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唱响大中原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锻造了一大批“河南制造”的农产品品牌。除了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知名农业企业和品牌,还有双汇、雏鹰、牧原、众品、伊赛等一大批知名畜牧业企业和畜产品品牌。
  40年来,河南畜牧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畜产品加工快速扩张,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畜牧业总产值达2425.8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65%,居全国第一位,畜牧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2016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667.7万吨、422.8万吨、320.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二、第四位;猪、牛、羊、禽等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饲养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第四、第二位,外调生猪2250万头、肉类148.48万吨,有力保障了全省乃至全国畜产品的有效供应。
  河南畜牧,全国领先
  地處中原的河南气候温和,宜于动物繁衍生息,800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畜牧业;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有多达1000余头牛和猪的遗骸堆积,表明7000多年前猪牛已被农民驯化。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如今河南畜牧业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全省经济版图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畜牧业从家庭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规模化养殖到产业化发展,再从产业化发展到转变生产方式,不仅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推动了河南食品工业、肉食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河南按照“强猪、壮禽、扩牛、增羊”的结构调整思路,全力打造出了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产业化集群,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格局。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完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强化畜牧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畜牧标杆培育畜牧龙头,增强活力重创新,规范行政抓法制,管控风险保安全,让河南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奋力跨越,呈现出鲜明的河南发展特色。
  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规模养殖为载体,着力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省生猪、肉鸡、蛋鸡和奶牛规模比重分别达86.8%、98%、78.9%和90%。其中,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比重比全国平均高17个百分点。全省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最大单场养殖规模分别达300万只、100万只、2万头、1万头、6万只,居全国领先水平。
  优质草畜发展势头持续良好。在稳定生猪家禽产业的同时,大力加快优质草畜产业发展,肉牛、奶牛等优质草畜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奶业发展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据统计,2017年新增肉牛26.9万头,新增牛肉加工能力5万吨、乳制品加工能力20万吨;全省粮改饲面积215万亩,为优质草畜发展提供了优质饲草保障。
  产业化水平整体提升。坚持链式发展理念,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集群,提升畜牧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全省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232家,生猪、家禽、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8400万头、11.1亿只、124万头,乳制品年加工能力达300万吨。初步形成了以双汇、牧原为重点的生猪产业化集群,以华英、永达为重点的家禽产业化集群,以科尔沁、恒都为重点的肉牛产业化集群,以花花牛、蒙牛、伊利为重点的奶牛产业化集群。其中,牧原公司2017年累计销售生猪723.7万头,同比增长132.4%;实现营业收入100.42亿元,同比增长78%。
  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全省创建生态畜牧业示范市、示范场分别达5个、1700多个,有机肥生产能力达467万吨,建设粪污储存场600万平方米、粪尿贮存池1240万立方米,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4950个。实施粪污资源化试点项目,总结提炼了一批粪污治理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河南生态畜牧业建设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场会上,河南还作了典型发言。
  “猪司令”,成为“河南首富”
  秦英林,从饲养22头生猪起家,先是成为南阳市内乡县养猪大户,后成立牧原公司,直至2013年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1个参股公司,年出栏生猪已超100万头,并成为国家级原种猪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出口猪肉备案养殖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胡润富豪榜中,秦英林一举摘得“河南首富”。
  事实上,生猪饲养一直河南的主导产业,像牧原公司一样的大小生猪饲养场数以万计。河南作为全国的生猪大省,年生猪饲养量超过1亿头,连续多年居全国前两位。同时,河南也是生猪外调大省,年外调量超过2000万头。2017年,全省生猪存栏4390万头,出栏6220万头,均居全国第二位。
  说生猪是主导产业,一是产值大。2016年生猪业产值约1242亿元,占牧业产值近48%。二是规模程度高。拥有年出栏5万头以上养殖场60个,其中年出栏100万头以上企业2个(牧原、雏鹰)。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62%以上,比全国平均高17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强。漯河双汇、南阳牧原、郑州雏鹰、许昌众品等企业已发展成为产业巨头。其中,双汇集团2013年以71亿美元成功收购世界最大生猪养殖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集团,成为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牧原公司于2014年在中小板上市,已在全国13个省份建设养殖基地80多个,2017年出栏生猪724万头,仅次于广东温氏,居全国第二位,年营业收入100.42亿元。雏鹰农牧集团于2010年在中小板上市,已在河南、内蒙古、吉林完成年出栏1000万头生猪的产能布局,2017年出栏生猪362万头(含投资场出栏100万头),年营业收入91亿元。四是设施水平高。目前,全省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养殖场基本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温度、湿度和有害气体等的环境控制。牧原公司出栏一头猪平均用水量仅为全国同行的1/3,其自主研发的猪舍内部恒温系统使猪舍在冬季靠猪自身产生的热量达到适宜的环境温度,无须加热设备,节水节能环保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五是开放程度高。目前,新大公司、谊发公司和银发公司分别与法国、德国和美国开展了种猪育种深度合作,有力推进了河南养猪行业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有效对接。六是融合步伐快。雏鹰农牧集团利用互联网打造的养猪服务平台——新融农牧,已入驻养殖企业200多家、上下游企业200多家、金融机构11家,年交易额达10亿元。2016年,公司收购沙县小吃集团近50%的股权,通过约6万家沙县小吃店销售肉制品。众品公司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鲜易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鲜食品B2B电商交易平台,年交易额已突破100亿元,2017年,众品公司营业收入达225亿元。   “永达鸡”,铸就“航天品质”
