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高温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来源 :化工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反应动力学快、CO耐受性高等特点,但磷酸掺杂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因磷酸的流失和聚合物的降解等原因导致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发生衰减。本文通过介绍聚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高温质子交换膜、聚苯并咪唑的复合型质子交换膜、新型芳基聚合物的高温质子交换膜,阐明聚合物的主链结构、官能团结构以及复合填料对高温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在近期的研究报道中,提高膜性能的主要策略包括提升自由体积、建立交联结构、嵌段共聚、复合掺杂(ILs、MOFs、PIMs、MOx)、阳离子官能团修饰等。文章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
其他文献
摘要 借助生物学SIRS传染病模型,对银行风险传染过程进行研究,重点考察风险感染率、恢复率和免疫缺失率对银行系统内风险传染的作用。结果表明:风险传染过程中存在类似疫情爆发的“超调”现象,会使各类银行节点数显著脱离最终稳态水平;系统最终稳态水平仅由感染率、恢复率及免疫缺失率决定;降低感染率和免疫缺失率、提高恢复率均能有效减少系统稳态后的感染银行数,从而抑制风险的蔓延趋势,但前者会延长风险传染持续的时
以风力/太阳能等为代表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能源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契机。为此,发展这些电能的高效转换与存储体系至关重要,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挑战性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讨论和展望了化学工程视野下的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解决该领域工业化发展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提供了有效指导,将全面促进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化学工程的视角综述了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催化等)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指出并剖析了该体系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fuelcells,DMFC)由于其高效、清洁等优点,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理想新能源装置。催化剂作为DMFC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解决甲醇需要高过电势才能被电氧化的问题。但是目前DMFC阳极催化剂存在催化活性低、抗CO毒性差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限制了DMFC的商业化。本文介绍了甲醇的催化电氧化原理,从Pt基催化剂、非Pt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三个方面对DMFC阳极催化剂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通过选择合适晶面、添加助催化剂、制备特殊形貌、
介绍了纺织品抗菌剂的发展和研究进展,以及不同类型抗菌剂,包括天然类壳聚糖类及其衍生物、无机金属类及光催化型抗菌剂、有机类PHMB抗菌剂和新型石墨烯抗菌剂的成分及抗菌原
目前铂(Pt)及其合金仍是氢燃料电池首选催化剂,但是Pt高价格、低储量及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严重阻碍了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因此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非Pt催化剂和低Pt催化剂是实现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本文围绕燃料电池催化开发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稳定性和毒化问题,回顾了近年来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分别在提高阳极催化剂活性、降低阴极催化剂成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以及颗粒尺寸等对催化活性、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针对燃料电池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应基于原位观测和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membranefuelcells,PEMFCs)的耐久性是制约氢能在交通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阳极燃料气中含有的微量H2S、CO和NH3等杂质是影响PEMFCs耐久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PEMFCs阳极氢气中存在的三种关键杂质,即H2S、CO和NH3对PEMFCs阳极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杂质毒化机制、动力学、燃料电池操作条件影响以及缓解策略,讨论了氢气杂质容限值规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最后,指出了目前氢气杂质对车用PEMFCs影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