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公路施工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公路路基既承受着行车荷载,又承受着路面结构的重量和本身土体的自重,只有稳定、坚强、承载能力强的公路路基才能够确保长时间承受汽车荷载,由此可见,整个公路工程质量都会受到路基施工好坏的影响。因此,务必要加强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提高路基压实度,实现公路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公路;路基加宽;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由于车流量增大,不能满足现有通车需要,现需要对其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路基为整体式横断面,路基全宽8.5 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形式如下所示:上面层为5 cm厚AC-16I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7 cm厚AC-25I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 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 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垫层为20 cm~30 cm厚中粗砂。
2 新旧路基地基勘察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旧路加宽试验段选择2个断面勘察其工程地质情况,分别为I断面和II断面。并将新加宽路基坡脚下、旧路基坡脚下、旧路基路肩下3个勘探孔分别设于2个断面上。通过勘察可知,两个断面所处地层都为第四系堆积物。具体情况如下:I断面:砂砾、碎石为旧路堤填筑土上部材料,下部存在少量薄层粘性土,具有较高含水量,2 m~3 m厚。II断面:砂砾、碎石为旧路堤填筑土上部材料,局部存在少量薄层砂土,3 m厚。地面以下4 m可见地下水。
3 路基加宽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稳定新旧路基,避免施工环节出现旧路基侧向变形过大,应分阶段清理掉旧路基边坡表层松散部位,并对旧路基边坡开挖台阶。首先,当旧路基填方高度在2 m以下时,需全部挖除旧路基边坡,针对路基填方高度较大的情况,应先进行旧路基边坡削坡处理,厚度为0.3 m,随后开挖台阶。施工前,需将加宽旧路坡面的杂物清理干净,比如草皮、松软土层等。
4 加铺土工格栅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为确保新旧路基能够充分结合,降低加宽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土工格栅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加铺土工格栅材料可满足路基加宽施工要求。为此,本工程决定在新旧路基结合部应进行土工格栅铺设,从而提高结合部的稳定性。
首先,施工前期,需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保证无杂物、垃圾等,避免影响施工质量。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分析,需根据规定要求,清除一定厚度的表层土,并做好整平处理。地基强度不足或偏低的情况下,可将两层双向拉伸土工格栅铺设到新加宽部分的原地面,但当地基强度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则无需加铺土工格栅。当新填路基顶面和旧路基开挖形成台阶顶面的标高相同时,需将土工格栅铺满。
其次,格栅和筋之间的处理十分重要,在加筋处理前,必须保证各方均匀受力,在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搭接问题,在此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强化处理,保证搭接部位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搭接的稳固性,防止出现松动情况,必須保证纵横向搭接长度满足技术要求,比如,纵向搭接长度可控制在15 cm~20 cm之间,横向搭接长度则不得超过10 cm。在钢筋搭接部位还要做好紧密性控制,保证满足标准规定。随后通过U型钉在格栅上固定,待完成上述一系列施工后,即可填充土料。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工格栅和路基线路之间应保持垂直,在施工当中,土工格栅铺设应满足设计图纸规定,同时,也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铺设过程中,不得出现重叠、扭曲等情况,要保证铺设的连续性,不允许随意中断施工。
再次,土工格栅铺设之后,需及时进行相应填料的填筑,避免暴晒时间过长,通常间隔时间控制在48 h以内。严格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施工原则,按照对称的方式先进行两边填土施工,随后再填筑中间部位。将填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便可在已完成摊铺的路面卸料,卸料高度不得超过1 m。且不允许在铺设的土工格栅上有车辆通行,避免损坏土工格栅。
最后,在结束格栅铺设施工后,可进行碾压施工。采用轻型推土机摊铺土工格栅的第一层填土,在新摊铺层上严禁车辆掉头。
