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控制及技术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物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相应促进了智能化建筑发展。因此在施工建设期间必须注重建筑消防问题,特别表现在智能化消防系统建设方面。通过该系统可以显著提升建筑火灾防御能力。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控制及技术应用,介绍了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按照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控制;技术应用
  建筑火灾会对建筑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在施工建设期间没有注重质量控制,居民在建筑使用期间所存在的违规行为等都会导致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在建筑现代化设计理念中比较注重消防设计的重要性,科学设计消防系统能够预测建筑物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灾问题,减小火灾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在现代建筑中开始大量使用智能化消系统,也相应提升了系统自动化发展。
  1、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
  此次研究所分析的智能报警系统在消防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有效预测和警示火灾隐患和事故。此项系统通过先进技术工艺管理和控制建筑消防问题,加强消防报警实时性。对于建筑消防系统来说,应用智能化报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预警建筑火灾隐患,及时以报告形式出示监测信息,并且反馈到消防中心,按照数据库分析结果可以为消防中心提供处理对策,并且按照建筑物内部火灾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建筑内部建设智能化消防报警系统可以提升火灾预报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及时有效控制建筑火灾隐患并做出预警处理,消防技术人员在接到警报之后可以技术控制火灾,缩小火灾蔓延范围。
  2、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项目当中,消防电气设备主要包括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其中,自动报警器和传感器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深入了解和掌握建筑内部火灾情况,之后利用通讯系统及时传递火灾情况,由中央控制器发出警报,通知建筑内部人员撤离。然而消防智能报警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也暴露出系统稳定性不足等较多问题。由于报警系统在运行期间需要借助电子信号传递方式实现,系统无法高效处理信息,这样就导致报警系统存在信息误差问题。其次,由于消防智能报警系统建设成本比较高,并且对于系统性能以及安装等方面要求比较高,以上内容也会增加系统建设成本。
  3、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技术应用分析
  3.1火灾探测器探测报警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必须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执行,利用总线将火焰探测器,烟气感知探测器,温度感知探测器等布设在建筑各个部位,这样能够对不同类型火灾隐患进行探测,并且及时将火灾险情上报给控制中心。在选择火灾探测器时应当满足以下规范。在火灾初期产生烟气和热度,且无火焰辐射区域则应当选择烟气探测器;对于火灾发展速度快,且产生大量烟气、热度,且存在火焰辐射区域则应当选择烟气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组合方式;当火灾发展速度快,且火焰辐射强,则需要使用火焰探测器。
  3.2手动报警技术
  在建筑防火分区内设置手动报警按钮,邻近两个手动报警按钮距离应当小于25m。在出现火灾之后,管理人员可以按下手动報警按钮,并且向控制中心发送火灾所在位置,此时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以进行联动灭火处理。
  3.3室内消火栓系统联动技术
  在发生火灾之后,管理人员使用消火栓系统进行灭火处理,并且按下消火栓按钮,此时报警主机会接收到报警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联动程序开启消防泵。在控制中心通过多线可以直接启动联动控制台。
  3.4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
  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主要是湿式系统,其主要构成为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组,闭式喷头,供水管网以及末端试验装置等。在系统管网当中存在额定压力水。如果某区域出现火灾情况,将会导致水喷淋头在达到额定温度之后会出现爆破现象,流出的水可以直接灭火。在水压和水流驱动下能够使水流指示器和湿式报警阀发出报警信号,还能够同步开启喷淋泵,持续性喷水灭火。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能够有效提升灭火防控机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经济性较高,便于检修和维护,全面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在实际应用期间需要将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的运行温度控制在37℃左右,管网工作压力控制在1.2MPa。
  3.5电梯消防系统
  在火灾发生之后,按照火灾探测器所发出的信号,消防控制主机会按照预先设置的联动程序将火灾区域电梯降低至首层,并且停止客机运行,通过监视模块可以将电梯降落情况发回至报警主机。
  3.6排烟、送风系统联动
