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谭元春作为明竟陵派的代表人物,以“幽深孤峭”的为文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然而其部分游记却写的洒脱自如,于“幽深孤峭”之余呈现出“轻巧倩丽”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谭元春 ;《游南岳记》;轻巧倩丽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08-01
明代中后期的竟陵派以“幽深孤峭”的特点对公安派的“性灵”说进行了继承与再阐释,其典型代表“锺谭体”也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谭元春的散文不仅局限于“幽深孤峭”的风格,还在寄情山水之时多了一丝轻灵与遗世独立的洒脱。其《游南岳记》便体现出了“文人之文”的“独抒性灵,轻巧而倩丽”的特点。[1]
《游南岳记》全文洒脱而蕴藉,作者吟咏性情、畅抒胸臆、文笔如心语流泻而出。文章之“轻巧倩丽”毫无斧凿之工,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坦率性情,灵动自然。作者于开篇即说“善游岳者先望,善望岳者,逐步所移而望之”,强调游览之前要先善于“望”,将主观情感投射到客观物体之上,对其进行观念中的理解与亲近,然后再慢慢体会其“妙”;结尾处与开篇所述遥相呼应,“善辞岳者,亦步回首而望之”,强调游览完毕之后依然要深切凝望,以求物我和一的理想境界,追求将自我融合于大自然中的消失感。谭子是“为情而造文”,将即目所见纳入“心目”的视域范围进行审美与通悟,达于内心之后组织为文辞形象,准确而含蓄的表达出来。如观祝融峰顶之云海幻冥,动之而“不能言”, 行至蔽翳林间“卒不能发一言”,似直抒胸臆却有“言不尽意”之妙。文中所写景物以作者的心境和观感情趣为指引详略布衣,也体现着其为“情”牵引着的行文思路。
第二,美景幻妙,瑰丽动人。追求奇趣,是晚明文坛的风气,谭元春在此也表现出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飒然古松、洗人新叶、乱石闲花、如帘倾水、亭阁岭岩、廊桥泉流、瘦僧院扉,相映成趣。作者忠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注重审美过程的真实性、经验性,似灵感的突发,不待侍度。作者每至一处,景物都表现出参差错落的独特美,使山水云石各显其妙,又互相补充为一个声、色、情并茂的艺术佳境。“谭元春的文字表达能力确有过人之处,寻常事务以不寻常的方式来表现,或特殊的比喻,或特殊的想象,或特殊的遣词造句,使人得到一种新鲜感,奇特感。”[2]
第三,幽寂朦胧,独成一格。作者追求在精神世界中纵情遨游的孤寂与恣肆,不愿步趋前人,而要独辟蹊径,追求他人未至的山情水态,描情绘物,发现他人忽略的风貌情神。所谓“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谭子以新奇怪异为贵,弃旧趋新,眼中之景便有了不落窠臼的特性。虽全文简约精警,但仍能找到细碎而独成一体的“幽寂”单元。“明日又雨,登峰者危之。驱车而上,不雨……若与晴逐者”,很好地表现出了他追求的独特与不凡。文中关于“雨”的表述常常结合着作者的游览心境,于幽静之极、心静之极的时候点缀细雨朦胧的意境美,营造出与世隔绝的狭小空间。因为景观是渗透了情感的景观,情感是因山水而触发的情感,作者会根据心境有意识的选择观赏的山水和景物,再通过移情入景创造隽永的意境。于是山水成了作者之品格与气质的山水,生发出和谐而纯粹的美感。
第四,禅味深远,人境交融。作者不仅心醉于自然之美,还勾勒出不少的寺庙、老僧等意象,与作者的游览历程亦步亦趋,虽寥寥数笔,却含蓄蕴藉的渗透出淡雅的禅味,使山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价值。有时作者会迷失在自然美景中,“忽得来时路”、“与来路莫辨”或者“望昨所为诸峰皆不见”,气氛神秘而不诡异,文质隐秀而不突兀,读来曲折而不艰涩。
第五,语言上体现出精致简短、善于锤炼的特点。如“久之,云动。有顷,后云追前云不及,遂失队。万云乘其罅,绕山左飞,飞尽,日现,天地定位,下界山争以青翠供奉,四峰皆莫能自起,远湖近江,皆作一缕白”,句式灵活多变,读来节奏感强,音节急促,利于表达云海急速变换的奇特效果,体现出了时间的流动性和动态的延续性。又如“须弥而上,向背高低不一,沙边有石,石隙有泉,泉旁有壑,壑下复有奔响,响上有树,树间有花草,青红光光中,又有飞流杂波,流急处有桥,桥上下皆有阴,阴内外有幽鸟啼”,顶真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如贯珠帘,又分明简洁精准的描绘出了山水树桥、流水鸟啼的丰富画面,立体而生动。本为毫无特色的自然景物,在谭元春笔下却尤为灵动活泼、新奇而和谐。
