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哑铃型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thylif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椎哑铃型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87例颈椎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椎管内外部分的大小以及有无脊柱骨质结构破坏将颈椎哑铃型肿瘤分为4型:椎管内为主型(Ⅰ型,48例)、椎管外为主型(Ⅱ型,17例)、椎管内外无骨质破坏型(Ⅲ型,15例)和椎管内外伴骨质破坏型(Ⅳ型,7例)。根据肿瘤分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一期切除肿瘤,其中Ⅰ型采用颈后正中–半椎板入路,Ⅱ型采用颈外侧–肌间隙入路,Ⅲ型采用颈外侧–肌间隙–半椎板入路或颈外侧–肌间隙–颈后正中–半椎板联合入路,Ⅳ型采用颈后远外侧–肌间隙–半椎板入路或颈后正中–肌间隙–半椎板入路并行枕颈后路或颈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

结果

肿瘤一期手术完全切除83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随访9个月~6(3.2)年,肿瘤全切病例均无复发,次全切病例复发1例。随访期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85例,加重2例,无发生脊柱畸形的病例。

结论

颈椎哑铃型肿瘤的临床分型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肿瘤分型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不仅能够提高肿瘤一期切除的全切率,而且有助于降低术后脊柱畸形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我国喀什地区住宅空间的适应性变容包括:庭院起居室、社会交往轴线与家庭公私轴线、女性角色的社会空间与家庭空间,以及家庭起居与就餐空间.它们对应于特定的社会学意义,分别为行动空间、交往空间、女性空间、物理空间.文章探索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住宅空间适应性变容以及在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下的适应性活力,重新定义其空间的社会学意义,以期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其独特的空间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