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囚徒困境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正面临前所未有存废危机。本文用博弈论的思想,试图从理论上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囚徒困境,主要是因为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家长之间的“假想敌”幻觉。走出这个囚徒困境,一要利用强化的力量,改变教育的博弈结构,二要协调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改变思维的不利模式,三要培养与形成社会合作,改变结局的两败俱伤。
  [关 键 词] 教育口号;囚徒困境
  [作者简介] 许建国,江苏省江阴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人们对此“集体无意识”,是因为其实际反映的是现实教育中一种新的囚徒困境。本文用博弈论的思想试图从理论上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1950年数学家塔克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些心理学家做讲演时,他用两个囚犯的故事,将当时专家们正研究的一类博弈论问题,作了形象化的解释。
  “囚徒困境”说的是在一次严重的纵火案中,警察在现场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于是,警方把他们隔离囚禁起来,要求坦白交代。如果他们都坦白,每人将判刑5年;如果他们都不坦白,因证据不足,每人将只判刑1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愿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判刑10年,而坦白者将得到宽大释放,免于刑事处罚。在警察的政策规定下,甲、乙两个囚徒都有两个选择:坦白或者不坦白。作为理性人,囚徒甲会考虑:如果我坦白,乙也坦白,我有5年刑期;乙不坦白,我则当场释放。如果我不坦白,乙坦白,我有10年刑期;乙不坦白,我有1年刑期。权衡比较,可以得知:无论囚徒乙是否坦白,我坦白都是有利的。同样的考虑也会发生在乙的身上,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两者都会坦白。
  因此,所谓“囚徒困境”,实际是经济学上的一种原理,说的是人际关系博弈的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既揭示了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如博弈双方均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策略,导致的是对大家都不利的结局,也揭示了个体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最终也不一定能真正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甚至会得到相当差的结果。
  
  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囚徒困境分析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如果我们把人生发展的“赛跑”看做一场博弈,那么,正是由于与“输赢”关系最为密切的多方主体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一种新的“囚徒困境”。这种困境的成因,我以为主要有二:
  1.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从表面上看,学校在“起跑线”问题上处在被选择的位置,但现实中不难发现,学校之间无论从经济、生源还是社会声誉上都存在着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一方面这与多年来缺乏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仅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有关,历史上的“重点学校”政策[1],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向一部分学校集中,加上长期的累积效应,使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在硬件设施、学校文化、教育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失衡。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强力推进,这种现象有所缓和,但客观上造成的历史欠账非短期能够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巩固和争取好的“起跑线”,各校之间为利益展开博弈,一定程度上陷入“囚徒困境”,这也是中小学“减负”政策在学校层面遇到很大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2]
  2.家长之间的“假想敌”幻觉。
  作为利益博弈的重要主体,“望子(女)成龙(凤)”的历史传统,现实中生存需要满足的不确定性,导致广大家长产生了诸多关于孩子未来发展的“假想敌”,从而有意无意地成为了“起跑线”、“囚徒困境”的推动者。
  假设有学生家长甲和学生家长乙两个,作为博弈的参与者,一般都有两个选择:(1)把人生看做长跑,正视发展的差异性,即使孩子在现实的如考上好学校等即时竞争中不一定占优势,也不纠缠于所谓“起跑线”;(2)把人生看做短跑,为获取现实的如考上好学校等功利目标的即时实现,不惜通过增加学生负担、择校等方式,选择好的“起跑线”。从一次博弈的结果看,由于目标往往现实而功利,如考上好学校等,所以出现的四种情况是:
  A.学生家长甲选择(1),学生家长乙选择(2),乙获得更大的即时收益;
  B.学生家长甲选择(2),学生家长乙选择(1),甲获得更大的即时收益;
  C.学生家长甲、乙同时选择(1),会得到同样的即时收益;
  D.学生家长甲、乙都选择(2),也会得到同样的即时收益。
  在这种博弈情境中,学生家长甲会这样考虑:如果我选择(1),学生家长乙会不会选择(1)呢?可以看出,无论学生家长乙是否选择(1),学生家长甲只要选择(2),他至少能与学生家长乙保持同样的收益,并且还有胜出的可能。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家长甲肯定不会选择(1)。同样,学生家长乙也有类似的“理性”权衡过程。所以,在现实中学生家长甲和学生家长乙都不会选择(1)。如此“假想敌”的幻觉,在博弈的“囚徒困境”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得到了不断的强化。
  市场经济时代,教育这块“大蛋糕”同样吸引了各个集团的利益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使“一切简单得只剩下分数时,分数便成了一切”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现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培训机构及时把握商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激励考生的、直白而形象的口号便被推出并迅速流传开来,[3]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有关培训机构的滚滚利润。即便到了社会发展的今天,社会包括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更大层次的提升,但患得患失、宁可信其有的“囚徒困境”心理依然支撑着这一观念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如果我们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进行一下概念剖析,不难发现其本身就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伪命题。“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包含的核心概念有这样几个:“输赢”问题关系到教育的目标;“赛跑”隐喻的是人生发展;“起跑线”代表的是起点的重要性;至于“谁在赛跑、谁在组织和参与了赛跑”蕴含的是参与主体,笔者以为主要是被动的孩子、无奈的家长、不健全的社会评价以及无比积极的市场。从理论上看,儿童发展确实有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大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有相近的论述,皮亚杰也有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马卡连柯更明确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岁以前打下。”[4]但即便如此,哲学上所说的关于度的把握原则、人生发展目标的多元化选择、现实中关于“起跑线”问题诸多鲜活的正反案例,均能充分说明重视起跑线的重要性,但不能夸大到绝不能“输在起跑线”。而从“起跑线”的隐喻看,按照基本常识,起跑线对短跑可能非常重要,但对长跑、马拉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此推论,人的发展究竟是短跑还是长跑呢?显然是后者。可见,“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命题大前提错误,按照逻辑学的三段论,自然难以推出结论的正确性。
  
