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质疑、想象、探索、创新的分析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而说到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竞争,都是对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又离不开教师!所以,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人生观、教学观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就需要积极探索,加上采用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快乐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这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得教育活动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建的教程,并将“质疑·想象·探索·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我发展,找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學新理念;创新;探索;素质教育
  一、质疑·探索
  《论语》中孔子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所以,孔圣人总结了启发式教学的精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换句话说,如果学生的心是不开放的,他是不开明的;当学生都不愿意说话,不能说话,不能开导他。这是通过过去的潜台词和过去的无意识的实现来实现的。然而,很多学生在“悟”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地方“悟”不出来!这就需要先启发学生“质疑”,并在质疑的过程中进行探索。
  例如,当一个老师教《简单电路》时,他开始简单地介绍电池、电线和灯泡,接着演示了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演示完后,老师先不讲明小灯泡的点亮方式,而是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阅读演示过程,并自己去发现问题: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呢?然后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利用为他们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去实验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灯泡发光。在这一点上,学生们想更有趣地探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想象·探索
  如苏教版,自然第十一册有“养蚕”这样的一系列教材,供学生开始学习,而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是不能完成的。为了使学生学会养蚕的基本知识,我让学生以一个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学习小组,由学生自己配置团队成员,并当选领导人、蚕桑父母日常观察法、蚕由小变大,在父母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养蚕。回到教室后,再让学生通过想象,将从父母那儿学到的养蚕经验记录下来,并对父母的养蚕方法加以评论,想想他们的方法哪些是科学的?而哪些又是不科学,需要改进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又如《植物的叶子》这一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形态的树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联系到一些特定的事物,找出树叶的形状,如了解这些植物的叶子。尤其是椭圆形的叶子,当老师提问这些叶子像何种物体的时候,有一些同学说像鱼,有一些同学说像鸭子的身体,这时老师不应该压抑他们的想法,甚至否定学生的想象力,而是要鼓励他们的去想象,去探索。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叶子专业术语是卵形叶。这一认识也为后面制作叶子标本打下了基础,让同学们能够根据叶子形状的不同来制作叶子标本,如鱼或海龟。这样既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探索·创新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仅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还可学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勇敢探索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材料的结构设计作出自己的假设,教师也要针对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定实验设计,首先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其次从验证开始,逐渐让学生探究实验。例如上《溶解现象》这一堂课,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高锰酸钾是和糖溶于水,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切东西都溶于水吗?我没有解释任何事情,而是鼓励学生们把油、盐、面粉、粉笔和粉笔放进水中,为自己找到答案。在实验的基础上,同学们发现了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溶于水,比如油,粉笔或沙子等物质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
  这次的实验中,学生们在实验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创新
  创新学习能力的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科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巩固应用并且熟练掌握,例如:《简单电路》这一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尝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并提出一个问题:扩散思维,只要能让灯泡亮还有什么连线法。学生们积极思考并连接各种电路,有些同学还有一定的创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未来社会的需要。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实验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广大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 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和国家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思考[J].胡金枝.大学教育,2013(16).
其他文献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156  摘要: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让数字教学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教学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利用,是现代高校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信息化资源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有效进行整合,提升高校教学总体效果,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提升高
摘要:作为整个电网中的关键设备,电容器是否能够保持顺利的运行,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所处的运行状况。从目前来看,系统保护整定通常涉及到电压保护以及电流保护,二者共同构成了电容器装置的重要保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容器装置而言,应当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整定措施。  关键词: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保护整定问题;具体措施  在无功补偿的各种装置中,高压并联的电容器构成了其中的重要构件,处于运行状态的高压系统如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流程进行简要剖析,并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观点,从建筑工程前、中、后三个阶段详细的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梳理与说明,以期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与促进;策略  国际化与全球化是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建筑行业也因社会格局的变化,而呈现新的特点,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则渐渐成为了建筑行
摘 要:航空电子系统涵盖了整个飞机上所有的航电应用任务,对飞机飞行任务的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航电系统,飞机仅仅是一架能飞上天的机器而已,有了航电系统飞机才能展现出它的强大功能。随着对飞机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航电应用的数量越来越多,设计也越来越复杂,在众多复杂的设计中,各个应用之间跨平台进行的数据交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讨论了一种实现数据跨平台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综合化航电;数据交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推动了民用建筑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化电气设备和人们用电量需求的增加,对建筑供电配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满足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而且还要满足民用建筑未来发展对供配电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的指标要求,保证人们用上放心电的同时降低建筑投资成本,提高居民的用电质量。为此,本文在分析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的
认识实习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应优选实习单位与实习工地,和施工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周密地制定实习计划,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对同学严格要求与热情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新型公建工程设计时都带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公建工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超高层结构,一种为大跨度大空间结构。本文就针对大跨度大空间群体公建工程施工前的塔吊选型部署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塔吊;钢结构;公建工程;群塔作业  塔吊的选型及布置策划好,对后期整体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塔吊的选型,不仅要选择好定位,还要综合考虑塔吊的载荷,经济成本、施工进度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机械生产制造上的应用,使设备制造更加透明和精准,从接单、安排生产到整个生产过程,网络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交货要求,对各制造工序下达相关命令,从而保证能够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生产。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现代生产管理系统有效地连接了各生产工序,从而使上一个生产工序能够为下一个生产工序服务,为稳定整个生产流程创造了条件。本文将对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的构建进行研究,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