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电厂是电能产生的源泉,如果因故障而突然停电,将给国家及其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现代的发电厂检修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要求,出现了不同目的的检修管理模式。本文主要讲述发电厂的检修管理模式方面的思考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思考与对策
Abstract: the power plant is the source of electricity produced, if due to a failure and suddenly have a power fail, will give state and its enterprise to bring the great loss. The modern plant maintenance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continuous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ppeared different purpose of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d the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of thinking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 the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的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根据体制来分,总共有四个类型即状态检修、预防性的定期检修、改进型检修和事后检修。其中状态检修是以电气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根本、以预测和判断设备的状态发展方向为根据的一种检修管理模式。预防性的定期检修则是以时间为主导的预防性质的检修管理方式,所以也被称作计划性检修的管理。事后检修即电气设备失效或引发故障时展开的一种非计划的检修管理模式。
1.火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现状
1.1发电厂现行检修管理模式的问题
我国传统检修一直以事后检修和预防性的计划检修为主导,通常包括:临时检修、小修、大修和定期维护多种形式,这种检修模式基本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检修的计划性。但是随着电力负荷的增大和控制的多样及复杂性,这种检修管理模式也慢慢显现很大的弊端,主要问题反映在:
(1)临时检修较多:通常计划检修时间是由管理部门下发和制定的,可是有些机组问题较多,没等运行到下一次的检修时间就被迫强行停机,进行检修,这样会使供电、发电和既定的检修计划被打乱。
(2)维修不足:一些机组发生了局部的运行故障,不过由于检修计划的时间是统一的,规定好的时间,所以在不影响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还是带着故障继续运行,当这种局部故障慢慢恶化不能受控时,就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财产和备件的损失,如果某些局部故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很好的解决,也容易演变成大的事故。
(3)维修过剩: 由于检修是统一和固定的时间,所以缺少灵活性,很多的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如果此时检修,等于“画蛇添足”,甚至是适得其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设备损失。
(4)盲目维修: 对于要求检修的设备或者是设备的某个部件,有时不能完全都做到对症下药,甚至还会造成运行良好的设备被检修,而真正发生问题和故障的设备得不到检修。造成了检修的浪费和无效。
(5)设备可靠性差:由于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时会产生个别地区的缺电严重,由于短时间内没有建立新的电源点,所以不得已增加了发电厂连续投运的时间,即缩短了计划检修的时间,但是在生产实际上却造成了非计划停机的大幅提升,这对供配电系统的用电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威胁。
2.分析问题原因
2.1计划检修体制的弊端: 我国在建国以后,模仿苏联的电厂检修管理体制,一直沿用的是计划为主的检修管理模式,这种计划检修管理模式缺少灵活性,各种检修的具体项目以及检修的日程安排包括检修的周期,都是依据管理部门的经验而定。就是不管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的好坏,都要按照时间去进行检修,所以带有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而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维修人员清楚,对于那些运行良好的设备,如果经过检修,会在检修环节和检修负责人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各个方面大打折扣,使本来运行良好的设备,经过人力、物力投资修理后,却减少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设备状态和检修管理经验区别:设备的检修计划通常是按照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设备出厂前的说明书规定,这种定式的思维模式显然和现场设备的实际运行性能的反差很大,造成了所谓的“欠维修”和“过维修”,极大地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3.检修人员的原因:在检修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没有专门的责任人来监管,造成了检修过程中的“流于形式”,检修的责任心和细致度不够,使检修的质量也打了折扣;另外,这种机械的检修模式,丧失了员工的创新和探索的激情及兴趣,只是被动的机械地执行任务,不能达到更好的设备管理效果和维修效果。
3.对策与思考
3.1状态检修管理模式
过去的检修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不可制约的问题和缺陷,所以现在的电厂也在追寻基于设备状态评价的一种状态检修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下的,而且是在科学的诊断技术和先进的检测发展之上的有目的性的维修管理体制。
也就是说,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的状态评估基础之上的,并根据设备运行的状态和分析诊断的结果来分配和制定检修检修的具体项目和日程安排,是一种主动的检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以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为原始依据,而原来传统的模式则是以设备运行的时间为根据。他利用科技领先的设备状态检测手段,来判断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并且辨别设备要发生故障前的预兆和现象,并且对设备具体故障的部位以及损坏的程度、故障发展的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依据最终的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或者故障即将发生前展开检修。利用这种科技的手段,便明确了设备的检修目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所以这种检修体制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成本消耗降低,为运行设备的稳定、全性能、安全、优质和长周期的运行提供了管理保障和技术保障。实行这种状态检修的管理模式所要达到的要求是:延长定期的检修间隔;提高可靠系数和设备可靠性;增加其发电量降低设备运行检修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电厂的运行性能。状态检修是在健康状态和设备性能的诊断和检测前提上的,设备的诊断为检修和决策提高了技术基础。而检修决策,是经过诊断结论,并全面考虑企业的经营和运行规划、人力和财务安排、设备调度、负荷预测等因素,才做出技术和决定的。