  为什么河南永达食业集团的鸡肉能成为航天员专用食品呢?据永达公司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航天员在轨停留时间延长、需要丰富产品种类以及太空环境条件的消化吸收、营养转化等因素,经过197次反复试验,永达公司先后研发的数百种航天员食品,全部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进入航天员食谱库。
  河南永达食业集团是一家集“肉种鸡繁育、饲料生产、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熟制品生产、鸡骨素调味品生产、冷藏配送、商业连锁、国际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化大型农牧企业,肉鸡生产不仅是它的拳头产品,一定意义上也代表着河南禽业的发展水平。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禽业大省,禽蛋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两位。2017年,全省家禽存栏量、出栏量分别为6.5亿只、9.7亿只,禽肉产量127.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
  全省家禽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肉鸡、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98%、78.9%,规模以上养殖场均实现了智能化温度控制。
  在肉禽生产上,全省拥有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禽养殖场894个,其中50万只以上26个。双汇集团、华英集团、大用集团、永达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品远销日、韩、欧盟、大洋洲、美国和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河南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其中,双汇集团和日本火腿集团合作建设的年产5000万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已建成投产,最大单场规模达300万只,项目设施设备和工艺流程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永达集团、大用集团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启动“中央厨房”项目,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华英集团禽肉制品成功打入欧盟市场,2017年新增羽绒加工出口业务,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在蛋禽生产上,全省拥有存栏1万只以上蛋禽养殖场3257个,其中20万只以上13个。柳江禽业存栏蛋鸡260余万只,跻身全国蛋鸡企业20强,其鹤壁养殖基地单场存栏蛋鸡达100万只。2015年以来,北京德青源先后在河南林州、西平、方城、禹州、洛宁、卢氏等地实施了“云养殖”项目和“金鸡”项目,计划投资13.9亿元,项目设计蛋鸡存栏720万只、种鸡30万套,并配套建设饲料和蛋品精深加工生产线,目前已建成投产276万只,年可产高品质鸡蛋6亿枚。
  “夏南牛”,育出“黄金产业”
  夏南牛,是河南自己培育出来的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也是世界第73个牛品种。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没有肉牛品种的空白,开创了中国培育肉牛品种的先河,是中国肉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夏南牛饲养周期短、生长发育快、易育肥、产肉率高,经济效益高,深受育肥牛场和广大农户的欢迎。而且夏南牛肉质脂肪少、纤维细、肉色纯、口感好,适宜生产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被畜牧专家誉为“哞哞”叫的黄金产业。
  肉牛业经济容量大,带动能力强,不仅关乎国人的菜篮子,而且还支撑着饲料、皮毛、动物保健等其他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最具潜在竞争力的产业。河南高度重视牛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着力推进,牛饲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2017年,河南牛存栏量、出栏量分别为372.7万头、233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位。全省拥有年出栏2000头以上养殖场37个,其中年出栏1万头以上3个,最大规模养殖场年出栏2万头。全省年屠宰加工肉牛5万头以上的企业8家,年屠宰加工90万头,屠宰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全国十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中,有4家均在河南投资建厂,分别是南阳科尔沁(年屠宰能力10万头)、开封皓月(年屠宰能力10万头)、驻马店恒都(年屠宰能力10万头)、焦作伊赛(年屠宰能力16万头)。焦作伊赛牛肉专营店已达1800余家,产品在国内高档牛肉市场占有较高比率。驻马店恒都肉牛养殖单场规模达2万头,其投资建设的夏南牛产业园实现了对皮毛骨血等副产物的精深加工利用,极大提高了产业价值链。南阳科尔沁立足新野县生产基地,近两年又在卢氏、民权、洛宁加快扩张,基础母牛存栏量发展到1.3万头,构建了甜玉米种植、母牛繁育、规模育肥、屠宰分割、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为河南畜牧业三产融合发展探索了路子。目前,以南阳科尔沁、驻马店恒都、焦作伊赛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10个重点肉牛产业化集群初具规模,区域优势初步显现。伊赛集团还与白俄罗斯两家国营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签订了贸易投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每年从白俄罗斯进口牛肉1万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河南新澳、恒都等企业已取得澳牛进口资质,积极开展澳牛进口,抢占国内牛肉中高端市场。
  除了发展肉牛产业,近年来,河南奶牛业也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正在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2016年,全省奶牛存栏99万头,牛奶产量336.6万吨,分别居全国第六位和第四位。拥有存栏1000头以上奶牛场50个,其中存栏5000头以上7个。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33家,乳制品加工能力近300万吨,年产值超过百亿元,产品主要为液态奶。
  养羊业在河南也是高歌猛进。羊饲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四位(前三位是内蒙古、新疆、山东)。2017年,羊存栏量、出栏量分别为1682万只、2145万只,羊肉产量26.1万吨。全省年出栏1000只以上养殖场由2011年的207个增长到388个,增幅达87%。其中,年出栏1万只以上养殖场22个。
  高质量发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40年的发展,河南肉牛、生猪、家禽、肉羊饲养量分别位居全国领先水平,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跨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河南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了力量。