5 新旧路基结合部强夯施工及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加宽新旧路基结合处的施工质量,针对结合部压实不足的部位,可采用强夯法施工。本工程采取点夯法进行强夯施工,顺着结合部纵向均匀布设。并综合考虑工程施工条件等因素,准确确定夯击能和落距。强夯施工技术要点如下:首先,强夯施工前,需对锤质量、落距等进行详细检测,从而保证夯击能满足规定。同时复合夯点放线,根据夯锤的大小,用白灰在夯点范围划线,保证与夯点位置对准,同时做好夯锤中心和夯点中心偏差控制,不允许在15 cm以上;其次,完成夯击施工后,需对夯坑位置进行详细检查,从而找出偏差,若出现漏夯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再次,根据设计要求,对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夯击次数满足规定;最后,查看夯坑内是否存有积水,若存在,需及时排出,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填及再次夯击处理;另外,当回填表土含水率过大,需待其干燥程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再进行夯击处理,避免产生“橡皮土”,对加固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6 检测
工后1年对本路段进行跟踪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路况病害调查和典型断面强度调查,对病害产生情况做好相关调查。根据调查发现,本路段整体路况良好,横缝为路面主要病害形式,50 m~60 m为其间隔距离,究其原因在于施工段当地冬季气温太低。此外,仅两处出现了50 m长的纵缝,其他部位未见。通过上述路况病害调查可知,整体来讲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路基路况较好。
在典型断面强度调查当中,结合土质分布情况及土工格栅铺设等条件,选择了6个典型的横断面K21+000、K23+100、K19+200、K19+500、K20+300、K18+100。以50 cm为间距,在各个横断面上选择测试点,共计16个,分别测定各点竖向相对强度。通过各个测点的相对强度来确定路面结构是否在新旧路基结合部有所不同。通过6个横断面相对回弹模量测量结果分析,各横断面各点位的强度具有较大变化,数据折线杂乱,在整个断面当中,K19+200断面的相对强度较为稳定。总体来讲,相比旧路一侧,新路一侧路面强度较好,说明新路路面结构整体强度良好。而新旧路基结合部的相对强度整体水平基本和新路接近,且略高于旧路强度,表明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强度可达到规定要求。
7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然而很多早期修建的高速道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实际承载交通量已远远在其设计能力之上,从而导致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甚至出现了事故频发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保障行车安全,必须做好道路改扩建施工。路基加宽是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只有保证施工准备充足,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化东.针对多年冻土地区的宽幅公路路基变形及稳定性模拟分析[J].公路工程,2019(2):173-177.
[2]杨逾,陈东宇.土工格栅不同速率拉伸性能试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740-744.
关键词:公路;路基加宽;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由于车流量增大,不能满足现有通车需要,现需要对其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路基为整体式横断面,路基全宽8.5 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形式如下所示:上面层为5 cm厚AC-16I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7 cm厚AC-25I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 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 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垫层为20 cm~30 cm厚中粗砂。
2 新旧路基地基勘察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旧路加宽试验段选择2个断面勘察其工程地质情况,分别为I断面和II断面。并将新加宽路基坡脚下、旧路基坡脚下、旧路基路肩下3个勘探孔分别设于2个断面上。通过勘察可知,两个断面所处地层都为第四系堆积物。具体情况如下:I断面:砂砾、碎石为旧路堤填筑土上部材料,下部存在少量薄层粘性土,具有较高含水量,2 m~3 m厚。II断面:砂砾、碎石为旧路堤填筑土上部材料,局部存在少量薄层砂土,3 m厚。地面以下4 m可见地下水。
3 路基加宽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稳定新旧路基,避免施工环节出现旧路基侧向变形过大,应分阶段清理掉旧路基边坡表层松散部位,并对旧路基边坡开挖台阶。首先,当旧路基填方高度在2 m以下时,需全部挖除旧路基边坡,针对路基填方高度较大的情况,应先进行旧路基边坡削坡处理,厚度为0.3 m,随后开挖台阶。施工前,需将加宽旧路坡面的杂物清理干净,比如草皮、松软土层等。
4 加铺土工格栅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为确保新旧路基能够充分结合,降低加宽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土工格栅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加铺土工格栅材料可满足路基加宽施工要求。为此,本工程决定在新旧路基结合部应进行土工格栅铺设,从而提高结合部的稳定性。
