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源性知识是指最初的原始起源的知识。它可以揭示知识产生的根源,表现原始风貌或反映演变过程,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本源性知识对实现少教多学、优化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本源性知识便于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的共有特性,用最短的时间牢固掌握更多规律性强的知识。
以汉字教学为例,初中阶段要掌握3000左右的汉字,识记量大,汉字的意义复杂,但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汉字只是生硬的符号,识记很不容易,加之电脑打字广泛使用,提笔不会写汉字的情形十分普遍,使得很多学生的作文错别字满篇,无论怎样重复进行听写读记的训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耗时费力,收效不佳。但若借助汉字本源性知识——“六书”,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汉字7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教学中如果将这些形声字归类整理,辨识运用,就会一次性辨识很多形似字,这样会用很少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会很多汉字,而且能牢固掌握。例如这一组形声字,形旁或叫义符都与字义密切关联,“燎(用火)原”、“瞭(用目)望”、“嘹(用口)亮”、“潦(与积水有关)倒”、“镣(金属)铐”,运用本源性知识通过比较很快就能辨别清楚;又如 “武”字,学生容易多写一撇,如果告诉学生这是个会意字,是“止”和“戈”合意,这个字记录了古代战争用“戈”割掉敌人的脚趾来显示军功的历史,“戈”的一撇被挪移到上方变成了一横,其他带“戈”字旁的字,如果一撇没有挪移就必须加撇,这样学生就不会写错了;“旦”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很难弄清楚,如果明白这是个会意字,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那么学生自然理解“旦日”、“元旦”、“危在旦夕”、“坐以待旦”、“旦种暮成”、“连宵达旦”、“毁于一旦”等词语中的“旦”的含义。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它有出处,有产生的背景,背后都有故事。如果抛开成语背后的故事来教学成语,学生容易错用或乱用成语。比如“滥竽充数”,如果学生知道它讲的是南郭先生混在宫廷乐队中“吹竽”蒙事儿的故事,自然不会把“滥竽充数”写成“滥鱼充数”,知道故事中没“鱼”什么事儿;又如“悬梁刺股”的“股”,学生往往写出“骨”,如果让学生查阅成语讲的是什么事情,一准儿记牢靠了,不仅如此,还能从故事中学到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岂不是一举多得?
有了对汉字本源知识的基本了解,不但对新知记得牢靠,而且理解也会更加深透,辨析字形识记汉字也就变得意趣横生,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了解了传统文化。当然,汉字随着历史变迁而演变,出现了一些特例,教师还要提示学生注意。
由此可见,本源性知识可以弥补死记硬背的不足,让学生活学活用,便捷而轻松。
第二,本源性知识易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便于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起源于劳动,早期的诗歌多是劳动歌谣,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相当于今天歌曲配的歌词,但又自含音韵节奏。所以,古代的诗歌富有音韵美,而这种美只有唱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乐我们无法了解,不能还原最初的吟唱旋律,但是如果凭借出色的朗诵水平配乐朗诵的话,诗歌的情感、意蕴、节奏会自然而然流进学生心中,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唤起他们心中相似的体会和感受,使他们不禁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深情演绎,不用逐字逐句讲解,不用死记硬背,每一个字都无可替代,每一句话都种在心中,诗中那人宛如自己,诗中那物历历在目,那情那景好生熟悉,“不思量自难忘”。
朗诵是诗歌学习乃至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回归本源的有效做法。以读激情导趣,以读促解深味,以读促说促写,才是富有语文味的教学。名篇佳作唯有美美地读、忘情地读才能体悟到文章的无限情思和丰富内涵,读出诗文中的情景,读出作者心中的甘苦,甚至感受到作者行文间不经意的一个皱眉或一次自得的微笑。这样,课文就变成了“美味佳肴”,学生才能对她感兴趣,才愿意去自主探究,深入品味,使得语文情感教育功能、审美情趣的培养都落在了实处,接上了地气。阅读理解要阅读理解,只有读了才能理解,如果不重视读就要理解,目标达成难以实现。
第三,本源性知识是学生从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到自主学习、创新运用的催化剂,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环节。