  河南省畜牧局局长王承启表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河南畜牧业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质量兴牧、绿色兴牧、品牌兴牧、效益优先,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畜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全面开启新时代河南畜牧业发展新征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畜牧业将以重构新型种养关系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发展优质草畜,稳定发展优质猪禽,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建设一批蛋鸡、肉鸡、肉牛、奶牛、肉羊等标准化养殖场,调优产品市场供给结构,积极培育畜牧产业化集群,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积极培育“豫产”特色畜产品品牌;以实施涉牧民生实事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生态建设;以落实防疫新政策为重点,推进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以夯实责任为重点,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市、安全县示范创建,探索完善从养殖到屠宰全过程监管模式,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目标顺利实现提供坚强保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粮猪安天下”。畜牧业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关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保障有效供给、增加農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南畜牧人一定会更加再接再厉,肩负起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谱写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利于人们健康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发展绿色食品已具备深厚的市场需求。  按照农业农村部确定的2018年关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的市场影响力,提升绿色食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力争让绿色食品品牌家喻户晓,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2018年4月确定为绿色食品宣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區,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河南省泌阳县高店乡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深入贯彻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方略,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  高店乡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城西南10公里,唐、桐、泌三县接合部,距信
期刊
小麦穗发芽,是个突发性、毁灭性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发生多次。一旦发生,损失惨重。  根据以往多次观察,小麦进入黄熟期后,如遇到高温、烈日干燥天气,就很快“勾头炸芒”,进入枯熟期,这就叫“麦熟一晌”,麦子缩水变干。这时如果天气骤变,连续几天阴雨,或小雨不断、空气潮湿无风,就是小麦穗发芽的物候条件。大田感受是:麦穗由黄变暗,第三天麦芽露出颖壳,麦田由黄变白(芽色),第四天白芽变绿。这样,即将到手的
期刊
南阳主产小麦,农民非常重视小麦的播前整地,传统经验是“深耕细耙、上虚下实”,这样可以保存表墒和底墒。播种时就能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苗全苗壯。深耕可以加深根系活动层蓄水保肥,在小麦生育期间,通过根部吸收,源源不断地供应水分和养分。农业机械作业应深犁翻耕,旋耕、钉耙相结合。如果只旋耕不深耕、只旋耕不钉耙,就无法达到深耕细耙、上虚下实的质量要求。小麦收后播种晚秋作物(玉米、花生、大豆等)必须赶季节、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指路领航,讲清了工作重点和实现的方法途径,讲清了河南的地位和责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用心体会总书记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的深切牵挂、对农民的真情厚爱,对总书记的囑托从整体上去理解、从重点上来把握、从贯通中求深化、从落地上做文章,不忘初心、不忘根本,强
期刊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目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突出“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抓住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努力完成各项脱贫任务。  一、基本情况   木桐乡位于卢氏县西北部,距县城62公里,北与灵宝市朱阳镇毗邻,南与徐家湾乡毗邻,西与洛南县灵口镇接壤,素有“卢氏小西藏”之称。全乡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76个
期刊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
期刊
家乡很美,变化很大,一直以来,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写她。曾经的老师,如今身为商城县汪岗镇副镇长的杨绪祥见到我,总会说:“学生,有机会给汪岗也写写啊。”也许是太熟悉了,也许是各方面都做得太好了,不知从哪下笔为好。  这次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信阳采访行第二站走进商城县,其中要采访的一个点就是我的家乡汪岗,我决定借此机会写一写。  虽在郑州上班,但经常回去,大都因为工作原因顺道。有时候,本地的同学、外地的朋
期刊
麦收前夕的5月24日至26日,在河南省封丘县、永城市、信阳市平桥区,中国科学院STS(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接受了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的小麦现场测产。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跃进介绍了测产结果:“项目示范的减肥增效技术产品在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轮作方式上效果明显。”  据悉,“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项目由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造就更多乡土人才。2013年开始,上海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试点工作,针对农民“痛点”开展需求调研,精准培育,至今已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539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以往的农技培训有何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通过政策扶持和职业保障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  上海市金山区施泉葡萄园内的葡萄宛如一串串碧玉,青翠欲滴。看着丰收的场景,基地负责人卢玉金心里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