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牙体牙髓病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牙髓病人患者100例病因分析进行分析。结果:100例牙体牙髓病中,龋齿30例,根尖周炎22例,牙髓炎26例,残冠及残根11例,牙本质例。结论:引起牙髓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医源性因素等,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205-01
引起牙体牙髓病牙髓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医源性因素等,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的主要因素。对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牙髓病人患者100例病因分析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牙体牙髓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5~78岁,平均43岁。龋齿30例,根尖周炎22例,牙髓炎26例,残冠及残根11例,牙本质敏感11例。自发性疼痛50例,刺激性疼痛13例,咀嚼性疼痛15例,牙龈反复肿胀7例,补牙与牙齿整形14例,食物填塞7例。
2原因分析
2.1细菌感染
2.1.1龋病:接近髓腔的深龋洞是细菌及其毒性产物侵入牙髓组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在细菌尚未到达牙髓组织并造成感染之前,其毒性产物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引发炎症反应。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向牙髓渗透的速度和程度与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及钙化程度密切相关。细菌距牙髓约1 mm牙本质厚度(包括修复性牙本质)时,牙髓组织仅表现为轻度的炎症;当细菌在牙本质内距牙髓0.5 mm时,牙髓炎症的程度明显加重;当细菌突破修复性牙本质的屏障时,牙髓组织将出现急性炎症,形成脓肿。对于相同厚度的余留牙本质而言,细菌最易穿透的区域是坏死牙本质,其次为前期牙本质,最后为修复性牙本质。龋病的发展过程可刺激牙髓产生修复性牙本质屏障,但是如果龋坏的发展速度超过牙髓的修复能力,就会导致牙髓的炎症性反应。因而有的严重龋坏的牙牙髓状态相对正常,有的则发展为牙髓炎。
2.1.2牙发育异常:牙发育异常如畸形中央尖、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窝等,由于细菌易于侵入而造成牙髓炎症或坏死。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常对称性发生。一般位于牙合 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形态可为圆锥形、半球状等,高度可达1~3 mm,其中可有髓角伸入。中央尖易于折断或磨损,使牙髓感染或坏死。牙内陷多见于上颌侧切牙,是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畸形舌侧窝由于牙釉质表面呈囊状深陷,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利于细菌滋生,再加上囊底发育缺陷,可引起牙髓感染。畸形根面沟为一纵形裂沟向根方延伸,易导致牙周组织破坏,成为细菌、毒素入侵的途径。牙中牙是牙内陷最严重的类型,常伴有根尖大面积暗影区。
2.1.3逆行感染: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使牙髓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如果细菌通过侧支根管侵入牙髓造成局限性损害,牙髓组织可在局部沉积修复性牙本质或发生钙化而阻止病变继续发展。只有当牙周病变累及牙髓血运的主要通道或细菌大量侵入时,牙髓才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
2.1.4血源感染: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可将血液中的细菌吸引至该区,牙髓组织亦可通过这种血源途径而受到感染。细菌可来源于牙龈血管或是由于一过性的菌血症。这种现象多见于受到创伤的牙髓组织。
2.2创伤因素
2.2.1急性创伤:因交通事故、异物碰撞、跌跤、正畸治疗时加力过猛、拔牙时误伤邻牙等,均可使牙受到猛烈撞击,引起急性牙外伤,造成根尖部血管的挫伤或断裂,而致血液淤积,牙髓血供受阻,最终发生牙髓退变、炎症或坏死。冠折露髓后不会造成牙髓立即坏死,但由于随后的感染,常使牙髓活力丧失。牙根折断使牙髓血供受阻,常导致牙丧失活力,有时仅根折冠部牙髓坏死,而根尖部分的牙髓组织仍可保存活力,有时可见到骨痂形成并完全修复折断区域。牙脱位后可造成牙髓坏死,但年轻恒牙的预后较好。
