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年前,一个求学女孩眼神,打动了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董事长潘和永,激励他走上了扶贫之路。
在集团一次会议上,一位部门经理说,她在吉林省面试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就在要写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女孩被她妈妈拽了回去,因为她的爸爸有病卧床,家里拿不起一年几千元的学费。那一瞬间,女孩哭了,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眼睛里那种对高铁乘务专业的渴望,令人揪心。这位经理说着说着就落泪了。潘和永也被感动了。在会上,他改变了会议主题,专门讨论起了扶贫。
潘和永说:“不能再让那些优秀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了。咱们要把教育扶贫作为自己的责任,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在这次会议上,集团确定了“培养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岗位、改变一个家庭”的办学宗旨。
很快,集团成立了扶贫办公室,以“职教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就业扶贫”为抓手,在全国、特别是北京市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实施了多种帮扶模式。
潘和永关注教育帮扶,与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他出生在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辈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自幼就下定决心,励志考学、服务乡邻。1987年,他如愿以偿考上周口农校。毕业后,他选择回乡工作,先后担任过乡团委书记、副镇长、乡党委副书记等职,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基层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充当了最廉价的劳动力,无劳动技能。一遇“风吹草动”,只能返乡务农。
他思索着、酝酿着,萌生了创办一所职业培训学校的想法。2004年,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选择北上进京,开始追梦之路。
2006年,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正式挂牌。取名商鲲,寓意是要把职业教育办得如鲲鹏展翅,走向高远。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如今集团已发展成集幼儿园、小学、中职、大专于一体的教育机构。这些年,集团安排进入学校工作及加盟学校带动产业链就业的就有近万人。
在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中,潘和永提出了“六字”思路。即“培”,培养技能;“增”,增强信心;“安”,就业安置;“捐”,捐赠、消费扶贫;“建”,帮建设施;“减”,减免费用。
2016年,潘和永到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在街上,见到一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聚在一起玩紙牌,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他们为什么不上学呢?潘和永与他们一聊才知道,不是他们不想上学,一方面是家里根本没有钱供他们读书,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学完了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
经过调研,潘和永决定:给这里的学校捐赠教材5000册,免费接纳上百名贫困生到商鲲教育集团旗下院校就读,并全部负责安排就业。已在兰州铁路局上班的曹洪岗激动地说:“要不是商鲲给我们新的希望和机会,我可能这辈子也走不出大山,更不用说到高铁上工作了。”
“这道理、那道理,高质量就业才是硬道理。”这是潘和永常说的一句话。他倡议给贫困户减轻负担,出台了“双优先”政策: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集团上班,优先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父母到北京工作。乌兰察布一名贫困学生的家长说:“真没想到,一人上商鲲,全家都受益!”目前,商鲲教育集团共安置全国贫困就业人员4万余人。
2019年年底,商鲲教育集团把暖暖的事业带到了雪域高原,集团和拉萨一职签订帮扶协议,美丽的天路上也留下了商鲲人职教扶贫的足迹。
2018年11月,东城区对口帮扶的张家口崇礼区土豆滞销,农民兄弟忧心如焚,因为不少家庭要靠卖土豆的钱才能换些年货。潘和永得知消息后,连夜召开高管会,发动所有员工,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仅两天时间集团员工就认购爱心土豆100吨。2019年同样的季节,商鲲集团同样认购100吨土豆。小土豆,大情怀。这不仅解决了崇礼百姓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搭起了一条扶贫帮困的爱心蔬菜通道。
为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真扶贫、扶真贫”,潘和永将北京市对口支援的7省区、90个旗县的扶贫责任分解到集团各高管,每人对接一个省区,每名经理负责一个县,每个团队管理一个项目,为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领导基础和组织基础。目前,仅在京蒙、京冀对口帮扶的54个县市区中就有32个与商鲲教育集团开展了职业教育扶贫合作。
