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多月来,告密的话题从纸媒到网络持续发酵,令人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这部电影选择了1984年的东德为背景,讲述一名秘密警察被他所监听的知识分子对自由的向往所打动,最终背叛了自己的体制。
漫长的1984:东德窃听风暴
1990年的1 月 16 日,成千上万的东德民众如决堤洪水,从40余处入口涌进国家安全部的大院。他们高喊着“史塔西滚蛋”,把负责国内监视与窃听行动的办公室砸个稀烂,把浩瀚的文件和档案从窗户抛出去,铺满了大街。
成立于1950年2月的东德国家安全部,德文简写为“Stasi”,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史塔西”。
“在民主德国的生活中,没有一块空间是史塔西所不能间接、或者在‘政治操作下的合作’形式中直接参与。”在柏林墙倒塌前的约30年里,东德平均每天有8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罪名被逮捕。
16年后,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以1984年的东柏林为时代背景,每一次开头字幕出现的是“公开化无处不在”。这个“公开化”,意味着公民的隐私完全暴露在当局的视野中。秘密警察监控着全东德的百姓,他们的任务就是窥探“他人的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收集情报并分化瓦解可疑的组织。
原东德国安部副部长沃尔夫,在电影获奖后不久去世。沃尔夫在自传中说,他的理想是通过社会主义,使德国永不再重蹈纳粹的覆辙。如今虽然失败了,他说他依然怀着如此的信仰。在这话的背后,是东德国安部的8万5千名特工。它甚至监控了1800万人中的 600万。它的线民人数,令人恐怖的接近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
无处不在的史塔西:“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
德国统一后,国安部的全部窃听档案,移交给新成立的“高克管理局”,开放给所有公民查阅。这些监控资料一本本铺开,有足足1000公里长。
然而超过600万次申请,也掀开了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潘多拉的盒子。无数人发现自己的同事、朋友、律师和医生都是国安部的告密者。整个社会以极大的勇气,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打击。一对夫妻双双自杀,因为他们发现彼此都向秘密警察出卖对方。这也是小说《1984》预言的结局:“在遮荫的栗树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
在如今的“史塔西”博物馆,展示了当时用于监视和窃听的物品与技术,包括隐藏窃听器和照相机、监视电线线路、便于夜间拍摄的隐藏式红外线设备和隐藏武器的容器(如装有来福枪的手提箱)等等。
陈列品上方,史塔西的标语是“WIR SIND UBERAL”(我们无处不在)。
尽管史塔西的建立是师从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但它也继承了纳粹时期盖世太保的经验和工作态度,以缜密和严谨作风,将监视监听工作“科学化”到极致。各种技术和设备,其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从纽扣、水壶,到木棍、垃圾桶,甚至钢笔,监听监视设备无孔不入。
秘密警察监控的范围不单单是“敌对势力”的政治活动,从男女间的调情,到每星期倒几次垃圾,在超市买了何种口味的香肠都被记录在案。
至1989年,东德有约600万人被建立过秘密档案,超过东德总人口的1/3。
电影外的延续:“这不是别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
电影《窃听风暴》不是潘多拉盒子的继续,导演多纳斯马克将温暖出人意外的放在了那个窃听者身上。
这个一出场就冷血无比的史塔西特工基尔德·维斯莱尔,负责监听异议知识分子们的言行。他24小时监听一位剧作家和他妻子、一位著名女演员的生活。他们的苦难、软弱和对爱与自由的盼望,终于打动了他。一天,他偷走这位作家的诗集,躺在孤零零的沙发上,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们头顶干净的天空”,生活在沉没,鸽子仍在飞翔。
维斯莱尔开始想尽办法掩护这位作家躲过一次次搜查和迫害。1989年后,作家遇见前文化部长,他天真的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被监听,我却没有被监听呢?部长说,你怎么知道没有,你的全部生活包括每一次做爱,我们都知道。作家被震惊了,他最终在“高克管理局”查到了那位窃听人员的资料,并将自己的新书题献给他。
窃听,改变了一个秘密警察的价值观。在电影中,专制政府的大规模窃听有两个本质,之一是冒充上帝,它需要窃听它的公民,把国家打扮成那个至高无上的神;窃听的另一个本质是对新闻自由的替代——政府既对它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充满了恐惧,也对新闻自由充满了敌意,它的如意算盘是窃听一万个人,就可以少办一张报纸。
电影中,知识分子的挣扎和对自由的向往打动了维斯莱尔,他最终背叛了自己的体制。但现实中,扮演维斯莱尔的演员乌尔里希·穆埃的妻子,曾经就是史塔西的告密者。“这不是别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穆埃说。
