当创新主体,推动大飞机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商飞担当创新主体,不断提升自己在核心领域的创新能力,实现大飞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大飞机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传承辟新、寻优勇进基本功在更广阔的战场、更多条战线大有用武之地,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用出新水平。深刻理解任务,精准奔向目标,是我们履行职责、胜任使命的保证。我们将面临的挑战化为发展的机遇,做受机遇青睐的有准备的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源于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建的中国大飞机事业,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而今迈步从头越”,走上高质量发展金光大道。我们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这个威力无比的武器去开天辟地,“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中国在国家层面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组织大规模、多方位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系统的原创性成果,通过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发展各个产业,特别是战略性产业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这样的“大”科技创新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大飞机事业完全自主可控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的坚实基础。我们作为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责无旁贷地积极投身支撑这一实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所处层级,攀登“制高点”,取得主导地位的伟大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大飞机创新链有四个子链:企业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主,研制和批量生产新产品,提供客户服务,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有供应商和客户参加的子创新链;产业链上各企业为解决具体难题开展技术攻关,组成的子创新链;企业与供应商一起进行运维创新的子创新链以及大飞机产业链各创新实体基于内部个人或部门的创意,成功在内部创新的“微”创新链。整个大飞机创新链融入举国上下、各个产业参与的“大”科技创新链。
  现代产业生产力的主体,不是离散的作为直接科学应用的单项先进技术,而是以人为本,取全部四大来源的多项技术集成创新而成,经市场检验的完备、合理的产业技术能力体系。技术的四大来源,第一种是对实践探索的总结提炼,先于科学存在,例如人类掌握“钻木取火”,这样形成的技术不乏我们大国工匠练就的“独门绝技”;第二种是由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衍生的科学应用,例如直接运用数学原理以旋转刀具的自转加公转,切削出正方形、六边形等正多边形孔的钻孔技术;第三种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人类实践探索的总结提炼,例如“超临界机翼”技术的诞生;第四种是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集成,例如飞机、发动机各自技术体系的形成。
  中国大飞机产业链开放、包容,辐射全国、面向全球。主体企业中国商飞和其他各个企业,在技术开发、市场研究开发与产品营销、产品研制、批量生产、客户服务等业务领域具备的核心能力,都分别以结构模式相同的各企业相应的核心能力体系,通常名为“某某平台”,作为它们物化的存在和依托的物质基础。这些平台都是创新的舞台、创新能力的载体,都有两大产出:向下游单位、企业或其他客户,提供创新产出的不断升级换代的广义产品(包含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在企业内部不断积累、提升的核心能力。
  这样的平台紧紧围绕企业产出的广义产品系列,由以人为本、不可或缺的四大体系组成:一是由技术、技能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二是由各种硬件设施组成的“有形”能力支持体系;三是由标准、规范、知识和知识管理系统等组成的“无形”能力支持体系;四是由零部件供应商、软硬件供应商、技术供应商和产学研用结合对象组成的“外部”能力支持体系。专业团队在其他三大体系支持下,进行创新和广义产品生产,并负责组织管理和建设发展其他三大体系,具体人员甚至多项任务一肩挑。这些平台的要素和组成模式与所有创新体系都是一致的。所以,中国大飞机产业链在形成之初,就与中国大飞机创新链几乎完全重合。这是我们重塑产业链、重塑创新链,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基础。我们作为创新主体,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增强在中国大飞机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主导地位,使两链完全不受制于人,任重道远。
  科技创新的两大分支中,原创性科学研究探取“新知”、创立“新意”,技术创新寻得解决问题的“新招”、“新路”。两者目标、任务不同,途径、手段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针对不同需求,科技创新有多条成功之路。近来在一些新兴领域,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互动互促的融合创新模式,显见成效,产生对相应的科技管理创新需求。
  我们大家都要有大飞机产品研制、生产、客户服务和重塑创新链、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拼搏实现型号研制、批量生产和运营保障大步齐头并进的主战场,同样也是建设发展大飞机创新链、提升创新能力的战场。在鏖战苦斗中,经得住前所未有的磨难,耐得住久攻不克的焦灼,最终胜得了直面枪林弹雨的冲锋,是我们产出高质量的大飞机产品和客户服务,同时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可贵的机遇。   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这两对几乎天天见、事事遇的利益矛盾,不断提高在千头万绪的环境中,以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干好大事、創成大业的本领,高效利用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时间资源。
  我们聚焦把大飞机搞上去的关键问题和紧迫需求,从“起跑”开始,就紧紧把准本企业内部和整个大飞机创新链建设发展的任务导向、合理利益驱动、项目纽带、产学研用结合和扬长避短,抓住难得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我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大飞机创新链中客观上不可替代,创新实践亲历有为,才能真正有位,成为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和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大飞机创新链其他成员是我们一个战壕里共同战斗夺取胜利,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战友,不是“接受全部外包,按来单照发货架产品式的创新成果供我们拿来就用”的一般技术供应商。
  我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针对在实践中暴露的不足,把讲求实效的分散在岗实践自我教育与精心组织的集中培训结合起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跨项目、跨团队、跨部门的深入交流和互相借鉴。我们在创新创业的全面实践中,增强履行职责、胜任使命离不了的观念、智慧、知识、技能,弥合尚有“议而难决,决而难行”现象反映的自信、担当、勇气、开放、包容和科学素养、技术基础的不足。
  我们坚持终身在实践中学习、向“大国工匠”学习,把培育工匠精神和学习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我们的“大国工匠”不仅是令人惊叹的生产能手,也是马到成功的技术创新甚至科学研究的先锋闯将,是发展中国大飞机事业的排头兵、广大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人员都应该好好学习的榜样。
