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36-02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骨质疏松所致的股骨颈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日趋成熟,它已经成为近几年临床开展的较为常见的矫形手术,我科自2009年11月~2012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5岁,病程2~8年不等。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例(全髋1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3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压疮、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5d,术后疗效满意,患者手术后2~3个月均能恢复行走功能。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防止因呕吐而引起窒息。保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矫正鞋或行皮牵引,为防止患肢内收、外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30°,以防止关节脱位,皮牵引时随时观察牵引部位皮肤情况及牵引是否有效,不可在牵引装置上覆盖衣物。
2.2 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0%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停止吸氧及心电监护。
2.3 引流护理。观察术区切口敷料包扎情况,有无渗出,引流管应保持通畅,无扭曲、无打折、无脱位。观察负压装置内引流液的颜色、量、引流速度,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一般引流24~48h,引流量明显减少后(24h<50ml)即可拔管。观察镇痛泵情况,不可随意调节滴速,在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配合医生作好处理。留置尿管要保持通畅,记录尿液颜色及量,术后1~2d在患者有尿意的情况下即可拔除尿管。
2.4 饮食指导。患者在麻醉完全清醒后即可进流食,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食。术后恢复期应摄入高能量(糖尿病患者除外)、高维生素、含钙和胶原蛋白较高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2.5 预防并发症。
2.5.1 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按常规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注意体温变化及患者的主诉,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7~10d,并严格执行用药时间。导尿期间每天进行膀胱冲洗和集尿袋更换,集尿袋应放置在低于膀胱水平位置,定时夹闭尿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d,一般1~2d即可拔除尿管。静脉滴注改善骨代谢药物时,嘱患者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达到尿道自净的作用及防止泌尿道结石的发生。
2.5.2 压疮。由于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及采取被迫体位,极易引起压疮,保持患者床铺平整、干燥且无渣屑,每2小时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采用气垫床等缓解皮肤压力。增加机体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二便后清洗会阴,正确使用便器,避免划伤皮肤并保证不能屈髋。皮牵引时注意牵引皮肤的受压情况。
2.5.3 坠积性肺炎。室内定时通风,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每天练习有效呼吸数百次。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如痰液黏稠不易咯出可配合使用雾化吸入,可起到抗炎、解除支气管痉挛、湿化气道的作用。翻身时可用空手心叩击脊柱两侧,自上而下,由内而外,手腕用力,力度适宜。
2.5.4 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卧床限制下肢活动,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则会引起患肢肿胀、疼痛、静脉曲张等,严重时引起肺栓塞可威胁患者生命。抬高患肢20~30cm,并做患侧肌肉收缩训练,每天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足背动脉波动情况。测量大腿中下1/3及小腿下1/3处的周径1次/h,并与健侧比较[4]。根据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钠等。
2.5.5 关节脱位。卧床期间保持患侧髋关节外展中立位30°,此卧位可有效防止髋关节脱位。健侧卧位时,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头,以保持两腿平衡。术后搬动患者时采用多人搬运法,绝对避免屈髋及内旋。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如出现患侧髋部剧烈疼痛和髋部畸形及双下肢长短不一时可能出现关节脱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2.6 功能锻炼。与患者极其家属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利用讲解、示范等多种形式让患者和其家属掌握各种功能锻炼的要领。术后24h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伸展练习,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术后2周可屈髋90°做伸膝练习,可借助辅助器械如拐杖、行走器下床活动。功能锻炼时应有专人陪护,防止跌倒的发生。功能锻炼是骨科治疗和护理的重要部分,是一项艰苦漫长的工作,功能锻炼越早进行越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7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进行康复指导,嘱其平时不能盘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子及矮沙发、入厕不易用蹲便。完全康复以后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能急走和快跑,注意控制体重,防止下肢负担过重。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
3 结果
