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问卷和英语写作测试方式,对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社会科学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多数存在“有时使用”甚至“很少使用”的情况。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上的计划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元认知策略在写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3
Flavell (1987:27)曾指出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审视自己的思想并揣摩读者是否能理解并赞同文章中的观点”[1],Forrest Pressly 和Waller(1984:1)也曾这样认为:我们要写一份科研报告,就需要阅读文献,从不同的渠道获取重要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才能写出报告并对其中的文字进行润色和修改。所有这些观点都证实了写作过程中元认知现象的存在。研究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对认识和发现英语写作的规律,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背景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其实质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指认知主体对有关自身的任何认知活动的认识或调节,是认知主体关注并调控认知活动的知识与能力,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2]元认知知识指是指认知主体所拥有的有关对作为认知对象的他人以及认知者的自己的各种不同认知任务、目标、过程和体验的背景知识,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任务及目标和应采取的学习策略的了解,是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有关认知的一般性知识。[4]元认知策略是指通过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目标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监控、调节和评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它包括学习者为顺利完成某一项学习活动而采取的计划(planning)、监控(monitoring)、评价(evaluation)等活动。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元认知是揭示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深层原因。[6]文秋芳1993的一项研究发现:优秀生和差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明显差异,优秀生能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策略成效进行反思,而差生在这方面却显得较为欠缺。然而,吴一安等(1993)的研究却发现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和他们的成绩没有关系。但是大量的定性研究发现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快进步者与慢进步者在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上都有明显的差异。[8]
文秋芳(2003)认为,由于我国元认知策略的研究比较薄弱,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也不一致。[7]本文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发现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英语写作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来分析以下问题:(1)高职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2)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作文成绩的高底是否相关;(3)优秀生和差生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高职英语专业二年级82名学生,其中女生76名,男生6名。挑选他们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大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英语写作基础知识训练,并参加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三级考试,可以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稳定的英语写作策略。
(三)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英语写作试卷和调查问卷。试卷为英语写作课的期末考试卷,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题材不限。对所收集的作文采取闭卷评分方式,把作文复印成三份,匿名编号,请二位有经验的写作教师和一位外籍教师按照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作文评分标准进行独立评分。
测试之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英语元认知策略使用问卷,根据路文军(2006)有关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改编而成。调查在上课之前进行,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认知策略,哪些策略是经常使用,哪些是不经常使用的。问卷由18道有关元认知策略内容的问题组成,共分四大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所给内容。计分采用五级制(1=我从不这样做, 2=我偶尔这样做, 3=我有时这样做, 4=我经常这样做, 5=我总是这样做)。[5]为了便于理解,提高问卷信度,问卷内容全部用汉语表述。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在学生完成问卷后,教师将所有问卷进行收集、分类,并将数据和成绩输入电脑,用社科统计软件(SPSS17.0)对其进行分析,首先,用描述统计了解学生对各类策略的使用情况;其次,用相关分析检验学生成绩与策略使用是否相关;最后,用T检验测验优秀生和差生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作文分数最低的15名学生和分数最高的15名学生被分别确定为差生和优秀生(见表1)。
四、结果与讨论
(一)各项元认知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按Oxford 和Burry-Stock (1995)提出的方法,每个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该策略的使用情况: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2.5-3.4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4.5-5.0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3]本文的调查结果也是根据Oxford 和 Burry-Stock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表(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注意力安排中的第2项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使用准确性的词汇、短语和句型(3.69)及自我监控中的第1项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检查和思考所写内容是否围绕题目(3.84)、第4项在写作过程中及时调整不合适的词汇和短语(3.42)等3项是经常使用, 说明学生在写作训练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在写作时能尽量使用准确性的、有把握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并经常检查并思考所写内容是否围绕题目。自我评价中的第1项写作结束后经常会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评价(2.46)、第2项写作结束后经常会对作文的整体结构进行评价(2.39)及第三项写作结束后经常会考虑自己的写作方法是否有助于写作(2.39)使用频率较低,属于很少使用范围,说明学生很少进行自我评价及写作后的反思,不注意对写作练习进行总结评价。其它大部分的策略都是有时使用,这个结果说明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缺乏合理的安排,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相关性的描述
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为了解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是否具有相关性,我们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了目标与计划策略(·305**)与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他三类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之间均不具有符合统计意义的相关性。目标与计划策略反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其中各项大多数策略学生只是有时使用。从表2可以看出,自我监控与注意力安排是学生使用相对较好的策略,然而表3表明它们与考试成绩却几乎没有关联。
(三)优秀生与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运用上的差异
为探究优秀生和差生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优秀生在四大类元认知策略策的使用上的平均数都略高于差生,但两组只在目标与计划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区别(T=.06, p=.00),在自我管理策略上稍有区别(T=1.78,P=.08)其余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别。此结果说明,优秀生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更注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目标明确,计划具体,同时能有一定的自主性,有意识地增加目标语言的输入,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而差生则稍有欠缺。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其中只有3项元认知策略是经常使用,有12项元认知策略是有时使用,其余3项很少使用。虽然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和作文成绩相关性不高,但是优秀生和差生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目标与计划策略上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Flavell,J H.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In F.E.Weinert& R.H.Kluwe(Eds),Metacognition,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M].Hillsid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7:21-29.
[2]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10):906-911.
[3]Oxford,R.L.&Burry-Stock,J.A.Assessing 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orldwide with the ESL/EFL version of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SILL)[J].System,1995, 23:1-23.
[4]路文军.元认知知识与英语写作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53-57.