3.2.电厂实现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步骤
这种检修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到设备时,即概括为分析、诊断、检测、预测、检修实施、检修决策、检修评估。但在实际中,状态检修不单单只关联检修对象的一些微观的问题,还会涉及到管理、经营和技术层面的全方位的问题。就是说基本上有50%的状态检修都是取决于管理工作上的。另外对发电厂的设备只是单纯地推行比较严格的状态检修也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必要的。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检修体制,都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说来,最好的检修体制就是最适合生产发展,但是这些不同的检修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可以有机结合,互不排斥。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分为四个步骤:
3.2.1进行电厂现状调查
首先要对电厂设备的维护、发电机组的运行和设备的基本情况和电厂所要达到的目标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为状态检修系统的方案制定以及具体的实现提供一手真实材料。另外,在实现状态检修之前,还要对所有的检修人员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培训,加强他们的状态检修上的水平。只有每个检修成员理解了状态检修的原理和过程,然后才能对现场的设备运行系统进行评价。状态检修的方案要求将现有的检修系统和状态检修系统一体化。
状态检修总体方案需要将现有的运行、检修系统与状态检修系统一体化。评估已有的运行管理系统, 查出适宜状态检修的那个部分,并详细的提出对目前系统一体化的方案,这样才会更好地利用当前的条件来开展状态检修的工作。
4.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实施的原则
(1)需建立组织纪律严明、责任分工明确、协调工作、标准统一的网络体系是执行状态检修工作的关键。
(2)推行检修模式必須要做好发电设备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3)加强维修、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进行沟通交流, 提高管理能力, 造就一批素质高的人才是状态检修工作推行的基本保证。
(4)先进的诊断、检测、分析技术及装备是推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手段。
(5)要坚持“安全第一”的主导思想, 遵循以“效益”为根本的原则。
结束语:通过传统的计划检修与现代先进的状态检修管理对比,可以看出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但对于状态检修管理也可以与传统的计划检修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发电厂的运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天宇.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 2006,(03) .
[2].王林琳.浅谈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J]. 装备维修技术,2008,(01).
[3].刘叶志.网络计划技术在电厂大修中的应用改进[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
[4] 姚刚.电厂设备检修动态管理系统的应用[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24).
关键词: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思考与对策
Abstract: the power plant is the source of electricity produced, if due to a failure and suddenly have a power fail, will give state and its enterprise to bring the great loss. The modern plant maintenance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continuous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ppeared different purpose of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d the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of thinking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 the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的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根据体制来分,总共有四个类型即状态检修、预防性的定期检修、改进型检修和事后检修。其中状态检修是以电气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根本、以预测和判断设备的状态发展方向为根据的一种检修管理模式。预防性的定期检修则是以时间为主导的预防性质的检修管理方式,所以也被称作计划性检修的管理。事后检修即电气设备失效或引发故障时展开的一种非计划的检修管理模式。
1.火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现状
1.1发电厂现行检修管理模式的问题
我国传统检修一直以事后检修和预防性的计划检修为主导,通常包括:临时检修、小修、大修和定期维护多种形式,这种检修模式基本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检修的计划性。但是随着电力负荷的增大和控制的多样及复杂性,这种检修管理模式也慢慢显现很大的弊端,主要问题反映在:
(1)临时检修较多:通常计划检修时间是由管理部门下发和制定的,可是有些机组问题较多,没等运行到下一次的检修时间就被迫强行停机,进行检修,这样会使供电、发电和既定的检修计划被打乱。
(2)维修不足:一些机组发生了局部的运行故障,不过由于检修计划的时间是统一的,规定好的时间,所以在不影响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还是带着故障继续运行,当这种局部故障慢慢恶化不能受控时,就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财产和备件的损失,如果某些局部故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很好的解决,也容易演变成大的事故。
(3)维修过剩: 由于检修是统一和固定的时间,所以缺少灵活性,很多的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如果此时检修,等于“画蛇添足”,甚至是适得其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设备损失。
(4)盲目维修: 对于要求检修的设备或者是设备的某个部件,有时不能完全都做到对症下药,甚至还会造成运行良好的设备被检修,而真正发生问题和故障的设备得不到检修。造成了检修的浪费和无效。