2.2.2慢性创伤:磨牙症、牙重度磨损、修复体过高或创伤性咬合等均可影响牙髓的血供,牙髓发生炎症反应或坏死。咬合创伤亦可导致牙隐裂,牙髓感染与否与隐裂类型及深度密切相关。如果隐裂接近髓腔,则会发生牙髓炎;如果隐裂仅限于釉质层内,则牙髓仅表现为对温度敏感,或有咬合不适感。
2.3医源性因素
2.3.1牙体制备:机械备洞过程中钻磨产热是造成牙髓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备洞后产生的牙髓炎症会导致可复性或不可复性改变。浅洞预备时,牙髓因热刺激受损伤的可能性比深洞预备时小。窝洞预备越深,造成的牙髓炎症越严重。由于术者对髓腔解剖不熟悉、髓腔解剖结构的变异或治疗中操作不当等因素,在备洞过程中会造成健康牙髓的意外暴露。牙髓暴露后发生牙髓坏死的几率很大,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和各种药物可用于直接盖髓,但结果还是不尽理想。在牙体预备过程中对暴露的牙本质进行过度脱水干燥会导致牙髓炎症,甚至会造成牙髓坏死。用来支持大面积修复体的牙本质固位钉可造成牙髓的炎症或坏死。固位钉道预备时形成的微裂可扩展至牙髓。预备钉道并旋入固位钉的过程足以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牙髓受到刺激而发生坏死,操作不当时固位钉甚至会直接进入髓腔。
2.3.2充填和修复:用银汞合金材料充填深洞时,若未采取垫底及隔离措施,外界温度会反复、长期地经充填物传导到牙髓组织,导致牙髓的变性甚至坏死。对修复体进行抛光时产生的热量也会刺激牙髓,导致牙髓损伤。在牙体全冠预备的过程中,牙髓组织也可能受到刺激而损伤。有时,牙本质会出现粉红色的改变,这可能与牙髓血管破裂有关。由于髓腔内压力增加明显,血管破裂,红细胞进入牙本质小管。轻微出血后牙髓大多可以自行修复。
2.3.3正畸:在正畸治疗中使用过大的牵引力有可能会造成牙髓坏死。上颌尖牙一般很少因创伤而坏死,但是对正畸的牵引力较为敏感,易于发生牙髓出血和坏死。
2.4化学因素:导致牙髓病变的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窝洞的消毒药物、垫底材料、酸蚀剂、粘接剂和充填材料等。亦有学者认为,窝洞充填后造成牙髓炎症的主要原因是由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引起的。细菌可通过充填物与洞壁之间的微渗漏进入牙髓,另外,牙本质涂层中的细菌由于微渗漏的存在而得以从外界汲取营养而继续存活,进而造成牙髓病变。
参考文献
[1]岳林. 牙体牙髓病临床问题解析Ⅵ.根尖周炎临床诊断和预后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04):245-248.
[2]蒋靖仪. 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调查与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28):15-16.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205-01
引起牙体牙髓病牙髓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医源性因素等,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的主要因素。对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牙髓病人患者100例病因分析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牙体牙髓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5~78岁,平均43岁。龋齿30例,根尖周炎22例,牙髓炎26例,残冠及残根11例,牙本质敏感11例。自发性疼痛50例,刺激性疼痛13例,咀嚼性疼痛15例,牙龈反复肿胀7例,补牙与牙齿整形14例,食物填塞7例。
2原因分析
2.1细菌感染
2.1.1龋病:接近髓腔的深龋洞是细菌及其毒性产物侵入牙髓组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在细菌尚未到达牙髓组织并造成感染之前,其毒性产物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引发炎症反应。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向牙髓渗透的速度和程度与余留牙本质的厚度及钙化程度密切相关。细菌距牙髓约1 mm牙本质厚度(包括修复性牙本质)时,牙髓组织仅表现为轻度的炎症;当细菌在牙本质内距牙髓0.5 mm时,牙髓炎症的程度明显加重;当细菌突破修复性牙本质的屏障时,牙髓组织将出现急性炎症,形成脓肿。对于相同厚度的余留牙本质而言,细菌最易穿透的区域是坏死牙本质,其次为前期牙本质,最后为修复性牙本质。龋病的发展过程可刺激牙髓产生修复性牙本质屏障,但是如果龋坏的发展速度超过牙髓的修复能力,就会导致牙髓的炎症性反应。因而有的严重龋坏的牙牙髓状态相对正常,有的则发展为牙髓炎。