首先,施工前期,需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保证无杂物、垃圾等,避免影响施工质量。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分析,需根据规定要求,清除一定厚度的表层土,并做好整平处理。地基强度不足或偏低的情况下,可将两层双向拉伸土工格栅铺设到新加宽部分的原地面,但当地基强度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则无需加铺土工格栅。当新填路基顶面和旧路基开挖形成台阶顶面的标高相同时,需将土工格栅铺满。
其次,格栅和筋之间的处理十分重要,在加筋处理前,必须保证各方均匀受力,在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搭接问题,在此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强化处理,保证搭接部位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搭接的稳固性,防止出现松动情况,必須保证纵横向搭接长度满足技术要求,比如,纵向搭接长度可控制在15 cm~20 cm之间,横向搭接长度则不得超过10 cm。在钢筋搭接部位还要做好紧密性控制,保证满足标准规定。随后通过U型钉在格栅上固定,待完成上述一系列施工后,即可填充土料。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工格栅和路基线路之间应保持垂直,在施工当中,土工格栅铺设应满足设计图纸规定,同时,也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铺设过程中,不得出现重叠、扭曲等情况,要保证铺设的连续性,不允许随意中断施工。
再次,土工格栅铺设之后,需及时进行相应填料的填筑,避免暴晒时间过长,通常间隔时间控制在48 h以内。严格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施工原则,按照对称的方式先进行两边填土施工,随后再填筑中间部位。将填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便可在已完成摊铺的路面卸料,卸料高度不得超过1 m。且不允许在铺设的土工格栅上有车辆通行,避免损坏土工格栅。
最后,在结束格栅铺设施工后,可进行碾压施工。采用轻型推土机摊铺土工格栅的第一层填土,在新摊铺层上严禁车辆掉头。
5 新旧路基结合部强夯施工及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加宽新旧路基结合处的施工质量,针对结合部压实不足的部位,可采用强夯法施工。本工程采取点夯法进行强夯施工,顺着结合部纵向均匀布设。并综合考虑工程施工条件等因素,准确确定夯击能和落距。强夯施工技术要点如下:首先,强夯施工前,需对锤质量、落距等进行详细检测,从而保证夯击能满足规定。同时复合夯点放线,根据夯锤的大小,用白灰在夯点范围划线,保证与夯点位置对准,同时做好夯锤中心和夯点中心偏差控制,不允许在15 cm以上;其次,完成夯击施工后,需对夯坑位置进行详细检查,从而找出偏差,若出现漏夯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再次,根据设计要求,对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夯击次数满足规定;最后,查看夯坑内是否存有积水,若存在,需及时排出,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填及再次夯击处理;另外,当回填表土含水率过大,需待其干燥程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再进行夯击处理,避免产生“橡皮土”,对加固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6 检测
工后1年对本路段进行跟踪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路况病害调查和典型断面强度调查,对病害产生情况做好相关调查。根据调查发现,本路段整体路况良好,横缝为路面主要病害形式,50 m~60 m为其间隔距离,究其原因在于施工段当地冬季气温太低。此外,仅两处出现了50 m长的纵缝,其他部位未见。通过上述路况病害调查可知,整体来讲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路基路况较好。
在典型断面强度调查当中,结合土质分布情况及土工格栅铺设等条件,选择了6个典型的横断面K21+000、K23+100、K19+200、K19+500、K20+300、K18+100。以50 cm为间距,在各个横断面上选择测试点,共计16个,分别测定各点竖向相对强度。通过各个测点的相对强度来确定路面结构是否在新旧路基结合部有所不同。通过6个横断面相对回弹模量测量结果分析,各横断面各点位的强度具有较大变化,数据折线杂乱,在整个断面当中,K19+200断面的相对强度较为稳定。总体来讲,相比旧路一侧,新路一侧路面强度较好,说明新路路面结构整体强度良好。而新旧路基结合部的相对强度整体水平基本和新路接近,且略高于旧路强度,表明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强度可达到规定要求。
7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然而很多早期修建的高速道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实际承载交通量已远远在其设计能力之上,从而导致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甚至出现了事故频发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保障行车安全,必须做好道路改扩建施工。路基加宽是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只有保证施工准备充足,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化东.针对多年冻土地区的宽幅公路路基变形及稳定性模拟分析[J].公路工程,2019(2):173-177.
[2]杨逾,陈东宇.土工格栅不同速率拉伸性能试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74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