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实际;学生兴趣;导入;借助;回归;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2(A)—0051—01
化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下的化学非常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教科书中也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化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
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一、导入“生活情境”,引出化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化学贴近生活,并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的生活现象,从中引出化学问题,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化学无处不在,唤起他们学习化學的渴望和冲动,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之中。例如,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为什么要先将砖和瓷砖用水润湿?新买的铝锅,为什么烧过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为什么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会长得很茂盛?为什么厕所里面的刺激性气味夏天比冬天更难闻?为什么酒越陈越香,而食用油和腊肉等食品却会因为久置而变质?导入这些日常生活情境,并用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目的性,学习化学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借助“生活经验”, 思考化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粗盐的提纯》这一节教学,我先设问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然后再阐明这是由于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造成的。这样不仅为下文设立了悬念,还为后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又如,教材中设计了“假如世界上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却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学生不再觉得学习化学是枯燥乏味的事情,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就变得活跃了。
三、回归 “生活实践”,解决化学问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含义,对有些化学知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知存在,然后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如教学《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前,我将学生每8人分为一组,每组准备5枚洁净的铁钉和5只带盖的无色的小玻璃瓶,提前5天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铁钉的锈蚀实验,并记录铁钉的锈蚀现象。到了课堂上,再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叙述实验现象,解释锈蚀的原因,从而得出氧气、水蒸气等都是钢铁锈蚀的条件。掌握了这些知识后,防止铁器生锈方法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归“生活实践”,反映了课程改革的精神。教育不再单纯以书本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也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是注重与学生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联系“环境保护”,进行化学教学
教学中联系社会上敏感、热门的话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方法。“环境保护”就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在 《碳及其化合物》这一节时,我先介绍“温室效应”及其危害。然后设问:如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呢?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最后再看二氧化碳的循环示意图,这样做,学生不仅明白了环境保护的意义,也加深了对碳及其化合物的理解。我还列举了本地1993年的沙尘暴造成的重大危害,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不仅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若化学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是有利于增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使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使学生“课内有所学、课外有所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使化学课堂变大了,学生的科学情感加深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化学的价值和美感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2(A)—0051—01
化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下的化学非常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教科书中也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化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
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一、导入“生活情境”,引出化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化学贴近生活,并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的生活现象,从中引出化学问题,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化学无处不在,唤起他们学习化學的渴望和冲动,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之中。例如,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为什么要先将砖和瓷砖用水润湿?新买的铝锅,为什么烧过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为什么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会长得很茂盛?为什么厕所里面的刺激性气味夏天比冬天更难闻?为什么酒越陈越香,而食用油和腊肉等食品却会因为久置而变质?导入这些日常生活情境,并用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目的性,学习化学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借助“生活经验”, 思考化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粗盐的提纯》这一节教学,我先设问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然后再阐明这是由于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造成的。这样不仅为下文设立了悬念,还为后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又如,教材中设计了“假如世界上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却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学生不再觉得学习化学是枯燥乏味的事情,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就变得活跃了。
三、回归 “生活实践”,解决化学问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含义,对有些化学知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知存在,然后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如教学《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前,我将学生每8人分为一组,每组准备5枚洁净的铁钉和5只带盖的无色的小玻璃瓶,提前5天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铁钉的锈蚀实验,并记录铁钉的锈蚀现象。到了课堂上,再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叙述实验现象,解释锈蚀的原因,从而得出氧气、水蒸气等都是钢铁锈蚀的条件。掌握了这些知识后,防止铁器生锈方法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归“生活实践”,反映了课程改革的精神。教育不再单纯以书本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也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是注重与学生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联系“环境保护”,进行化学教学
教学中联系社会上敏感、热门的话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方法。“环境保护”就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在 《碳及其化合物》这一节时,我先介绍“温室效应”及其危害。然后设问:如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呢?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最后再看二氧化碳的循环示意图,这样做,学生不仅明白了环境保护的意义,也加深了对碳及其化合物的理解。我还列举了本地1993年的沙尘暴造成的重大危害,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不仅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若化学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是有利于增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使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使学生“课内有所学、课外有所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使化学课堂变大了,学生的科学情感加深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化学的价值和美感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