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为什么要搞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呢?因为当前的教育需要高品质的课堂教学质量,质量从哪里来?就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备课活动,一节有准备的课一定会让孩子学得扎实,学得轻松,学得到位。而现实的状况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太低,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在备课方面,教师思考得太少,导致课堂效益上不去。归纳起来笔者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教师备课缺少统筹规划。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一课一课备,对课标理念关注很少,对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关注也很少,有的课备得很细,有的课备得很单薄,随意性较强,备课时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缺乏经验性。教师虽然天天备课,但是对同一类型课或者一些重点课、难课,到底该怎么上,有哪些共同的体例,并没有形成一些经验性的认识。第三,缺乏学习借鉴能力。对每一节课,都有哪些更好的学习素材,哪些更好的教法、学法,老师常常是闭门造车,视野、眼光、思维都比较狭隘。因此教学需要集体备课,需要同伴互助,需要取长补短,需要共享智慧。
既然集体备课是一次有因而起的教研活动,那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应是有所预设的。笔者想,其一,改变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两种现象:首先是“分工备课复制粘贴”的现象;其次是“主备人认真备,辅备人跟着混”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规范集体备课的方式,克服流于形式的弊端。其二,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其三,互相学习中形成优化的备课思路,形成一份优案,通过形成一节经典课例的教案,使大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理清了思路后,教研组开始了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确定了集体备课课例《平均数》,首先,教师们一起学习了课标中关于平均数统计知识的目标,学习了第一学段关于统计平均数的目标,学习了本学期教学目标,一起分析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开始备课过程。首先,每个人都说出了引课的内容和方式,大家比较之后,一致认为用“吸铁石教具”比较好,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得到的就是平均数,体会一种数学思想、一种数学方法,初步体会出平均数的含义。接着,教师开始学习探究新知的备课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们设计了三步:第一,学生看图说信息说问题;第二,小组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教师点拨,主要点拨五个方面: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优化的方法,平均数是一个虚数,平均数总在一个区间。最后,就是巩固提高环节。设计了各种变式题,主要题型是求平均数的练习,区分平均数与平均分的练习,理解平均数是虚数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每个人对每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大家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对这节课的要合作的内容,要强调的内容都已了解得比较透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还形成了教学共识:就是在给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应该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法,让优化的思想成为一种自然教学状态,成为一种习惯。其次,大家还提出:对平均分和平均数的区别应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设计,对平均数含义的体会上选择的素材还应再充分一点。
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也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十四小学)
为什么要搞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呢?因为当前的教育需要高品质的课堂教学质量,质量从哪里来?就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备课活动,一节有准备的课一定会让孩子学得扎实,学得轻松,学得到位。而现实的状况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太低,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在备课方面,教师思考得太少,导致课堂效益上不去。归纳起来笔者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教师备课缺少统筹规划。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一课一课备,对课标理念关注很少,对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关注也很少,有的课备得很细,有的课备得很单薄,随意性较强,备课时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缺乏经验性。教师虽然天天备课,但是对同一类型课或者一些重点课、难课,到底该怎么上,有哪些共同的体例,并没有形成一些经验性的认识。第三,缺乏学习借鉴能力。对每一节课,都有哪些更好的学习素材,哪些更好的教法、学法,老师常常是闭门造车,视野、眼光、思维都比较狭隘。因此教学需要集体备课,需要同伴互助,需要取长补短,需要共享智慧。
既然集体备课是一次有因而起的教研活动,那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应是有所预设的。笔者想,其一,改变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两种现象:首先是“分工备课复制粘贴”的现象;其次是“主备人认真备,辅备人跟着混”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规范集体备课的方式,克服流于形式的弊端。其二,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其三,互相学习中形成优化的备课思路,形成一份优案,通过形成一节经典课例的教案,使大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理清了思路后,教研组开始了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确定了集体备课课例《平均数》,首先,教师们一起学习了课标中关于平均数统计知识的目标,学习了第一学段关于统计平均数的目标,学习了本学期教学目标,一起分析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开始备课过程。首先,每个人都说出了引课的内容和方式,大家比较之后,一致认为用“吸铁石教具”比较好,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得到的就是平均数,体会一种数学思想、一种数学方法,初步体会出平均数的含义。接着,教师开始学习探究新知的备课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们设计了三步:第一,学生看图说信息说问题;第二,小组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教师点拨,主要点拨五个方面: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优化的方法,平均数是一个虚数,平均数总在一个区间。最后,就是巩固提高环节。设计了各种变式题,主要题型是求平均数的练习,区分平均数与平均分的练习,理解平均数是虚数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每个人对每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大家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对这节课的要合作的内容,要强调的内容都已了解得比较透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还形成了教学共识:就是在给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应该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法,让优化的思想成为一种自然教学状态,成为一种习惯。其次,大家还提出:对平均分和平均数的区别应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设计,对平均数含义的体会上选择的素材还应再充分一点。
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也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十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