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TO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设置为TOD组,选择同期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60例为对照组,设置为非TOD组。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性值等指标。结果 TOD组昼夜血压均值为收缩压(167.23±10.72)mm Hg,舒张压(98.32±11.32)mm Hg,明显高于非TO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TOD组患者杓型血压23例(38.33%)、非杓型血压37例(61.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OD组的日间收缩压变异值(16.93±2.34)mm Hg,明显高于非TOD组,夜间收缩压变异值为(14.34±6.83)mm Hg,明显低于非TO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其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紧密相关,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77-03
  24h动态血压监测可反映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在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方面具有重要的评价和预测价值[1-2]。为了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价值,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本医院对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24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分析其动态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设置为TOD组,选择同期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60例为对照组,设置为非TOD组。TOD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75.2±5.7)岁。非TOD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62~86岁,平均(78.2±4.3)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如果患者24h血压均值>130/80mm Hg、日间血压均值>135/85mm Hg,夜间血压均值>125/75mm Hg,则判断为高血压。如果患者间血压下降的百分率下降>10%,判断为昼夜节律正常,属于杓型血压;百分率下降<10%,判断为血压昼夜节律逐渐消失,属于非杓型血压。最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即日间与夜间的收缩压变异、舒张压变异等。
  1.4 靶器官损害评估
  采取超声心动图测量显示左心室肥厚,代表心脏损害程度;经头颅核磁共振或头颅CT证实脑损害状况;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微量蛋白尿、尿蛋白等方面的检查,有多项异常者为合并靶器官损害。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昼夜血压均值比较
  TOD组昼夜血压均值明显低于非TO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
  TOD组杓型血压23例(38.33%)、非杓型血压37例(61.67%);非TOD组杓型血压44例(73.33%)、非杓型血压16例(26.67%)。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血压变异性比较
  两组患者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舒张压变异性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老年原发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动态血压变化监测是评价血压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其可以早期发现、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科学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3]。本研究中,TOD组昼夜血压均值、昼夜节律、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关键在于降低昼夜血压均值、日间及夜间收缩压等,并合理减少血压增高的时间,提高自主神经功能,防止出现靶器官损害等[4]。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正常人和轻度的高血压患者的24h血压呈现一种双峰-谷的长杓型生理节律性波动,动脉血压在清晨4:00~6:00点开始上升,8:00~10:00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点再次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达低谷并维持到4:00~6:00点,全天出现双峰-谷的长柄勺型曲线。同时,这一曲线可以说是人体对适应机体的活动,也是保护心脑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机制。一旦靶器官受损,血压的这种波动发生改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夜间血压水平下降幅度变小,甚至出现升高的状态,呈现非杓型血压变化因此,人体的靶器官受损,血压将会发生异常波动,昼夜节律逐渐消失,夜间血压水平下降幅度趋于上升,呈现非杓型血压变化[5]。本研究中TOD组杓型血压百分率为38.33%、非杓型血压百分率为61.67%,可见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本研究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多以收缩压变异为主,可能是患者日间活动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所以测定血压变异性,可以掌握靶器官的损害及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等[6]。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减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保护心脑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 关秀兰.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2,14(65):41-42.
  [2] 唐智雄,李子强,李晓波.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中的临床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0,11(75):1633-1634.
  [3] 胥勇斌,胡蓉,佘强,等.清晨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对靶器官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8):586-589.
  [4] 周永兰,骆秉铨,赵雨灯,等.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亚临床靶器官受损与肥胖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8):574-576.
  [5] 钱宗杰,李全忠,廖发荣,等.高血压患者运动试验中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03-505.
  [6] 王立文,黄体钢,翟耀东,等.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1):32-35.
  (收稿日期:2013-10-15)
其他文献
在市政工程建设作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地铁、管廊等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多数工程项目地下建设作业中均需通过浅埋暗挖的方式开挖作业断面,以进行后续施工作业。本施工技术
研究了注水水质造成油层损害的评价技术,分析了注水过程中因水质不合格可能引起油层损害的主要机制,给出各项损害因素引起的表皮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以利津油田为例,进行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这项技术的精益求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进步。总的来说,这项技术的传播对社
经济增速放缓、银根紧缩、疫情等让行业内不断有人唱衰——“创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与四五年前群情激昂的“双创”大军相比,如今的创业者更多了一些思虑和警惕。  当然,这些思虑和警惕,无外乎格局、心胸、视野,也即认知力。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创业也是如此。  事实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力。一般而言,我们的学识、经历和经验会形成一个隧道,人对事物的所有认知和判断都会局限在这个隧道内。 
一提到美容,人们常会想到那只是“脸面”问题,却往往忽视了人与之紧密相连的颈部。其实,颈部在人体曲线的构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丰腴适中,光洁的颈部是每一个女性梦寐以求的。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个“媚”也包含着颈部的功劳。  和面部一样,颈部也属于身体的暴露部位,一样承受着日常的风吹日晒,然而,两者所享受的待遇并不一样。人们每日对面部仔细地清洁保养,而大多数时间却对颈部置之不理,有了问题也往往是一遮
胜利油田草13断块馆陶组油层,油藏埋深为1000~1030m,闭合高度约30m,地质结构为湿地扇沉积,易漏失.该层原油密度为0.9267~1.0286g/cm3,为特稠油油藏,50℃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32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同时当前我国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同质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在同质化竞争中,在经费、招生及就业、人才引进、科研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因此,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其在竞争中能够取胜的不二选择,而特色办学是差异化竞争的有效路径,其要点一是地方性,二是独特性。为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做到以下几点:立足区域,科学定位;以区域社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