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意识到语言能力的培养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习英语如果不能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也很难把英语学好。文化的渗透除了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学习外,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它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课前五分钟渗透英语文化,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而不是被动学习者。这种日积月累的工作,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跨国文化意识。
  一、“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的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第五个目标是文化意识,其中对文化的诠释是: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二、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英语文化专题分享实施策略
  (一)问卷调查
  笔者通过对所教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认识的情况。由于篇幅问题这里省略了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
  (二)调查结论分析
  经过问卷的分析,有一部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还不太强,他们中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去过说英语的国家就对这种意识比较强。他们与外国朋友交往会遇到各种障碍而且只是限于比较简单的英语。他们跟外国朋友涉及的话题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学生对外国社会文化知识一般没有亲身的经验,仅依靠阅读书面材料或讲解抽象的概念很难达到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使学生感受到外国文化,理解其真实含义,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地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图画、照片、电视、录像、电影与网络的使用等教学手段和方法。
  (三)“课前五分钟”具体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和学习的时间段等方面进行文化专题分享,让学生自己找材料,制作成ppt,利用课前五分钟在全班面前分享。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单元为主题
  我们现在所利用的教材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文化角,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找材料和整理材料,做成ppt,课前五分钟在全班面前分享。例如:
  在初一上册第六单元文化角中讲到“World Heritage Sites”我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世界文化遗产遗址的资料,或者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更好。具体要求是:图文并茂,把里面出现的生词专门用一页ppt呈现出来,打出该词的中英文(最好有音标),自己课前先学会,在分享时再教会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话(三五句话即可)表述出来,不要长篇大论的照抄网上的翻译,自己都看不明白的文章,分享给同学也毫无意义。分享前,教师可以先帮学生修改,再让他们在班里分享。
  2.以亲身感受为主题
  根据学习的进度安排和学习的时间段,教师可以在开学前让学生写写假期去旅游的心得体会,要求图文并茂,制作成ppt,课前五分钟进行分享。一些学生会去国外观光,他们会了解和学习外国的文化,在国内的同学也可以分享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
  3.以文化为主题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文化主题,让学生在网上收集资料。如各国美食、音乐、宗教、体育,讲英语国家的节日等为主题。具体要求跟第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要求一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整理,对该部分的文化体验也是最深的。
  三、成效与反思
  利用课前五分钟渗透英语文化,进行英语文化专题分享,可以达到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跨国文化意识,虽然只是课前花大概五分钟的时间,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变化。此法实施了两年多,收获很大,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通过整理资料,自己制作ppt 或写心得,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英语写作的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第二,学生通过课前分享,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其他同学通过主动参与和参与课堂分享,可以对比自己与别人的分享,不断的反思,听说,动手能力反过来又得到了促进。
  第四,最重要的是,这种形式是学生高度的参与,避免了老师的说教,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这种日积月累的方法使学生也对英语文化知识达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亲身旅游体验,制作各国文化课件就是一个搜寻资料和学习的过程,对本国或其他国家的文化体会更加深刻。通过参与课堂分享和表演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学的能力,由于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更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差异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初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从教材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文化交际渗透还有待日后的不断学习和研究。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教师能效专项课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编号2012B067)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彰显魅力、促进学生成长、实现教学高位均衡发展、提升教学效率的根本所在就是打造能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洋溢和谐平等民主的快乐课堂。打造快乐课堂,需要教师勤练内功,点燃热情,及时反思。  一、勤练内功,厚积薄发  “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做课堂设计师、课堂总导演、课堂首席发言人。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魅力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内在素质,厚积驾驭课堂的教育底蕴,增强教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摆在发展综合国力的基础地位上,起着奠基作用。当今,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新的学习方式随之诞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下,学校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有力的个性发展空间。作为教师,我们应注重在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调动
期刊
造成学生放弃英语学习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母语的影响是学生英语成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这时的学生拼音还没有学会,汉字也没有学习多少,却要同时学好拼音、汉语、英语,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刚上初中的学生对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看到初中英语从ABC开始学,简单易懂,一开始的成绩也很高,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
期刊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进入第15年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实验,新的成果注定会为课堂带来巨大的变化,也让孩子们在这个新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探索、思考,总结自己的成果。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一直遵循着课标的新方向,努力想给孩子们更多新的东西,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探索,而不是一言堂,一味的讲解,正如前段时间我的《勾股定理的应用之蚂蚁怎么走最近》这节专题课。  本节课将利用勾股定理及
期刊
新的学年又要开始了。一位朋友领着一对夫妻到学校报名入学。那对夫妻办好入学手续后,一个劲地对我说:“老师,今后我们小孩的教育就全部拜托您了。我俩没什么文化,教育不来,平时做生意又忙,实在也没时间管他,但除了教育之外,我们保证做到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一心一意把学习搞好。”我听了之后真是哭笑不得。  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塑造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仅靠学校教育一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期刊
临江市解放小学始建于1969年,迄今已有40多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办学积淀的传统老校。学校以“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理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为总目标,以“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德智双全,文理兼通,身心两健,学创俱能”为努力目标,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些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家庭
期刊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对学生而言,写作文难,写一篇好的作文更难。他们面对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说,即便是写出来,也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真情实感。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以
期刊
“班主任工作苦,班主任工作累”这不仅是我们班主任的感受,就连专家也有同感。在一次专家讲座上,武汉市第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华林飞老师曾这样说过:建议学校安排男教师当班主任,不然一个花枝招展的女教师来当班主任,要不了两年,就被学生折磨得面容憔悴、性情大变。但这不可能啊,就我们学校来说,15个班级只有8个男教师,就是所有男教师都当班主任也不够,再说了没有任该班课的男教师来当班主任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管理。我
期刊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爱。犹如一束照射在冬日的阳光,能使误解的冰雕融化。  “老师,小何又拿了同桌的……”“老师,小何拿了我的……” “老师,小何每天要去我家,随便动东西,赶都赶不走……”接手现在这个班快两年了,不记得这是多少次被同学和家长投诉小何了。起初,就发现这孩子生活习惯不太好,经过批评教育不是改过自新啦?听了大家的投诉,回放小何近来上课时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课间鼠头鼠脑、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强劲的春风,如一束灿烂的阳光,让课堂焕发新的生机。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怎样真正走进课堂,真正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再带着惊喜走出课堂,怎样让学生在欢乐的旋律下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挑战权威,挑战生命?实现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师拥有教育实践的智慧和对新教法的渴望和探索。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目标已不再是获得知识和应考能力,而追求的是综合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