  我们在企业内部相对定点集中的预先研究和技术发展、产品研发、规模生产和快速生产、运维支持和客户服务等专业化的队伍,在当前决战决胜“三个一”,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主战场和今后各个战场、各条战线有计划、有组织地轮番混合编队作战,用好宝贵的已有资源,抓住在真刀真枪实战中快速成长的机遇,发挥体系化作战的全局性优势,对于我们夺取眼前战斗的胜利和实现可持续的未来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用好传承辟新、寻优勇进基本功,离不开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包含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批判质疑、立新意、支新招、走新路、不懈探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承认由于“知”的相对性和有限性而兼容并蓄纯粹对实践探索的总结提炼,容忍失败。科学精神是正在得到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创新,才富有活力,充满希望。
  我们一定要在全力以赴,决战决胜“三个一”,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火线上,学好党史,学中国大飞机事业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的创新创业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练好、用好传承辟新、寻优勇进这项把中国大飞机搞上去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用前进的目标激励自己,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追梦蓝天行稳致远,义无反顾地担当创新主体,推动中国大飞机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8月1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迎来了“两周岁”的生日。两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临港新片区开局起步扎实有力,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布局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希望借助国产商用飞机项目落户上海的优势,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比肩图卢兹、西雅图的世界级航空产业圈。  8月末,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民用航空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以推动大型民用客机、民用航
期刊
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减碳已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各国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而要实现1.5℃的目标,需要2030年的排放比2010年削减45%,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14日提出“Fi
期刊
14年前,当欧盟高调宣布投入16亿欧元启动“净洁天空”计划的时候,很多人都怀疑,这个计划究竟能为欧洲航空航天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益处。如今,14年过去了,“净洁天空”计划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不仅欧盟又追加了40亿欧元的投入,参与该项目的600多家欧洲企业已不再限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国企和一级供应商,还包括众多私营企业、高校,甚至行业外的企业。近期,欧盟发布《“净洁天空2”计划首份全球评估报告》(以下简
期刊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也站在全球前沿。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吨位、高速公路里程、高铁里程已经全面领先全球,但是民航基础设施和航空大众化服务方面还有待提升。  高铁和民航的竞争一直存在而且不断争论。在争论中,中国高铁从四纵四横发展到八纵八横,铁路货运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全球完整的高铁产业链。中国民航的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控总量调结构
期刊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的突发性对国内局部经济还会存在一定影响,但在外围环境逐渐向好的情况下,经济回暖已经是大势所趋。当前,国内各个行业的营销模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变革与迭代。  后疫情时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时代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机遇?变化与机遇会对营销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国内航司而言,如何正确看待营销大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经营理念,是每家航司都应该深度探究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的形势和特征  
期刊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舱内噪声就是乘客们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目前,虽然适航条款并没有对舱内噪声做出强制限定,但一款机型要在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必须严格控制飞机舱内的噪声、振动等舒适性指标,并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进行最优化设计。本文就给大家说说舱内噪声那些事,看看工程师们都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来保证客舱内的噪声舒适性。  舱内噪声的种类  
期刊
8月末,一则南航物流2021年上半年利润超过顺丰、圆通等传统物流企业的报道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由于规模效应难以完全发挥,包括南航在内的国内三大航货运部门长期处于“十年九亏”的尴尬境地。也正因为如此,国内三大航都寄希望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推动航空货运业务的转型升级。2020年全球范围内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航空货运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即便是在后疫情时代
期刊
1978年的村庄,我的襁褓、血衣之地。  我对村庄的认知就是泥土、庄稼、野草、溪流、农具、炊烟、鸡鸣、狗叫、树木、羊圈、磟碡、河流、山川和矮塌塌的茅草房,还有亲人的唤归声。村庄和田野之间,隔着的是一条澄澈蜿蜒的小溪,澄澈得叫人心疼,不忍亵渎。小溪是个顽皮的孩子,她一旦撒起娇来,在村庄里打个滚,留下一方池塘,然后沿着倾泻下来的日子,朝着深邃的寂寞里远去。那闪烁着碎银的水面上,会载着白天的风、雨、阳光
期刊
随着近年来国家层面编制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城市群(都市圈)协调共进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新动力源作用,多年来,上海形成了从城市群到机场群,从近沪地区到大都市圈多机场体系的分层次协同规划方法和路径,在解决区域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难点问题上,上海及其周边城市都进
期刊
人类最早幻想自己飞翔的方法是驾云、驭气、霞举和借物飞行:书画中的仙人神圣周围都常常伴有云雾而凌空飞行,中国古代的列子就有借气御风而行,春秋时代有萧史弄玉乘龙跨凤双双成仙飞去,古希腊神话中墨丘利的带翅凉鞋,古条顿传说中魏兰的飞行马甲,阿拉伯神话中的波斯飞毯、埃尔奎尔之轮等,进一步表达了人类对利用器械飞行的向往。  人类在无动力飞行器时期经历了太久也太丰富的磨炼,尤其在“人类模仿飞鸟翅膀制作的扑翼飞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