(5)设备可靠性差:由于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时会产生个别地区的缺电严重,由于短时间内没有建立新的电源点,所以不得已增加了发电厂连续投运的时间,即缩短了计划检修的时间,但是在生产实际上却造成了非计划停机的大幅提升,这对供配电系统的用电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威胁。
2.分析问题原因
2.1计划检修体制的弊端: 我国在建国以后,模仿苏联的电厂检修管理体制,一直沿用的是计划为主的检修管理模式,这种计划检修管理模式缺少灵活性,各种检修的具体项目以及检修的日程安排包括检修的周期,都是依据管理部门的经验而定。就是不管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的好坏,都要按照时间去进行检修,所以带有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而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维修人员清楚,对于那些运行良好的设备,如果经过检修,会在检修环节和检修负责人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各个方面大打折扣,使本来运行良好的设备,经过人力、物力投资修理后,却减少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设备状态和检修管理经验区别:设备的检修计划通常是按照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设备出厂前的说明书规定,这种定式的思维模式显然和现场设备的实际运行性能的反差很大,造成了所谓的“欠维修”和“过维修”,极大地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3.检修人员的原因:在检修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没有专门的责任人来监管,造成了检修过程中的“流于形式”,检修的责任心和细致度不够,使检修的质量也打了折扣;另外,这种机械的检修模式,丧失了员工的创新和探索的激情及兴趣,只是被动的机械地执行任务,不能达到更好的设备管理效果和维修效果。
3.对策与思考
3.1状态检修管理模式
过去的检修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不可制约的问题和缺陷,所以现在的电厂也在追寻基于设备状态评价的一种状态检修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下的,而且是在科学的诊断技术和先进的检测发展之上的有目的性的维修管理体制。
也就是说,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的状态评估基础之上的,并根据设备运行的状态和分析诊断的结果来分配和制定检修检修的具体项目和日程安排,是一种主动的检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以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为原始依据,而原来传统的模式则是以设备运行的时间为根据。他利用科技领先的设备状态检测手段,来判断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并且辨别设备要发生故障前的预兆和现象,并且对设备具体故障的部位以及损坏的程度、故障发展的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依据最终的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或者故障即将发生前展开检修。利用这种科技的手段,便明确了设备的检修目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所以这种检修体制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成本消耗降低,为运行设备的稳定、全性能、安全、优质和长周期的运行提供了管理保障和技术保障。实行这种状态检修的管理模式所要达到的要求是:延长定期的检修间隔;提高可靠系数和设备可靠性;增加其发电量降低设备运行检修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电厂的运行性能。状态检修是在健康状态和设备性能的诊断和检测前提上的,设备的诊断为检修和决策提高了技术基础。而检修决策,是经过诊断结论,并全面考虑企业的经营和运行规划、人力和财务安排、设备调度、负荷预测等因素,才做出技术和决定的。
3.2.电厂实现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步骤
这种检修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到设备时,即概括为分析、诊断、检测、预测、检修实施、检修决策、检修评估。但在实际中,状态检修不单单只关联检修对象的一些微观的问题,还会涉及到管理、经营和技术层面的全方位的问题。就是说基本上有50%的状态检修都是取决于管理工作上的。另外对发电厂的设备只是单纯地推行比较严格的状态检修也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必要的。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检修体制,都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说来,最好的检修体制就是最适合生产发展,但是这些不同的检修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可以有机结合,互不排斥。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分为四个步骤:
3.2.1进行电厂现状调查
首先要对电厂设备的维护、发电机组的运行和设备的基本情况和电厂所要达到的目标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为状态检修系统的方案制定以及具体的实现提供一手真实材料。另外,在实现状态检修之前,还要对所有的检修人员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培训,加强他们的状态检修上的水平。只有每个检修成员理解了状态检修的原理和过程,然后才能对现场的设备运行系统进行评价。状态检修的方案要求将现有的检修系统和状态检修系统一体化。
状态检修总体方案需要将现有的运行、检修系统与状态检修系统一体化。评估已有的运行管理系统, 查出适宜状态检修的那个部分,并详细的提出对目前系统一体化的方案,这样才会更好地利用当前的条件来开展状态检修的工作。
4.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实施的原则
(1)需建立组织纪律严明、责任分工明确、协调工作、标准统一的网络体系是执行状态检修工作的关键。
(2)推行检修模式必須要做好发电设备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3)加强维修、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进行沟通交流, 提高管理能力, 造就一批素质高的人才是状态检修工作推行的基本保证。
(4)先进的诊断、检测、分析技术及装备是推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手段。
(5)要坚持“安全第一”的主导思想, 遵循以“效益”为根本的原则。
结束语:通过传统的计划检修与现代先进的状态检修管理对比,可以看出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但对于状态检修管理也可以与传统的计划检修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发电厂的运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天宇.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 2006,(03) .
[2].王林琳.浅谈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J]. 装备维修技术,2008,(01).
[3].刘叶志.网络计划技术在电厂大修中的应用改进[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
[4] 姚刚.电厂设备检修动态管理系统的应用[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