既是本源性知识,要运用它,自然要追根究源,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有的学生列举老舍的作品如数家珍,可是老舍原名叫什么,学生怎么也记不住。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安排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弄清楚“老舍”一名的由来自然了熟于心。学生自然会探究出老舍原名舒庆春,把姓拆开做他的字“舍予”,“舍予”就是舍去自己,表现老舍立志做个无私忘我的人,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反映出他的质朴。这样的做法,不仅学生记得牢,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印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古文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其实,掌握了相关的本源性知识并适时运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知识就是阅读理解的本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古文也好,现代文也罢,都要带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古人虽然离我们远,但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一样的,都要生活,都有喜怒哀乐,读古文的时候就要不断唤醒学生类似于作者处境下的心境与想法,运用常人的逻辑,常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感悟。
就像阅读理解《桃花源》,如果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本源性知识,将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幻化成一个充满争斗,尔虞我诈,压迫、自私、贫穷的家庭,你是其中的小小分子,陶渊明描绘的理想境界——桃花源为什么是与世隔绝的,又为什么能够被发现,既然被发现了,为什么再访时了无踪迹等,自然不难理解了。
二是文章是由人而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尤其是作文时的处境,知人论世,是破解古文学习难题的重要一环。
例如,《论语》产生的年代虽已久远,但是古人和今人都要讲话,都要交谈,《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为心声,了解孔子政治思想、教育主张对理解他的言论是必不可少的。
又如,屈原追求光明而投江自杀,陶渊明弃官归隐、醉情田园,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欧阳修极力推崇与民同乐,我们都给予肯定,这是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知人论世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必要前提。了解作者生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个性、经历,可以从作品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理解偏差,这正是我们阅读的目的之一。
三是借助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常识和一些典章制度的了解,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高效快捷。
例如,陶渊明的理想境界在今天看来随处都是,可今天的人为什么没有觉得是理想境界、理想生活?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东晋的社会生活状况。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他不可能想象到,那个时代连电灯都没有,不要说信息化了。古文中很多难懂的内容与古代文化习俗、典章制度有关,了解这些知识再学习古文,就不会有什么文字障碍了。比如古代人名称谓、官职、礼仪、服饰、习俗、特有的制度等,就是学习古文所需要的本源性知识。适时运用这些知识就能顺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本源性知识,对于实现语文少教多学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 刘 颖)
第一,本源性知识便于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的共有特性,用最短的时间牢固掌握更多规律性强的知识。
以汉字教学为例,初中阶段要掌握3000左右的汉字,识记量大,汉字的意义复杂,但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汉字只是生硬的符号,识记很不容易,加之电脑打字广泛使用,提笔不会写汉字的情形十分普遍,使得很多学生的作文错别字满篇,无论怎样重复进行听写读记的训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耗时费力,收效不佳。但若借助汉字本源性知识——“六书”,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汉字7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教学中如果将这些形声字归类整理,辨识运用,就会一次性辨识很多形似字,这样会用很少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会很多汉字,而且能牢固掌握。例如这一组形声字,形旁或叫义符都与字义密切关联,“燎(用火)原”、“瞭(用目)望”、“嘹(用口)亮”、“潦(与积水有关)倒”、“镣(金属)铐”,运用本源性知识通过比较很快就能辨别清楚;又如 “武”字,学生容易多写一撇,如果告诉学生这是个会意字,是“止”和“戈”合意,这个字记录了古代战争用“戈”割掉敌人的脚趾来显示军功的历史,“戈”的一撇被挪移到上方变成了一横,其他带“戈”字旁的字,如果一撇没有挪移就必须加撇,这样学生就不会写错了;“旦”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很难弄清楚,如果明白这是个会意字,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那么学生自然理解“旦日”、“元旦”、“危在旦夕”、“坐以待旦”、“旦种暮成”、“连宵达旦”、“毁于一旦”等词语中的“旦”的含义。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它有出处,有产生的背景,背后都有故事。如果抛开成语背后的故事来教学成语,学生容易错用或乱用成语。比如“滥竽充数”,如果学生知道它讲的是南郭先生混在宫廷乐队中“吹竽”蒙事儿的故事,自然不会把“滥竽充数”写成“滥鱼充数”,知道故事中没“鱼”什么事儿;又如“悬梁刺股”的“股”,学生往往写出“骨”,如果让学生查阅成语讲的是什么事情,一准儿记牢靠了,不仅如此,还能从故事中学到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岂不是一举多得?