通过对18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恢复了髋关节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和减少了住院费用,平均住院15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个月后均恢复行走功能。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骨质疏松所致的股骨颈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日趋成熟,它已经成为近几年临床开展的较为常见的矫形手术,我科自2009年11月~2012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5岁,病程2~8年不等。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例(全髋1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3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压疮、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5d,术后疗效满意,患者手术后2~3个月均能恢复行走功能。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防止因呕吐而引起窒息。保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矫正鞋或行皮牵引,为防止患肢内收、外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30°,以防止关节脱位,皮牵引时随时观察牵引部位皮肤情况及牵引是否有效,不可在牵引装置上覆盖衣物。
2.2 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0%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停止吸氧及心电监护。
2.3 引流护理。观察术区切口敷料包扎情况,有无渗出,引流管应保持通畅,无扭曲、无打折、无脱位。观察负压装置内引流液的颜色、量、引流速度,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一般引流24~48h,引流量明显减少后(24h<50ml)即可拔管。观察镇痛泵情况,不可随意调节滴速,在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配合医生作好处理。留置尿管要保持通畅,记录尿液颜色及量,术后1~2d在患者有尿意的情况下即可拔除尿管。
2.4 饮食指导。患者在麻醉完全清醒后即可进流食,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食。术后恢复期应摄入高能量(糖尿病患者除外)、高维生素、含钙和胶原蛋白较高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2.5 预防并发症。
2.5.1 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按常规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注意体温变化及患者的主诉,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7~10d,并严格执行用药时间。导尿期间每天进行膀胱冲洗和集尿袋更换,集尿袋应放置在低于膀胱水平位置,定时夹闭尿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d,一般1~2d即可拔除尿管。静脉滴注改善骨代谢药物时,嘱患者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达到尿道自净的作用及防止泌尿道结石的发生。
2.5.2 压疮。由于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及采取被迫体位,极易引起压疮,保持患者床铺平整、干燥且无渣屑,每2小时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采用气垫床等缓解皮肤压力。增加机体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二便后清洗会阴,正确使用便器,避免划伤皮肤并保证不能屈髋。皮牵引时注意牵引皮肤的受压情况。
2.5.3 坠积性肺炎。室内定时通风,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每天练习有效呼吸数百次。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如痰液黏稠不易咯出可配合使用雾化吸入,可起到抗炎、解除支气管痉挛、湿化气道的作用。翻身时可用空手心叩击脊柱两侧,自上而下,由内而外,手腕用力,力度适宜。
2.5.4 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卧床限制下肢活动,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则会引起患肢肿胀、疼痛、静脉曲张等,严重时引起肺栓塞可威胁患者生命。抬高患肢20~30cm,并做患侧肌肉收缩训练,每天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足背动脉波动情况。测量大腿中下1/3及小腿下1/3处的周径1次/h,并与健侧比较[4]。根据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钠等。
2.5.5 关节脱位。卧床期间保持患侧髋关节外展中立位30°,此卧位可有效防止髋关节脱位。健侧卧位时,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头,以保持两腿平衡。术后搬动患者时采用多人搬运法,绝对避免屈髋及内旋。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如出现患侧髋部剧烈疼痛和髋部畸形及双下肢长短不一时可能出现关节脱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2.6 功能锻炼。与患者极其家属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利用讲解、示范等多种形式让患者和其家属掌握各种功能锻炼的要领。术后24h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伸展练习,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术后2周可屈髋90°做伸膝练习,可借助辅助器械如拐杖、行走器下床活动。功能锻炼时应有专人陪护,防止跌倒的发生。功能锻炼是骨科治疗和护理的重要部分,是一项艰苦漫长的工作,功能锻炼越早进行越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7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进行康复指导,嘱其平时不能盘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子及矮沙发、入厕不易用蹲便。完全康复以后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能急走和快跑,注意控制体重,防止下肢负担过重。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
3 结果
通过对18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恢复了髋关节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和减少了住院费用,平均住院15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个月后均恢复行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