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云南省华坪县,清涟浣翠的鲤鱼河唱着欢快的乐曲叮咚流淌。河畔花红柳绿、草木葳蕤、高楼栉比、走廊挺阔,人如潮、车如流、新姿丽貌、风采灼灼,宛然繁华都市。说起华坪这个过去曾是偏僻贫穷的代名词的山区小县的嬗变,人们自然就会谈起全县经济建设的领头人——县委副书记、县长曹金明,是他团结带领政府一班人主持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实施了鲤鱼河河滨景观带建设,扩大了城市规模,完善了城市功能……
热土爱恋
华坪,是位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中段北岸的一方热土,曾是个集山、少、边、穷于一体的农业弱县和财政穷县。
2006年6月,年仅38岁的曹金明从丽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调任华坪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为适应环境、胜任角色,初来乍到,他就深入机关和乡镇调研,与干部促膝谈心、对群众嘘寒问暖,了解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生活情况。3个月,他就几乎跑遍了全县的60个村委会,走访农户190多户。晚上,阅读政策文件和县情资料。孤灯听夜雨,思虑伴无眠。许多个夜晚,他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通过调研学习,他知晓了县情乡情、掌握了村情民情,全县科学发展的蓝图逐渐在他的脑海里清晰、鲜活起来。在翌年3月召开的县人代会上,他提出:要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制定第二轮“工业倍增计划”,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提高工业综合效益。华坪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每年有68%的煤炭销往钢城攀枝花市。他叮嘱干部,要围绕市场调结构,加强与攀西地区的合作,主动融入攀西经济圈。他撰写的《建设云南省新型工业强县》一文,获丽江市“十二五”规划大家谈征文二等奖。该文是他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产物,体现了开阔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和辩证开放的思维。如今,华坪的工业总产值已达51亿元, 是2006年的3.2倍,是农业总产值的5.9倍;财政收入11亿元;分别约占全市的58%和45%,是全市的第一工业强县。“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4%,居全市前列;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4.7%,实现翻番;被省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绿色畅想
农业上,他提出要建设生态、瓜菜、烟叶、畜禽养殖四大基地。华坪种植芒果始于1965年,但到2005年末,仅发展到6.8万亩,种植户4650户,挂果3万亩,收入3150万元。村无产业无依托,民无产业无着落。2007年,他提出要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增收调结构,巩固提升芒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为此,他在《云南农村经济》上发表了《加快推进芒果产业化进程》,从科学规划、培育龙头等6个方面,打造现代芒果示范园区。在他的关心督促下,县里不断调整充实工作队伍,编著出版实用科普读物,组建专业技术协会,引进新品种、改良老品种,实验成功了控花技术,在果园套种辣椒、放养鹅鸭、建沼气池,实现了“畜—沼—果”循环经济模式。如今,全县已种植晚熟芒果15.7万亩,种植户9540户,挂果8.6万亩,最高户收入110万元,产值4.5亿元,成为全省第一芒果大县,还是全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产区之一,开辟了芒果种植新领域。华坪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中转站,但历史上并不产茶。2007年起,在他的关心重视下,农业局邀请专家对茶树做了全面体检,量身定做了《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强规划、建基地,增科技、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可研规划、一套技术方案、一套管理措施的“五个一”模式,力争10年内打造5万亩高香型生态有机绿茶基地,实现南芒果北茶叶的产业布局。过去穷得叮当响的永兴乡三股水村,呈现出“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绿中、情在书中”的诗情画意,荣膺市级文明村。如今,全县茶园已达1.5万亩,今年春茶产值796万元。去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2%,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534元。今年8月,华坪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清泉顾盼
火炉华坪,分外盼水。2001年,华坪人民终于建成了丽江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工期最长、被誉为“红旗渠”的雾坪水库,这是人们渴望水的生动例证。近年来,华坪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群众的困难,就是无声的命令。面对旱情,他认真组织、科学应对、有效减灾。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都要强调水利建设。腊姑河水库,是解放以来华坪争取到的国家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工期4年。今年5月24日,他结合“四群”教育来到工地,勉励施工方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建设中,按照谁开采、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水库建成后,要完成生态恢复。他主抓了雾坪水库德胜、安科等多条支渠建设,基本解决了群众“看得见、用不着”库水的困难。去年,实施了营盘山等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五小”水利工程2080件,解决了1.2万人的饮水困难。针对现有水利工程渗漏、破损等问题,他积极争取项目。去年,华坪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马鹿和龙潭水库,被列入《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建设规划》。县里还把2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列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已开工建设7座。他还提出了构建和谐矿区新理念,140家矿山和小水电企业都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十一五”期间治理矿区水土流失4980公顷。去年以来,全县打机井20口,日供水量 1700立方,保障了6300人的饮水。从去年起,群众每建一口水窖,县里就补助2000元,每蓄满一窖水,再补助50元。