文章游览前和游览毕呼应了一句“谭子怅然”,应非偶然。纵奇景感人,作者仍无法摆脱其“怅然”情绪,除了“渌口望雨”与“山门望月”的“皆不见”和“似知春尽”的“即景之怅”,应该还有一层“心境之怅”作为作品的底色弥漫在作者心中。这种“怅然”可能来源于对时代和社会的不相容感,也可能来源于其与生俱来的冷峻气质。游记文章虽为寄情山水之作,但古代“文以载道”的传统仍会影响文人主体在不自觉间流露出一些济世情怀,然而除却两句“怅然”,作者并未对这种情绪做过多的渲染,而是注目于景物之奇美却未见到此类倾向,大概是故意为之,以表达退守的心境和遗世独立的追求。
传统文人在面对无法摆脱的纷繁世事的时候,往往寄情于自然。或假意隐居,牢骚满腹;或退避时代万象,孤独自守。前者心境躁动,蓄势待发;后者心如止水,封闭阴沉。但无论是哪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重视,大概都与类似本文之心境有一些关联。晚明的政治黑暗与社会动荡给知识分子以寄情山水寻求自我解脱的社会大背景,政治空间的狭窄换来了社会生活的广阔。他们寄情山水,转向人的内心,以“童心说”作为哲学基础向内转,由社会转向自然,由自然转向自我,探求人心在自然中的本真与性情。在特殊社会环境中,“一些士人走向了任情纵欲,一些士人走向了怡情自足,一些士人走向了求知考察,一些士人兼而有之……”[3]。谭元春便属于最后一种当中特立独行的一派,退出纷繁杂乱的世事,沉浸于个人主观世界营造的氛围中,以灵动自然的笔触传达寄情山水的心境。纵然追求奇僻诡谲的自成一家,但作者仍书写出了“幽深孤峭”之余的“轻巧倩丽”,不失为表达作者性情之佳作。
注释:
[1]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开场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6.,第5页
[2]吴承学 《晚明小品研究》,[M],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7, 第183页
[3]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第237页
作者简介:康馨,女,汉族,(1992,01,08—)籍贯:内蒙古包头市,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关键词:谭元春 ;《游南岳记》;轻巧倩丽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08-01
明代中后期的竟陵派以“幽深孤峭”的特点对公安派的“性灵”说进行了继承与再阐释,其典型代表“锺谭体”也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谭元春的散文不仅局限于“幽深孤峭”的风格,还在寄情山水之时多了一丝轻灵与遗世独立的洒脱。其《游南岳记》便体现出了“文人之文”的“独抒性灵,轻巧而倩丽”的特点。[1]
《游南岳记》全文洒脱而蕴藉,作者吟咏性情、畅抒胸臆、文笔如心语流泻而出。文章之“轻巧倩丽”毫无斧凿之工,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坦率性情,灵动自然。作者于开篇即说“善游岳者先望,善望岳者,逐步所移而望之”,强调游览之前要先善于“望”,将主观情感投射到客观物体之上,对其进行观念中的理解与亲近,然后再慢慢体会其“妙”;结尾处与开篇所述遥相呼应,“善辞岳者,亦步回首而望之”,强调游览完毕之后依然要深切凝望,以求物我和一的理想境界,追求将自我融合于大自然中的消失感。谭子是“为情而造文”,将即目所见纳入“心目”的视域范围进行审美与通悟,达于内心之后组织为文辞形象,准确而含蓄的表达出来。如观祝融峰顶之云海幻冥,动之而“不能言”, 行至蔽翳林间“卒不能发一言”,似直抒胸臆却有“言不尽意”之妙。文中所写景物以作者的心境和观感情趣为指引详略布衣,也体现着其为“情”牵引着的行文思路。
第二,美景幻妙,瑰丽动人。追求奇趣,是晚明文坛的风气,谭元春在此也表现出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飒然古松、洗人新叶、乱石闲花、如帘倾水、亭阁岭岩、廊桥泉流、瘦僧院扉,相映成趣。作者忠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注重审美过程的真实性、经验性,似灵感的突发,不待侍度。作者每至一处,景物都表现出参差错落的独特美,使山水云石各显其妙,又互相补充为一个声、色、情并茂的艺术佳境。“谭元春的文字表达能力确有过人之处,寻常事务以不寻常的方式来表现,或特殊的比喻,或特殊的想象,或特殊的遣词造句,使人得到一种新鲜感,奇特感。”[2]
