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职能较弱、单位内控重视程度不够、财务人员岗位管理缺失等问题表现突出 ,影响和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如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外部监督考核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有关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监督机制;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报销、管理和监督等事项。具体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等内容。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预算单位缺乏科学规范的外部监督机制,导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出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预算监督管理落后,预算管理缺乏科学论证
当前,各级财政要求预算单位在每年年末上报下一年度财务预算,但是对预算单位上报预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除有些基本支出项目做了定额或者定量的规定外,其他项目比如专用资金,即使预算单位提供了资金的预算明细,但是由于监督部门对各种项目缺乏对活跃市场的调查了解,更无相关参考瓶颈,因此对预算单位的预算计划很难实施有效的约束。这就形成了预算单位多报预算,从而为预算的执行埋下了后患,使单位现有的资金难以发挥其作用,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预算管理松散凌乱等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
(2)会计集中核算形成了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监督的分离,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会计核算中心统一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职能,这不仅规范了各个预算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强了会计监督功能,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更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了行政成本。
然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预算单位形成一种认识上的错觉,认为会计核算中心已经承担了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责,单位放松了对财务的管理,部分单位领导认为会计核算中心会把关;单位报账员认为自己只是现金收付的出纳员和会计凭证接收、报账的“票据传递员”;会计核算中心认为财产物资自主权在单位,其职责是核算,监督。于是会计核算中心与结报单位对各自的责任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产生“三不管”现象。因此,形成了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监督的分离。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的脱节,中心记账与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相分离,中心会计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位报账会计填写的收支报账汇总单的内容入账,缺少对支出合理性、效益性的事前事后监督,从而导致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法律制度不健全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然而,规范制定却没有考核监督的跟进,更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来进行约束。财务管理是内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内控不健全,必然导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混乱,难以形成上下一气,规范有序的内部监督体系。
2.事业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事业单位自身来说,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预算单位重核算轻管理,不重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
当前,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尚属萌芽阶段,甚至大部分事业基本没有建立内控机制。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弱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有的单位认为各项收支已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把关,大可不必再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由于对单位资金支出疏于管理,导致部分单位负责人对支出审批把关不严,一些明显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凭证仍能通过审批。没有对单位内部容易发生徇私舞弊、虚假冒领等行为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二是各单位的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上,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相脱节,加上部分单位实物短少又未能及时向核算中心报账,导致账实不符。三是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财务风险进一部加大。核算中心会计对单位情况了解较少,加上部分单位不能及时报账,致使有的往来款项年复一年的挂账,久而久之形成了呆账死账,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岗位设置不健全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后,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只委派了一名报账员,并且报账会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财会人员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财务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导致单位财务预算、计划、分析、控制、监督等重要管理职能没有做到专人、专职、专管,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普遍降低,财务管理出现空挡。
近年来,有些地方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支付仍然有核算中心监督执行。但是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没有得到相关业务知识专业培训,很多财会人员会计核算无从下手,甚至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很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核算和现金管理仍由原来的报账员一人操作。本人建议即使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仍然需要配备基本的会计、出纳岗位,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监督,不兼容岗进行分离,防范财务风险。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控相关法律、规范,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提供合法、有效、科学的约束机制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设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然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尚属萌芽阶段,在2012年甚至大部分事业基本没有建立内控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在我国首先面向企业出台了相关制度,因此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势在必行。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为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合理、合法有效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修订,事业单位部分核算方法落后,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导致很多年的资产账实不符,虚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尽管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新的《事业会计制度》,但固定资产折旧仍只针对部分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继续原来的核算方法,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继续加快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修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3.建立预算编制的科学论证体系,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事前监督,从源头制止费用支出不合理现象
首先,预算加强预算管理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以及预算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尽快建立起一套各种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论证体系,并能得到不断完善,这样各个部门编制预算才能有规可据,有法可依。财政部门要对预算单位上报预算计划时就进行严加考核,这样从源头上对预算单位的资金审批进行了事前监督,而不是等预算单位年终执行预算时才对其进行关注。
4.建立健全预算单位预算考核机制
财务管理的事后监督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应该效仿企业建立定期的预算监督考核机制,对各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奖惩,以有效控制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合理利用。
5.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岗位监督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用人相对混乱,财务人员上岗任由单位领导委任,容易使一些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甚至是根本没有财务基础的人员承担了相关工作。建议相关监督部门对单位财务人员上岗进行严格监督把关,对无证上岗等现象进行严格制止,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财务管理职能,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关注,共司职,共施力,共促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各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促进全社会早日实现规范文明、和谐进步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4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法规汇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04
[2]朱家彤.关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J].财政监督, 2013.03