[5]路文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25-27.
[6]张萱.基础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59-62.
[7]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3
Flavell (1987:27)曾指出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审视自己的思想并揣摩读者是否能理解并赞同文章中的观点”[1],Forrest Pressly 和Waller(1984:1)也曾这样认为:我们要写一份科研报告,就需要阅读文献,从不同的渠道获取重要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才能写出报告并对其中的文字进行润色和修改。所有这些观点都证实了写作过程中元认知现象的存在。研究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对认识和发现英语写作的规律,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背景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其实质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指认知主体对有关自身的任何认知活动的认识或调节,是认知主体关注并调控认知活动的知识与能力,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2]元认知知识指是指认知主体所拥有的有关对作为认知对象的他人以及认知者的自己的各种不同认知任务、目标、过程和体验的背景知识,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任务及目标和应采取的学习策略的了解,是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有关认知的一般性知识。[4]元认知策略是指通过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目标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监控、调节和评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它包括学习者为顺利完成某一项学习活动而采取的计划(planning)、监控(monitoring)、评价(evaluation)等活动。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元认知是揭示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深层原因。[6]文秋芳1993的一项研究发现:优秀生和差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明显差异,优秀生能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策略成效进行反思,而差生在这方面却显得较为欠缺。然而,吴一安等(1993)的研究却发现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和他们的成绩没有关系。但是大量的定性研究发现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快进步者与慢进步者在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上都有明显的差异。[8]
文秋芳(2003)认为,由于我国元认知策略的研究比较薄弱,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也不一致。[7]本文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发现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英语写作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来分析以下问题:(1)高职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2)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作文成绩的高底是否相关;(3)优秀生和差生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高职英语专业二年级82名学生,其中女生76名,男生6名。挑选他们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大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英语写作基础知识训练,并参加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三级考试,可以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稳定的英语写作策略。
(三)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英语写作试卷和调查问卷。试卷为英语写作课的期末考试卷,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题材不限。对所收集的作文采取闭卷评分方式,把作文复印成三份,匿名编号,请二位有经验的写作教师和一位外籍教师按照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作文评分标准进行独立评分。
测试之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英语元认知策略使用问卷,根据路文军(2006)有关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改编而成。调查在上课之前进行,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认知策略,哪些策略是经常使用,哪些是不经常使用的。问卷由18道有关元认知策略内容的问题组成,共分四大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所给内容。计分采用五级制(1=我从不这样做, 2=我偶尔这样做, 3=我有时这样做, 4=我经常这样做, 5=我总是这样做)。[5]为了便于理解,提高问卷信度,问卷内容全部用汉语表述。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在学生完成问卷后,教师将所有问卷进行收集、分类,并将数据和成绩输入电脑,用社科统计软件(SPSS17.0)对其进行分析,首先,用描述统计了解学生对各类策略的使用情况;其次,用相关分析检验学生成绩与策略使用是否相关;最后,用T检验测验优秀生和差生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作文分数最低的15名学生和分数最高的15名学生被分别确定为差生和优秀生(见表1)。
四、结果与讨论
(一)各项元认知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按Oxford 和Burry-Stock (1995)提出的方法,每个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该策略的使用情况: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2.5-3.4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4.5-5.0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3]本文的调查结果也是根据Oxford 和 Burry-Stock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表(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注意力安排中的第2项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使用准确性的词汇、短语和句型(3.69)及自我监控中的第1项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检查和思考所写内容是否围绕题目(3.84)、第4项在写作过程中及时调整不合适的词汇和短语(3.42)等3项是经常使用, 说明学生在写作训练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在写作时能尽量使用准确性的、有把握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并经常检查并思考所写内容是否围绕题目。自我评价中的第1项写作结束后经常会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评价(2.46)、第2项写作结束后经常会对作文的整体结构进行评价(2.39)及第三项写作结束后经常会考虑自己的写作方法是否有助于写作(2.39)使用频率较低,属于很少使用范围,说明学生很少进行自我评价及写作后的反思,不注意对写作练习进行总结评价。其它大部分的策略都是有时使用,这个结果说明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缺乏合理的安排,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相关性的描述
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为了解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是否具有相关性,我们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了目标与计划策略(·305**)与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他三类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之间均不具有符合统计意义的相关性。目标与计划策略反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其中各项大多数策略学生只是有时使用。从表2可以看出,自我监控与注意力安排是学生使用相对较好的策略,然而表3表明它们与考试成绩却几乎没有关联。
(三)优秀生与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运用上的差异
为探究优秀生和差生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优秀生在四大类元认知策略策的使用上的平均数都略高于差生,但两组只在目标与计划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区别(T=.06, p=.00),在自我管理策略上稍有区别(T=1.78,P=.08)其余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别。此结果说明,优秀生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更注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目标明确,计划具体,同时能有一定的自主性,有意识地增加目标语言的输入,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而差生则稍有欠缺。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其中只有3项元认知策略是经常使用,有12项元认知策略是有时使用,其余3项很少使用。虽然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和作文成绩相关性不高,但是优秀生和差生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目标与计划策略上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Flavell,J H.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In F.E.Weinert& R.H.Kluwe(Eds),Metacognition,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M].Hillsid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7:21-29.
[2]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10):906-911.
[3]Oxford,R.L.&Burry-Stock,J.A.Assessing 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orldwide with the ESL/EFL version of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SILL)[J].System,1995, 23:1-23.
[4]路文军.元认知知识与英语写作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53-57.
[5]路文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25-27.
[6]张萱.基础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59-62.
[7]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