有了对汉字本源知识的基本了解,不但对新知记得牢靠,而且理解也会更加深透,辨析字形识记汉字也就变得意趣横生,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了解了传统文化。当然,汉字随着历史变迁而演变,出现了一些特例,教师还要提示学生注意。
由此可见,本源性知识可以弥补死记硬背的不足,让学生活学活用,便捷而轻松。
第二,本源性知识易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便于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起源于劳动,早期的诗歌多是劳动歌谣,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相当于今天歌曲配的歌词,但又自含音韵节奏。所以,古代的诗歌富有音韵美,而这种美只有唱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乐我们无法了解,不能还原最初的吟唱旋律,但是如果凭借出色的朗诵水平配乐朗诵的话,诗歌的情感、意蕴、节奏会自然而然流进学生心中,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唤起他们心中相似的体会和感受,使他们不禁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深情演绎,不用逐字逐句讲解,不用死记硬背,每一个字都无可替代,每一句话都种在心中,诗中那人宛如自己,诗中那物历历在目,那情那景好生熟悉,“不思量自难忘”。
朗诵是诗歌学习乃至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回归本源的有效做法。以读激情导趣,以读促解深味,以读促说促写,才是富有语文味的教学。名篇佳作唯有美美地读、忘情地读才能体悟到文章的无限情思和丰富内涵,读出诗文中的情景,读出作者心中的甘苦,甚至感受到作者行文间不经意的一个皱眉或一次自得的微笑。这样,课文就变成了“美味佳肴”,学生才能对她感兴趣,才愿意去自主探究,深入品味,使得语文情感教育功能、审美情趣的培养都落在了实处,接上了地气。阅读理解要阅读理解,只有读了才能理解,如果不重视读就要理解,目标达成难以实现。
第三,本源性知识是学生从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到自主学习、创新运用的催化剂,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环节。
既是本源性知识,要运用它,自然要追根究源,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有的学生列举老舍的作品如数家珍,可是老舍原名叫什么,学生怎么也记不住。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安排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弄清楚“老舍”一名的由来自然了熟于心。学生自然会探究出老舍原名舒庆春,把姓拆开做他的字“舍予”,“舍予”就是舍去自己,表现老舍立志做个无私忘我的人,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反映出他的质朴。这样的做法,不仅学生记得牢,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印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古文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其实,掌握了相关的本源性知识并适时运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知识就是阅读理解的本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古文也好,现代文也罢,都要带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古人虽然离我们远,但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一样的,都要生活,都有喜怒哀乐,读古文的时候就要不断唤醒学生类似于作者处境下的心境与想法,运用常人的逻辑,常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感悟。
就像阅读理解《桃花源》,如果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本源性知识,将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幻化成一个充满争斗,尔虞我诈,压迫、自私、贫穷的家庭,你是其中的小小分子,陶渊明描绘的理想境界——桃花源为什么是与世隔绝的,又为什么能够被发现,既然被发现了,为什么再访时了无踪迹等,自然不难理解了。
二是文章是由人而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尤其是作文时的处境,知人论世,是破解古文学习难题的重要一环。
例如,《论语》产生的年代虽已久远,但是古人和今人都要讲话,都要交谈,《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为心声,了解孔子政治思想、教育主张对理解他的言论是必不可少的。
又如,屈原追求光明而投江自杀,陶渊明弃官归隐、醉情田园,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欧阳修极力推崇与民同乐,我们都给予肯定,这是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知人论世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必要前提。了解作者生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个性、经历,可以从作品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理解偏差,这正是我们阅读的目的之一。
三是借助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常识和一些典章制度的了解,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高效快捷。
例如,陶渊明的理想境界在今天看来随处都是,可今天的人为什么没有觉得是理想境界、理想生活?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东晋的社会生活状况。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他不可能想象到,那个时代连电灯都没有,不要说信息化了。古文中很多难懂的内容与古代文化习俗、典章制度有关,了解这些知识再学习古文,就不会有什么文字障碍了。比如古代人名称谓、官职、礼仪、服饰、习俗、特有的制度等,就是学习古文所需要的本源性知识。适时运用这些知识就能顺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本源性知识,对于实现语文少教多学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