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st法在自动化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药物敏感性试验误差中的校正作用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test法在自动化检测流感嗜血杆菌(Hi)氨苄西林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校正作用。方法采集227株Hi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判定标准,以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为参考方法,采用E-test法、自动化微量肉汤稀释法(ATB法)同时检测临床分离的Hi对氨苄西林的敏感度,观察3种方法药物敏感性结果的一致性,分析E-test法对ATB法误差的校正作用。结果与肉汤稀释法相比,E-test法和ATB法的一致率均为70.48%,两者联合可将检测的一致率提高至87.67%,显著高于ATB法(χ~2=20.247,P<0.001);ATB法的重大误差率(42.00%)显著高于E-test法(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E-test法的次要误差率显著高于ATB法(χ~2=10.018,P=0.002),二者的极重大误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4,P=0.437);E-test法可校正ATB法71.43%的重大误差、62.96%的极重大误差以及6.84%的次要误差。结论对于Hi氨苄西林药物敏感性试验,E-test法可合理校正ATB法所产生的部分药物敏感性误差。如果A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敏感且β-内酰胺酶阳性的菌株,建议采用E-test法进行校正。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检测原理的双频双光束光学透过率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而且可实现在亮场条件下进行检测,能取代目前采用的单通道光学系统透过率检测方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荒原在《小小说不好写》一文中,曾经就微型小说的标题作过如下论述:“标题之于小小说尤有补充匡正之要义,而不止于诠释,重复或简单概括作品内容,更非平平然如庄稼娃命个
走滑断裂及其伴生的裂缝,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的重要控制因素,走滑断裂及裂缝的识别与预测对于该地区高产目标的识别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走滑断裂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
在20世纪80年代编绘的15幅1∶100万地貌图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基础地理底图、地质图、老地貌图等多源数据支持下,解译和构建了中国数字地貌数据库,得出中国冰川地貌形态
通过分析解构主义原理,透视现代室内设计,阐释设计中运用的解构主义思想。提出解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三个新的室内设计理念,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证。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也是治疗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长期静脉输液或是每日重复多次输液的患者,传统的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