民生情怀
他说:“民生实际上是民生连民心,我作为县长,更应该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凡熟悉曹金明的人,都知道军人出身的他是个工作狂,为人豪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务实吃苦精神。平时,他总是要求干部:少一点形式主义、多一点真抓实干,少一点马虎应付、多一点扎实细致,少一点是是非非、多一点和谐发展,少一点推诿扯皮、多一点责任担当,少一点随意思想、多一点规则意识,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问题。他这样说,也带头这样做。一天正午,气温高达42℃,就像温开水,当地干部都中了暑。可他既不打伞、也不戴帽,竟徒步7公里,从县城走到荣将镇仔细了解一级路的施工情况。途中碰到一位以前的同事,请他上车纳凉,他谢绝了。心无旁骛地注重实干、突出实干、专心实干,是他的性格、禀赋和作风。他的工作日程,更多的是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带政策解惑,带项目解困,带技术解难,带真情解忧。渴了,掬抔山泉水;夜晚,借宿农户家。他对民生的那份炽热情怀和特殊关爱,让每个走近他的人都深受感动。他两次主持教育综合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教育质量,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他深知农村家庭面朝黄土背朝天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艰辛,因而始终把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全县每年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千余个。2008年,省里安排给华坪的农村低保数是6000人,结果县财政就挤出600万元安排了5000人,加上省市补助,到次年共安排了1万人;且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县财政每年都要投入300多万元,改善乡村医疗卫生场所。目前,全市最大的卫生项目——县医院新建搬迁工程,已完成一期投资5400万元,医疗条件显著改善。去年,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11.7万人,“六险”参保人数达7.4万人,在全市率先自筹资金实施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0周岁以上的1.7万城乡居民领到了养老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4个,易地扶贫搬迁300人。
光阴似水,弹指间已是7个年头。7年来,曹金明满怀对华坪父老的深情挚爱,始终恪守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努力践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华坪而殚精竭虑、真抓实干。他的真情真诚,在干部中有口皆碑;他的所作所为,被群众传为佳话。
(作者系云南省华坪县农业局局长)
热土爱恋
华坪,是位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中段北岸的一方热土,曾是个集山、少、边、穷于一体的农业弱县和财政穷县。
2006年6月,年仅38岁的曹金明从丽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调任华坪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为适应环境、胜任角色,初来乍到,他就深入机关和乡镇调研,与干部促膝谈心、对群众嘘寒问暖,了解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生活情况。3个月,他就几乎跑遍了全县的60个村委会,走访农户190多户。晚上,阅读政策文件和县情资料。孤灯听夜雨,思虑伴无眠。许多个夜晚,他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通过调研学习,他知晓了县情乡情、掌握了村情民情,全县科学发展的蓝图逐渐在他的脑海里清晰、鲜活起来。在翌年3月召开的县人代会上,他提出:要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制定第二轮“工业倍增计划”,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提高工业综合效益。华坪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每年有68%的煤炭销往钢城攀枝花市。他叮嘱干部,要围绕市场调结构,加强与攀西地区的合作,主动融入攀西经济圈。他撰写的《建设云南省新型工业强县》一文,获丽江市“十二五”规划大家谈征文二等奖。该文是他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产物,体现了开阔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和辩证开放的思维。如今,华坪的工业总产值已达51亿元, 是2006年的3.2倍,是农业总产值的5.9倍;财政收入11亿元;分别约占全市的58%和45%,是全市的第一工业强县。“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4%,居全市前列;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4.7%,实现翻番;被省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绿色畅想