  在火灾发生之后,按照火灾探测器所发出的信号,消防控制主机会及时启动火灾区域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及时将火灾区域内烟气排放出去,并且确保在疏散通道形成正压环境,避免烟气再次进入建筑内部,提升人员疏散安全性。
  3.7非消防电源、暖通系统联动
  按照火灾探测器所发出的信号,消防控制主机会按照预先设置的联动程序强制切断火灾区域内非消防电源和暖通系统,避免引发电气火灾事故。通过监视模块可以将电源切断情况发回至报警主机。
  3.8防火卷帘系统
  在建筑上下两层贯通开口处设置防火卷帘,并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接,将上下两层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控制在2km2;在楼道主入口安装自动感应防火玻璃门,这样不会对防烟楼梯间封闭前室产生影响。将建筑内部划分为200m2的内部小防火区域,并且使用实体砖墙实现防火隔离,将火灾情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发生火灾之后,防火通道上卷帘门烟气感知探测器会发出警报,由系统直接将卷帘门下降至地面1.7m位置,不仅能够起到挡烟效果,还能够便于人员疏散。卷帘门温度感知探测器发出警报由系统直接将卷帘门下降至地面,以此起到防火隔离效果。
  3.9消防疏导系统
  按照火灾探测器所发出的信号,消防控制主机会按照预先制定的人员疏导方案,开启火灾广播系统,集中对火灾发生区域进行险情疏散广播,通过声光控制报警系统能够发出声光信号,系统启动之后能够指导内部人员安全有序疏散。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中建设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物在发生火情之后,探测器会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所以在整个系统中必须充分发挥出火灾探测器探测、手动报警、室内消火栓系统,排烟、送风系统,电梯消防系统,非消防电源、暖通系统联动,防火卷帘系统以及消防疏导系统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提升消防智能报警系统灵敏度,正确预测和预报建筑内部火灾险情,以免对建筑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提升促进建筑消防智能报警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魏烁.探讨基于智能家居的室内消防报警联动系统的实现和意义[A].中国消防协会.2018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消防协会:中国消防协会,2018:3.
  [2]刘孝赵,王成.基于LM3S9B96的无线智能楼宇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7,45(11):2306-2309.
  [3]卜先明,刘琼.大型综合商业建筑消防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7(16):156.
其他文献
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主城区规模日益扩大,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赵都+绿网”、“文化+绿化”的城市主题和“中轴线、棋盘路、穿城河、行道树、游园绿化+雕塑”的城市特色更加凸现,初步奠定了城市大发展的格局。    立足长远发展拓展城市空间    “十五”时期,是邯郸市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
201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标志着电力体制改革正式重新启动,并真正步入“深水区”.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和
期刊
为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推动工业通信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培育发展工业通信业
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会影响到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所以,在这过程中,做空中国必然会发生……  不久前,记者在新光天地采访了一位曾经历过东南亚危机的华裔商人普里乌(化名)。20多年前,他是泰国较为著名的股票投资家,而现在,他是一家面包店的老板,当被问及是否会参与中国股市时,他坚定地告诉记者:“NO”。  在他看来,近10年的中国经济变化太大,放眼全球,仅以硬件设施而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不输
人脸识别即利用图像采集设备扫描到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项技术,旨在利用科技更加快速、高效、便捷的进行身份识别,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去提高警察抓捕罪犯的速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成了前行于2008年寒冬中的人们相互慰藉的流行语。冬天是寒冷而萧瑟的,金融业的寒冬更充满着失望与挣扎,但是,人们仍抱着冀盼,充满信心迎接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得到飞速发展,创新一词被提上大学生学习的日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现许多高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
贝卡一行终于登上了神秘的谜之岛,他们首先来到了气势磅礴的历史长廊,据说只要通过时光机进入这里,便能看到诸多古人的谜语故事,这些故事集多人之智慧精华,如果能到其中一览,肯定获益匪浅,为以后的探险之路增加许多有用的经验。贝卡率先跨进了时光机,时光机开始运转——  还记得王冕放牛的故事吗?  王冕是元朝末年的一位大画家,绍兴诸暨人,他是中国花鸟画名家,以画梅花最为著名。但王冕不是出身于什么书画名门世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
期刊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适合工程认证标准的应用型人才是各工科高校的新形势、新趋势,本文结合近几年学院的工作经验,从主要矛盾、财政支持政策及实现资源依赖三个方面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