[3] 宋朴荣.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务探索,2012.11
[4]李丽.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9.18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监督机制;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报销、管理和监督等事项。具体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等内容。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预算单位缺乏科学规范的外部监督机制,导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出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预算监督管理落后,预算管理缺乏科学论证
当前,各级财政要求预算单位在每年年末上报下一年度财务预算,但是对预算单位上报预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除有些基本支出项目做了定额或者定量的规定外,其他项目比如专用资金,即使预算单位提供了资金的预算明细,但是由于监督部门对各种项目缺乏对活跃市场的调查了解,更无相关参考瓶颈,因此对预算单位的预算计划很难实施有效的约束。这就形成了预算单位多报预算,从而为预算的执行埋下了后患,使单位现有的资金难以发挥其作用,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预算管理松散凌乱等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
(2)会计集中核算形成了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监督的分离,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会计核算中心统一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职能,这不仅规范了各个预算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强了会计监督功能,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更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了行政成本。
然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预算单位形成一种认识上的错觉,认为会计核算中心已经承担了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责,单位放松了对财务的管理,部分单位领导认为会计核算中心会把关;单位报账员认为自己只是现金收付的出纳员和会计凭证接收、报账的“票据传递员”;会计核算中心认为财产物资自主权在单位,其职责是核算,监督。于是会计核算中心与结报单位对各自的责任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产生“三不管”现象。因此,形成了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监督的分离。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的脱节,中心记账与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相分离,中心会计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位报账会计填写的收支报账汇总单的内容入账,缺少对支出合理性、效益性的事前事后监督,从而导致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法律制度不健全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然而,规范制定却没有考核监督的跟进,更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来进行约束。财务管理是内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内控不健全,必然导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混乱,难以形成上下一气,规范有序的内部监督体系。
2.事业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事业单位自身来说,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预算单位重核算轻管理,不重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
当前,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尚属萌芽阶段,甚至大部分事业基本没有建立内控机制。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弱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有的单位认为各项收支已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把关,大可不必再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由于对单位资金支出疏于管理,导致部分单位负责人对支出审批把关不严,一些明显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凭证仍能通过审批。没有对单位内部容易发生徇私舞弊、虚假冒领等行为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二是各单位的资产不能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上,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相脱节,加上部分单位实物短少又未能及时向核算中心报账,导致账实不符。三是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财务风险进一部加大。核算中心会计对单位情况了解较少,加上部分单位不能及时报账,致使有的往来款项年复一年的挂账,久而久之形成了呆账死账,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岗位设置不健全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后,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只委派了一名报账员,并且报账会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财会人员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财务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导致单位财务预算、计划、分析、控制、监督等重要管理职能没有做到专人、专职、专管,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普遍降低,财务管理出现空挡。
近年来,有些地方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支付仍然有核算中心监督执行。但是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没有得到相关业务知识专业培训,很多财会人员会计核算无从下手,甚至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很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核算和现金管理仍由原来的报账员一人操作。本人建议即使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仍然需要配备基本的会计、出纳岗位,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监督,不兼容岗进行分离,防范财务风险。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控相关法律、规范,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提供合法、有效、科学的约束机制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设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然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尚属萌芽阶段,在2012年甚至大部分事业基本没有建立内控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在我国首先面向企业出台了相关制度,因此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势在必行。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为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合理、合法有效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修订,事业单位部分核算方法落后,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导致很多年的资产账实不符,虚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尽管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新的《事业会计制度》,但固定资产折旧仍只针对部分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继续原来的核算方法,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继续加快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修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3.建立预算编制的科学论证体系,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事前监督,从源头制止费用支出不合理现象
首先,预算加强预算管理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以及预算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尽快建立起一套各种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论证体系,并能得到不断完善,这样各个部门编制预算才能有规可据,有法可依。财政部门要对预算单位上报预算计划时就进行严加考核,这样从源头上对预算单位的资金审批进行了事前监督,而不是等预算单位年终执行预算时才对其进行关注。
4.建立健全预算单位预算考核机制
财务管理的事后监督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应该效仿企业建立定期的预算监督考核机制,对各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奖惩,以有效控制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合理利用。
5.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岗位监督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用人相对混乱,财务人员上岗任由单位领导委任,容易使一些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甚至是根本没有财务基础的人员承担了相关工作。建议相关监督部门对单位财务人员上岗进行严格监督把关,对无证上岗等现象进行严格制止,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财务管理职能,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关注,共司职,共施力,共促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各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促进全社会早日实现规范文明、和谐进步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4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法规汇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04
[2]朱家彤.关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J].财政监督, 2013.03
[3] 宋朴荣.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务探索,2012.11
[4]李丽.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