2019年,潘和永因其在扶贫事业中的突出成绩,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在集团一次会议上,一位部门经理说,她在吉林省面试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就在要写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女孩被她妈妈拽了回去,因为她的爸爸有病卧床,家里拿不起一年几千元的学费。那一瞬间,女孩哭了,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眼睛里那种对高铁乘务专业的渴望,令人揪心。这位经理说着说着就落泪了。潘和永也被感动了。在会上,他改变了会议主题,专门讨论起了扶贫。
潘和永说:“不能再让那些优秀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了。咱们要把教育扶贫作为自己的责任,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在这次会议上,集团确定了“培养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岗位、改变一个家庭”的办学宗旨。
很快,集团成立了扶贫办公室,以“职教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就业扶贫”为抓手,在全国、特别是北京市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实施了多种帮扶模式。
潘和永关注教育帮扶,与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他出生在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辈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自幼就下定决心,励志考学、服务乡邻。1987年,他如愿以偿考上周口农校。毕业后,他选择回乡工作,先后担任过乡团委书记、副镇长、乡党委副书记等职,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基层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充当了最廉价的劳动力,无劳动技能。一遇“风吹草动”,只能返乡务农。
他思索着、酝酿着,萌生了创办一所职业培训学校的想法。2004年,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选择北上进京,开始追梦之路。
2006年,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正式挂牌。取名商鲲,寓意是要把职业教育办得如鲲鹏展翅,走向高远。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如今集团已发展成集幼儿园、小学、中职、大专于一体的教育机构。这些年,集团安排进入学校工作及加盟学校带动产业链就业的就有近万人。
在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中,潘和永提出了“六字”思路。即“培”,培养技能;“增”,增强信心;“安”,就业安置;“捐”,捐赠、消费扶贫;“建”,帮建设施;“减”,减免费用。
2016年,潘和永到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在街上,见到一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聚在一起玩紙牌,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他们为什么不上学呢?潘和永与他们一聊才知道,不是他们不想上学,一方面是家里根本没有钱供他们读书,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学完了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
经过调研,潘和永决定:给这里的学校捐赠教材5000册,免费接纳上百名贫困生到商鲲教育集团旗下院校就读,并全部负责安排就业。已在兰州铁路局上班的曹洪岗激动地说:“要不是商鲲给我们新的希望和机会,我可能这辈子也走不出大山,更不用说到高铁上工作了。”
“这道理、那道理,高质量就业才是硬道理。”这是潘和永常说的一句话。他倡议给贫困户减轻负担,出台了“双优先”政策: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集团上班,优先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父母到北京工作。乌兰察布一名贫困学生的家长说:“真没想到,一人上商鲲,全家都受益!”目前,商鲲教育集团共安置全国贫困就业人员4万余人。
2019年年底,商鲲教育集团把暖暖的事业带到了雪域高原,集团和拉萨一职签订帮扶协议,美丽的天路上也留下了商鲲人职教扶贫的足迹。
2018年11月,东城区对口帮扶的张家口崇礼区土豆滞销,农民兄弟忧心如焚,因为不少家庭要靠卖土豆的钱才能换些年货。潘和永得知消息后,连夜召开高管会,发动所有员工,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仅两天时间集团员工就认购爱心土豆100吨。2019年同样的季节,商鲲集团同样认购100吨土豆。小土豆,大情怀。这不仅解决了崇礼百姓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搭起了一条扶贫帮困的爱心蔬菜通道。
为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真扶贫、扶真贫”,潘和永将北京市对口支援的7省区、90个旗县的扶贫责任分解到集团各高管,每人对接一个省区,每名经理负责一个县,每个团队管理一个项目,为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领导基础和组织基础。目前,仅在京蒙、京冀对口帮扶的54个县市区中就有32个与商鲲教育集团开展了职业教育扶贫合作。
2019年,潘和永因其在扶贫事业中的突出成绩,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