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科学定位及实施策略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hai10m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自身的特点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材选择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就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进行科学定位,同时也提出了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科学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使学生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进出口业务流程”,从交易准备、交易谈判、合同签订到合同履行,每一步骤都离不开英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必将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事务。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营销开展全球贸易,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相关条款与惯例。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有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国际经贸工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双语教学不是外语课,外语只是作为一种手段,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进行商务类交际的能力。双语教学是创新型教学模式,我们有必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教材选择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科学定位。
  培养目标定位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教学与外语课教学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是单一型的,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生英语能力不强,能很好运用英语的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欠缺。而外贸企业在用人的时候,要求受聘者不仅能熟练使用英语,而且要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应使学生不仅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及其规律,而且能应用英语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实践操作。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进出口操作过程的书面交流能力、口头谈判能力、阅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书籍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的国际贸易知识及相关技能与英语有机结合,相互融会贯通,提高运用英语交流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使其得到更多、更理想的就业机会。
  教材定位双语教学成功与否,教材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很多,主要以汉语版本为主。这些教材能使学生较好地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但学生却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学生在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中,很难自如地用英文草拟建交函电、发盘与还盘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出口单据,严重影响了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的效果。英文原版教材有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创造力,了解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但英文原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稀缺,价格昂贵。再者,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有限,选择全英文教材会使学生学习压力增大,进而失去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选定一本适合学生的汉语版教材。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收集、整理一些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英文材料,循序渐进地渗入到相关的专业知识点中去,使学生既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又能通晓相关知识的英语表达,解决汉语版教材与全英文教材之间的矛盾,培养了学生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达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预期目的。
  教学方式定位由于教师外语表达能力、知识本身难度、学生预备知识储备、学生的英语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外语在传达专业知识方面远不及母语。但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纯汉语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重新定位教学方式,不能将双语教学课程变为专业英语课程,否则教师、学生将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英语语言本身的讲解与理解,而无法顾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具体流程的把握和相关技能的掌握上。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贯彻“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每次授课时采取汉语和英语并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精讲,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某一项问题的解答,直接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实施双语教学的具体策略
  
  双语教学并不是在课堂上均衡地使用两种语言,而是要依据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及课堂信息量,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我院04商务英语班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试点,效果明显。具体做法如下:
  从实际出发,正确定位层次,确立可行的教学目标要上好双语课,首先要正确定位双语教学的层次,不能急于求成。我们把双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简单渗透,教师用英语讲述重要专业术语和关键词等;第二层次是整合,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层次是双语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都不是很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只能从简单渗透这一层次起步。先是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专业术语用两种语言表达出来,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并借助网络用英文给出合同、销售确认书等大量的专业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理解力之后,再将英语整合到教学之中,将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易理解的知识用英语来教学,请学生用英语来问答和讨论。经过前两个层次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就可转入第三层次的学习。这一层次主要要求学生能在实际商务活动中根据实际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自由切换两种语言,即培养双语思维能力。要上好双语课,还必须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双语课毕竟不是外语课,外语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作为外语教学的补充。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专业英语。利用专业英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听懂、能说出关键专业词汇;能看懂报价、还价、提单正面条款、合同的品名、数量、质量、价格等条款的英文。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备课过程中主要是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思维,以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不去过多考虑英语语法问题。解答问题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尽量使用英语,向学生输入更多的外语信息,让他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专业外语,从而带动有意识的专业外语学习。
  适度调整英语渗透的力度在双语教学中并非英语使用得越多越好,而要灵活适度,否则欲速则不达。在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备课时要视难易而定。对内容较简单的章节,可加大英语使用量,而对专业性较强、较难理解的内容,则适当降低英语运用量。二是授课时看效果而定。课堂上要不断地察颜观色,如学生表情轻松、思维较活跃,说明学生理解较好,则可适当加大英语授课力度;如果发现学生一脸茫然、不太理解时,则应适当减少英语,增加中文的使用。
  利用外贸模拟软件,创造相对真实的外贸环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实际工作环节的模拟操作,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实习是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而增强一些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实习中,实际单据制作是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而所有这些单据中绝大部分是用英文填制。我院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进了世格外贸实习软件“Sim Trade外贸实习平台”进行模拟实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双语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对中国的高校而言,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双语教学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作为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作为教师要以百倍的信心不断解决双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策略。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展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2]程达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策略[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5]任道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熊伟.国际贸易实务英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刘法公.国际贸易实务英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潘平远(1968—),女,江西鹰潭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特发性性早熟女童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IGF-1水平变化。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2例女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特发性性早熟(ICPP)女童24例(记为ICPP
目的:比较输精管穿刺联合精囊镜检查和单纯输精管穿刺治疗苗勒管囊肿性射精管梗阻的疗效。方法:筛选50例苗勒管囊肿性射精管梗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受试者输精
目的:观察电灼联合胸腺五肽用于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97例于初次发病的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年龄在17~52岁之间,予以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电
摘要:介绍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中澳合作办学的背景及教学管理与课程管理的具体实践,分析了会计专业中澳合作办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中澳合作办学    会计专业中澳合作办学背景介绍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获得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取得了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NMIT)合作办学的资格,具体专业包括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英语。从2006年起,我院
摘要: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应将突出法律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征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应针对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改革的途径,形成鲜明的法律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学生的数量有所增加。在规模与数量日益扩大的情况下,高职高专法律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法律职
摘要:应理清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改变一些认识上误区,以推进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关系    会计实践教学作为当前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得到了广大会计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增大了实训力度、增加了实训学时、开设了会计实训课程、建立了会计实验室。根据这几年会计实践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要搞好会计实践教学,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