第三,幽寂朦胧,独成一格。作者追求在精神世界中纵情遨游的孤寂与恣肆,不愿步趋前人,而要独辟蹊径,追求他人未至的山情水态,描情绘物,发现他人忽略的风貌情神。所谓“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谭子以新奇怪异为贵,弃旧趋新,眼中之景便有了不落窠臼的特性。虽全文简约精警,但仍能找到细碎而独成一体的“幽寂”单元。“明日又雨,登峰者危之。驱车而上,不雨……若与晴逐者”,很好地表现出了他追求的独特与不凡。文中关于“雨”的表述常常结合着作者的游览心境,于幽静之极、心静之极的时候点缀细雨朦胧的意境美,营造出与世隔绝的狭小空间。因为景观是渗透了情感的景观,情感是因山水而触发的情感,作者会根据心境有意识的选择观赏的山水和景物,再通过移情入景创造隽永的意境。于是山水成了作者之品格与气质的山水,生发出和谐而纯粹的美感。
第四,禅味深远,人境交融。作者不仅心醉于自然之美,还勾勒出不少的寺庙、老僧等意象,与作者的游览历程亦步亦趋,虽寥寥数笔,却含蓄蕴藉的渗透出淡雅的禅味,使山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价值。有时作者会迷失在自然美景中,“忽得来时路”、“与来路莫辨”或者“望昨所为诸峰皆不见”,气氛神秘而不诡异,文质隐秀而不突兀,读来曲折而不艰涩。
第五,语言上体现出精致简短、善于锤炼的特点。如“久之,云动。有顷,后云追前云不及,遂失队。万云乘其罅,绕山左飞,飞尽,日现,天地定位,下界山争以青翠供奉,四峰皆莫能自起,远湖近江,皆作一缕白”,句式灵活多变,读来节奏感强,音节急促,利于表达云海急速变换的奇特效果,体现出了时间的流动性和动态的延续性。又如“须弥而上,向背高低不一,沙边有石,石隙有泉,泉旁有壑,壑下复有奔响,响上有树,树间有花草,青红光光中,又有飞流杂波,流急处有桥,桥上下皆有阴,阴内外有幽鸟啼”,顶真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如贯珠帘,又分明简洁精准的描绘出了山水树桥、流水鸟啼的丰富画面,立体而生动。本为毫无特色的自然景物,在谭元春笔下却尤为灵动活泼、新奇而和谐。
文章游览前和游览毕呼应了一句“谭子怅然”,应非偶然。纵奇景感人,作者仍无法摆脱其“怅然”情绪,除了“渌口望雨”与“山门望月”的“皆不见”和“似知春尽”的“即景之怅”,应该还有一层“心境之怅”作为作品的底色弥漫在作者心中。这种“怅然”可能来源于对时代和社会的不相容感,也可能来源于其与生俱来的冷峻气质。游记文章虽为寄情山水之作,但古代“文以载道”的传统仍会影响文人主体在不自觉间流露出一些济世情怀,然而除却两句“怅然”,作者并未对这种情绪做过多的渲染,而是注目于景物之奇美却未见到此类倾向,大概是故意为之,以表达退守的心境和遗世独立的追求。
传统文人在面对无法摆脱的纷繁世事的时候,往往寄情于自然。或假意隐居,牢骚满腹;或退避时代万象,孤独自守。前者心境躁动,蓄势待发;后者心如止水,封闭阴沉。但无论是哪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重视,大概都与类似本文之心境有一些关联。晚明的政治黑暗与社会动荡给知识分子以寄情山水寻求自我解脱的社会大背景,政治空间的狭窄换来了社会生活的广阔。他们寄情山水,转向人的内心,以“童心说”作为哲学基础向内转,由社会转向自然,由自然转向自我,探求人心在自然中的本真与性情。在特殊社会环境中,“一些士人走向了任情纵欲,一些士人走向了怡情自足,一些士人走向了求知考察,一些士人兼而有之……”[3]。谭元春便属于最后一种当中特立独行的一派,退出纷繁杂乱的世事,沉浸于个人主观世界营造的氛围中,以灵动自然的笔触传达寄情山水的心境。纵然追求奇僻诡谲的自成一家,但作者仍书写出了“幽深孤峭”之余的“轻巧倩丽”,不失为表达作者性情之佳作。
注释:
[1]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开场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6.,第5页
[2]吴承学 《晚明小品研究》,[M],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7, 第183页
[3]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第237页
作者简介:康馨,女,汉族,(1992,01,08—)籍贯:内蒙古包头市,单位:山东大学(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