  三、走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囚徒困境”的实践建议
  
  1.利用强化的力量,改变教育的博弈结构。
  按照博弈论观点,“囚徒困境”的出现一般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当一次选择的结果得到正强化或负强化时,强化的性质往往决定成员个体的下次选择,这就为诱导每位成员合理的个人选择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国家在利用诸如“减负”、“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消极迎战的同时,要真正负起责任来,如果能运用其强大的权力工具和宣传攻势,在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执行上,在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和治理“占坑班”等的督查力度上,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倡导“能力本位”)的引导上,打破原有的博弈规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也许多少可以缓解目前的两难局面。
  2.协调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改变思维的不利模式。
  “囚徒困境”利己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只要对我最有利,不管他人是否吃亏,群体是否受损。一个人理性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当事人自认为这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但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种排斥和漠视他人与群体利益的选择正好使自己、他人和群体都吃了亏。利人才能利己。日本学者松义郎在《人际关系方程式》中提出,个体活动的方向要与群体的方向相一致,这样个人的才能方能得以充分发挥,群体才能有更好的整体功能,否则个体很难达到自身工作的最佳效果,群体工作也要受到损失。在“起跑线”问题上,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任何一方,在大的教育体制无法改变的背景下,都要减少区域性的内耗,站在一个更广阔、长远的时空中来考虑问题,来决定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从而减轻困境中的痛苦。选早、选好起跑线真的那么一劳永逸吗?未必!格赛尔的研究说明,心理发展的两个因素中,成熟较学习更重要,强制性训练和不当的过量学习之“性价比”很低,所获成绩和暂时性优势在进一步的成熟过程中会很快消解掉,而生理、心理上的负面作用难以评估,对学习和事业,乃至对人生发展的影响更不可测。[5]
  3.培养与形成社会合作,改变结局的两败俱伤。
  “囚徒困境”的例子,说明两个囚徒只有共同合作才是他们最佳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会使他们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囚徒双方的利益都会实现最大化。所以,合作才是他们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这也说明在追求集体利益时,合作是必要的,而且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是最优的,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人们不应该忽视合作的重要性,否则就极易陷入困境。现行制度下走出“起跑线”问题背后的无序竞争,必然需要进行合作式的博弈——大家都立足长远、淡化“起跑线”选择,都不为眼前利益而不惜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合作,除了政府负起责任、思维方式更理性外,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37.
  [2]朱镜德,朱晓青.中小学学生减负与“囚徒困境博弈”论[J].教育科学,2002(8):11-13.
  [3]连文星,连明.刍议“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谎言实质和蛊惑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0-122.
  [4]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3-224.
  [5]张丽琼.格赛尔的成熟论述评及对儿童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179-181.
  
  【许建国,江苏省江阴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闫益佳
其他文献
证明责任制度被德国诉讼法学家罗森贝克称为"诉讼法的脊梁",深入而广泛地研究证明责任具有重大的法律意义,对于专利无效程序而言,证明责任问题的研究同样具有突出的意义。专
会议
维权事件不仅关涉社会个体权益的矛盾纠纷,更是再现社会成员共同生活信仰的社会戏剧。基于社会戏剧理论的过程视角,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批判性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维权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是以果树为研究对象的省级科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是果树育种,近几年多个果树新品种通过鉴定、审定,现对仁果类的苹果、梨及核果类的桃、杏
目的:体外评价茶和牛奶对漂白后28天内牙齿颜色回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茶溶液建立着色模型。96个牛牙样本外着色后(Vita4)随机分为A,B,C,D,E,F,G,H八组,每组12个样本,A组漂
试验采用壕沟法对7a生秦美猕猴桃根系观察研究表明:猕猴桃须根发达而稠密,占统计总根量的96.0%,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小,最远距主干约100cm,垂直分布以地表0~60cm土层内根系数量
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之一,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全长1750 m,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m~2。夏季,园内绿草茵茵,一排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