农业上,他提出要建设生态、瓜菜、烟叶、畜禽养殖四大基地。华坪种植芒果始于1965年,但到2005年末,仅发展到6.8万亩,种植户4650户,挂果3万亩,收入3150万元。村无产业无依托,民无产业无着落。2007年,他提出要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增收调结构,巩固提升芒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为此,他在《云南农村经济》上发表了《加快推进芒果产业化进程》,从科学规划、培育龙头等6个方面,打造现代芒果示范园区。在他的关心督促下,县里不断调整充实工作队伍,编著出版实用科普读物,组建专业技术协会,引进新品种、改良老品种,实验成功了控花技术,在果园套种辣椒、放养鹅鸭、建沼气池,实现了“畜—沼—果”循环经济模式。如今,全县已种植晚熟芒果15.7万亩,种植户9540户,挂果8.6万亩,最高户收入110万元,产值4.5亿元,成为全省第一芒果大县,还是全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产区之一,开辟了芒果种植新领域。华坪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中转站,但历史上并不产茶。2007年起,在他的关心重视下,农业局邀请专家对茶树做了全面体检,量身定做了《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强规划、建基地,增科技、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可研规划、一套技术方案、一套管理措施的“五个一”模式,力争10年内打造5万亩高香型生态有机绿茶基地,实现南芒果北茶叶的产业布局。过去穷得叮当响的永兴乡三股水村,呈现出“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绿中、情在书中”的诗情画意,荣膺市级文明村。如今,全县茶园已达1.5万亩,今年春茶产值796万元。去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2%,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534元。今年8月,华坪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清泉顾盼
火炉华坪,分外盼水。2001年,华坪人民终于建成了丽江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工期最长、被誉为“红旗渠”的雾坪水库,这是人们渴望水的生动例证。近年来,华坪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群众的困难,就是无声的命令。面对旱情,他认真组织、科学应对、有效减灾。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都要强调水利建设。腊姑河水库,是解放以来华坪争取到的国家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工期4年。今年5月24日,他结合“四群”教育来到工地,勉励施工方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建设中,按照谁开采、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水库建成后,要完成生态恢复。他主抓了雾坪水库德胜、安科等多条支渠建设,基本解决了群众“看得见、用不着”库水的困难。去年,实施了营盘山等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五小”水利工程2080件,解决了1.2万人的饮水困难。针对现有水利工程渗漏、破损等问题,他积极争取项目。去年,华坪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马鹿和龙潭水库,被列入《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建设规划》。县里还把2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列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已开工建设7座。他还提出了构建和谐矿区新理念,140家矿山和小水电企业都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十一五”期间治理矿区水土流失4980公顷。去年以来,全县打机井20口,日供水量 1700立方,保障了6300人的饮水。从去年起,群众每建一口水窖,县里就补助2000元,每蓄满一窖水,再补助50元。
民生情怀
他说:“民生实际上是民生连民心,我作为县长,更应该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凡熟悉曹金明的人,都知道军人出身的他是个工作狂,为人豪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务实吃苦精神。平时,他总是要求干部:少一点形式主义、多一点真抓实干,少一点马虎应付、多一点扎实细致,少一点是是非非、多一点和谐发展,少一点推诿扯皮、多一点责任担当,少一点随意思想、多一点规则意识,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问题。他这样说,也带头这样做。一天正午,气温高达42℃,就像温开水,当地干部都中了暑。可他既不打伞、也不戴帽,竟徒步7公里,从县城走到荣将镇仔细了解一级路的施工情况。途中碰到一位以前的同事,请他上车纳凉,他谢绝了。心无旁骛地注重实干、突出实干、专心实干,是他的性格、禀赋和作风。他的工作日程,更多的是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带政策解惑,带项目解困,带技术解难,带真情解忧。渴了,掬抔山泉水;夜晚,借宿农户家。他对民生的那份炽热情怀和特殊关爱,让每个走近他的人都深受感动。他两次主持教育综合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教育质量,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他深知农村家庭面朝黄土背朝天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艰辛,因而始终把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全县每年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千余个。2008年,省里安排给华坪的农村低保数是6000人,结果县财政就挤出600万元安排了5000人,加上省市补助,到次年共安排了1万人;且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县财政每年都要投入300多万元,改善乡村医疗卫生场所。目前,全市最大的卫生项目——县医院新建搬迁工程,已完成一期投资5400万元,医疗条件显著改善。去年,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11.7万人,“六险”参保人数达7.4万人,在全市率先自筹资金实施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0周岁以上的1.7万城乡居民领到了养老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4个,易地扶贫搬迁300人。
光阴似水,弹指间已是7个年头。7年来,曹金明满怀对华坪父老的深情挚爱,始终恪守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努力践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华坪而殚精竭虑、真抓实干。他的真情真诚,在干部中有口皆碑;他的所作所为,被群众传为佳话。
(作者系云南省华坪县农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