2.1.2牙发育异常:牙发育异常如畸形中央尖、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窝等,由于细菌易于侵入而造成牙髓炎症或坏死。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常对称性发生。一般位于牙合 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形态可为圆锥形、半球状等,高度可达1~3 mm,其中可有髓角伸入。中央尖易于折断或磨损,使牙髓感染或坏死。牙内陷多见于上颌侧切牙,是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畸形舌侧窝由于牙釉质表面呈囊状深陷,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利于细菌滋生,再加上囊底发育缺陷,可引起牙髓感染。畸形根面沟为一纵形裂沟向根方延伸,易导致牙周组织破坏,成为细菌、毒素入侵的途径。牙中牙是牙内陷最严重的类型,常伴有根尖大面积暗影区。
2.1.3逆行感染: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使牙髓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如果细菌通过侧支根管侵入牙髓造成局限性损害,牙髓组织可在局部沉积修复性牙本质或发生钙化而阻止病变继续发展。只有当牙周病变累及牙髓血运的主要通道或细菌大量侵入时,牙髓才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
2.1.4血源感染: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可将血液中的细菌吸引至该区,牙髓组织亦可通过这种血源途径而受到感染。细菌可来源于牙龈血管或是由于一过性的菌血症。这种现象多见于受到创伤的牙髓组织。
2.2创伤因素
2.2.1急性创伤:因交通事故、异物碰撞、跌跤、正畸治疗时加力过猛、拔牙时误伤邻牙等,均可使牙受到猛烈撞击,引起急性牙外伤,造成根尖部血管的挫伤或断裂,而致血液淤积,牙髓血供受阻,最终发生牙髓退变、炎症或坏死。冠折露髓后不会造成牙髓立即坏死,但由于随后的感染,常使牙髓活力丧失。牙根折断使牙髓血供受阻,常导致牙丧失活力,有时仅根折冠部牙髓坏死,而根尖部分的牙髓组织仍可保存活力,有时可见到骨痂形成并完全修复折断区域。牙脱位后可造成牙髓坏死,但年轻恒牙的预后较好。
2.2.2慢性创伤:磨牙症、牙重度磨损、修复体过高或创伤性咬合等均可影响牙髓的血供,牙髓发生炎症反应或坏死。咬合创伤亦可导致牙隐裂,牙髓感染与否与隐裂类型及深度密切相关。如果隐裂接近髓腔,则会发生牙髓炎;如果隐裂仅限于釉质层内,则牙髓仅表现为对温度敏感,或有咬合不适感。
2.3医源性因素
2.3.1牙体制备:机械备洞过程中钻磨产热是造成牙髓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备洞后产生的牙髓炎症会导致可复性或不可复性改变。浅洞预备时,牙髓因热刺激受损伤的可能性比深洞预备时小。窝洞预备越深,造成的牙髓炎症越严重。由于术者对髓腔解剖不熟悉、髓腔解剖结构的变异或治疗中操作不当等因素,在备洞过程中会造成健康牙髓的意外暴露。牙髓暴露后发生牙髓坏死的几率很大,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和各种药物可用于直接盖髓,但结果还是不尽理想。在牙体预备过程中对暴露的牙本质进行过度脱水干燥会导致牙髓炎症,甚至会造成牙髓坏死。用来支持大面积修复体的牙本质固位钉可造成牙髓的炎症或坏死。固位钉道预备时形成的微裂可扩展至牙髓。预备钉道并旋入固位钉的过程足以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牙髓受到刺激而发生坏死,操作不当时固位钉甚至会直接进入髓腔。
2.3.2充填和修复:用银汞合金材料充填深洞时,若未采取垫底及隔离措施,外界温度会反复、长期地经充填物传导到牙髓组织,导致牙髓的变性甚至坏死。对修复体进行抛光时产生的热量也会刺激牙髓,导致牙髓损伤。在牙体全冠预备的过程中,牙髓组织也可能受到刺激而损伤。有时,牙本质会出现粉红色的改变,这可能与牙髓血管破裂有关。由于髓腔内压力增加明显,血管破裂,红细胞进入牙本质小管。轻微出血后牙髓大多可以自行修复。
2.3.3正畸:在正畸治疗中使用过大的牵引力有可能会造成牙髓坏死。上颌尖牙一般很少因创伤而坏死,但是对正畸的牵引力较为敏感,易于发生牙髓出血和坏死。
2.4化学因素:导致牙髓病变的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窝洞的消毒药物、垫底材料、酸蚀剂、粘接剂和充填材料等。亦有学者认为,窝洞充填后造成牙髓炎症的主要原因是由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引起的。细菌可通过充填物与洞壁之间的微渗漏进入牙髓,另外,牙本质涂层中的细菌由于微渗漏的存在而得以从外界汲取营养而继续存活,进而造成牙髓病变。
参考文献
[1]岳林. 牙体牙髓病临床问题解析Ⅵ.根尖周炎临床诊断和预后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04):245-248.
[2]蒋靖仪. 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调查与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2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