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结算模式对患者住院费用的产生的影响与应对分析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之下,我国不同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的结算都是通过总额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定额结算分析。文章通过对2017年出院的1250例医保患者分析,了解患者在不同定额结算模式之下的费用变化、支出构成变化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定额结算模式;患者;住院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是基础管理措施。医学保险中较为常见的费用结算方式就是按照服务项目、人数、服务单元、病种、总额预付费等不同类型。现阶段,不同统筹地区的住院费用结算都是通过定额结算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定额结算模式就是一种按照平均付费支出或者服务单元支付的方式,基于标准协议,综合固定时间段中均次费用以及定额标准对其进行结算。
  一、调查分析
  通过对某市医保中心住院费用开展,对其在不同定额结算模式之下的患者费用变化状况进行分析。本次研究范围为2017年1250例住院医保患者病案首页以及住院费用结算清单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逻辑检查与核准分析,构建数据库,通过SPSS 20. 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患者的总费用报告各年度例数比例、均数数量、标准差数据、中位数数值、最小值以及最大值,不同分项费用报告均数以及其在总费用中的具体比例数值进行分析比例。对于不同年度之间的平均费用通过单因素方差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对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患者费用逐渐增加,不同年度统计信息具有可比性。而不同年度医保患者在住院费用主要就是通过患者支付以及医保支付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对不同年度统计学检验分析,在2017年患者支付与医保支付费用相对来说较高,(P <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一)定额结算模式对住院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
  定额结算办法是医保部门基于住院人数的平均费用以及医疗结构接受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在医保部门中通过对医院级别分析,签订定额支付标准一些,综合医院收治标准对其进行结算分析。在其实际的平均费用小于定额标准的时候,要按照实际的发生数额结算分析;在实际的平均费用高于定额标准的时候则要基于定额结算分析,而对于高出的范围则要按照特定比例分担。通过对现阶段医疗保险结算分析来说,住院费用支出占主导地位的是基于总额控制之下的定额付费方式。
  医疗保险住院定额标准主要就是包含全部住院费用以及不包含患者支付部门的费用。定额标准就是医保支付的费用支出,不同的定额标准对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定额结算模式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影响
  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与医疗保险费用结算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定额结算模式之下,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定完善的定额控制标准、缩短患者的住院期限,加快床位周转,降低各项费用支持,提高其整体效率。加强对患者的引导,对其进行适度调整,而在实践中,因为醫疗结构的患者在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的不同,会导致其出现承担超费用定额的经济损失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其减少必要服务等问题的出现,这样不仅降低了医疗质量,也给参保人的合法利益的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与影响。
  三、讨论
  合理的计算模式必须要综合分析医疗资源的不同需求。而大病、重病患者在临床中的面临着各种危险问题,对此必须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医疗干预以及卫生资源对其进行处理。而 定额结算模式对患者住院费用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实践中必须要综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与手段。
  (一)定额结算原则
  在定额结算过程中必须要彰显人本思想,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医疗质量,满足患者的各种医疗实际需求。在定额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对各项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综合各种变化因素对医疗费用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综合人口以及经济等因素,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了解物价变动状况以及医疗服务技术等因素。而指标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年度调整,如果预算过高就会导致医疗服务无法合理增长,如果预算过低则就会降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这样就会降低服务效率与质量,无法有效的保障保险人的合法利益。
  (二)制定完善的标准与补偿范围
  定额结算标准必须要基于医疗费用的分布特点以及服务强度为基础,制定完善的标准已基本补偿范围,对定点医疗单位的重病以及大病患者进行费用补偿。通过具体状况、数量等信息,综合医院的定出费率以及权重比例,对其进行系统审核,决定具体的支付标准以及金额比例。
  (三)定额结算模式的实施必须要通过科学配置与调整
  定额结算模式必须要在医院、保险部门的共同配合之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结算标准,加强对医疗结构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控制标准,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日,降低费用,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保障医疗质量,提升治疗效果。
  而医保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对策与手段,可以建设完善的服务平台,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发展家庭病床等方式,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解决一些慢性病、老年患者以及晚期重大疾病患者的就医问题,进而虽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加强对卫生资源的控制,提升其整体利用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小芳,安焕萍,周晓玲,等.医保费用定额结算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安徽医学, 2018,39(02).
  [2]刘惠娟,薛健辉,劳幼华,等.按病种定额付费管理新模式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J].2016,32(02):99-102.
  [3]陈琳,林梅,茅建华,等.医保定额结算方式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01):60-62.
  作者简介:
  李萍,济南市中心医院。
其他文献
阐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升频率标准计量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双混频时差法技术原理、NIM新频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原标准频率系统的比对结果。新频率测量系统采用双混
本文主要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介绍了基于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GP2的超声波式热量表的具体设计,它是将温度测量与超声流量测量相结合的户用超声式热量表。超声波测量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阻碍式的测量方法,是
铷光谱灯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影响星载铷钟寿命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估铷灯泡寿命,利用一种新的灯泡赶铷方法,显著提高了差分扫描量热计测量灯泡铷量的精度。通过对长达7年铷量测
基于汤姆逊平衡法原理建立了4πγ电离室活度标准装置的测量系统,该系统由高压电源、电压测量及补偿电路、测控软件组成。利用汤姆逊平衡法原理测量微弱电流,可以有效减小系统
基于Teodosiu各向异性弹性理论计算位错产生的位移场,建立适用于各滑移系中位错衬度因子的计算公式。以立方晶体为实例,对计算过程进行了化简。给出了f.c.c晶体Cu和b.c.c晶体
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项任务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变得更加繁重。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保护公民的利益,帮助其解决现今所面临的风险,为人们提供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