史塔西博物馆的馆长曾拒绝了导演多纳斯马克拍摄的请求。这位馆长说,因为剧本根本不符合事实——在史塔西几十年的历史中,像维斯莱尔那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对不起,一个都没有”。
漫长的1984:东德窃听风暴
1990年的1 月 16 日,成千上万的东德民众如决堤洪水,从40余处入口涌进国家安全部的大院。他们高喊着“史塔西滚蛋”,把负责国内监视与窃听行动的办公室砸个稀烂,把浩瀚的文件和档案从窗户抛出去,铺满了大街。
成立于1950年2月的东德国家安全部,德文简写为“Stasi”,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史塔西”。
“在民主德国的生活中,没有一块空间是史塔西所不能间接、或者在‘政治操作下的合作’形式中直接参与。”在柏林墙倒塌前的约30年里,东德平均每天有8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罪名被逮捕。
16年后,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以1984年的东柏林为时代背景,每一次开头字幕出现的是“公开化无处不在”。这个“公开化”,意味着公民的隐私完全暴露在当局的视野中。秘密警察监控着全东德的百姓,他们的任务就是窥探“他人的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收集情报并分化瓦解可疑的组织。
原东德国安部副部长沃尔夫,在电影获奖后不久去世。沃尔夫在自传中说,他的理想是通过社会主义,使德国永不再重蹈纳粹的覆辙。如今虽然失败了,他说他依然怀着如此的信仰。在这话的背后,是东德国安部的8万5千名特工。它甚至监控了1800万人中的 600万。它的线民人数,令人恐怖的接近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
无处不在的史塔西:“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
德国统一后,国安部的全部窃听档案,移交给新成立的“高克管理局”,开放给所有公民查阅。这些监控资料一本本铺开,有足足1000公里长。
然而超过600万次申请,也掀开了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潘多拉的盒子。无数人发现自己的同事、朋友、律师和医生都是国安部的告密者。整个社会以极大的勇气,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打击。一对夫妻双双自杀,因为他们发现彼此都向秘密警察出卖对方。这也是小说《1984》预言的结局:“在遮荫的栗树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
在如今的“史塔西”博物馆,展示了当时用于监视和窃听的物品与技术,包括隐藏窃听器和照相机、监视电线线路、便于夜间拍摄的隐藏式红外线设备和隐藏武器的容器(如装有来福枪的手提箱)等等。
陈列品上方,史塔西的标语是“WIR SIND UBERAL”(我们无处不在)。
尽管史塔西的建立是师从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但它也继承了纳粹时期盖世太保的经验和工作态度,以缜密和严谨作风,将监视监听工作“科学化”到极致。各种技术和设备,其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从纽扣、水壶,到木棍、垃圾桶,甚至钢笔,监听监视设备无孔不入。
秘密警察监控的范围不单单是“敌对势力”的政治活动,从男女间的调情,到每星期倒几次垃圾,在超市买了何种口味的香肠都被记录在案。
至1989年,东德有约600万人被建立过秘密档案,超过东德总人口的1/3。
电影外的延续:“这不是别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
电影《窃听风暴》不是潘多拉盒子的继续,导演多纳斯马克将温暖出人意外的放在了那个窃听者身上。
这个一出场就冷血无比的史塔西特工基尔德·维斯莱尔,负责监听异议知识分子们的言行。他24小时监听一位剧作家和他妻子、一位著名女演员的生活。他们的苦难、软弱和对爱与自由的盼望,终于打动了他。一天,他偷走这位作家的诗集,躺在孤零零的沙发上,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们头顶干净的天空”,生活在沉没,鸽子仍在飞翔。
维斯莱尔开始想尽办法掩护这位作家躲过一次次搜查和迫害。1989年后,作家遇见前文化部长,他天真的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被监听,我却没有被监听呢?部长说,你怎么知道没有,你的全部生活包括每一次做爱,我们都知道。作家被震惊了,他最终在“高克管理局”查到了那位窃听人员的资料,并将自己的新书题献给他。
窃听,改变了一个秘密警察的价值观。在电影中,专制政府的大规模窃听有两个本质,之一是冒充上帝,它需要窃听它的公民,把国家打扮成那个至高无上的神;窃听的另一个本质是对新闻自由的替代——政府既对它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充满了恐惧,也对新闻自由充满了敌意,它的如意算盘是窃听一万个人,就可以少办一张报纸。
电影中,知识分子的挣扎和对自由的向往打动了维斯莱尔,他最终背叛了自己的体制。但现实中,扮演维斯莱尔的演员乌尔里希·穆埃的妻子,曾经就是史塔西的告密者。“这不是别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穆埃说。
史塔西博物馆的馆长曾拒绝了导演多纳斯马克拍摄的请求。这位馆长说,因为剧本根本不符合事实——在史塔西几十年的历史中,像维斯莱尔那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对不起,一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