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体检测对风湿病性葡萄膜炎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B27抗原(HLA-B27)、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检测对风湿病性葡萄膜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且长期生活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初诊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724例,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抗原表达和血清中ANA、anti-dsDNA和ANCA表达情况,并通过收集详细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等明确葡萄膜炎患者是否患有风湿病及风湿病类型。

结果

724例初发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共确诊风湿病性葡萄膜炎285例(占39.4%);其中男135例,占47.4%,女150例,占52.6%;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14)岁,低于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44±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285例风湿病性葡萄膜炎包括176例脊柱关节炎性葡萄膜炎、48例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性葡萄膜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葡萄膜炎、1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性葡萄膜炎、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性葡萄膜炎、5例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性葡萄膜炎。风湿病性葡萄膜炎患者HLA-B27(57.2%)、ANA(15.8%)、anti-dsDNA(5.3%)和ANCA(9.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风湿病性葡萄膜炎患者HLA-B27(1.1%)、ANA(1.6%)、anti-dsDNA(0)和ANCA(0.9%)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均<0.01);HLA-B27抗原阳性主要表现在脊柱关节炎性葡萄膜炎患者,阳性率为92.1%;ANA阳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葡萄膜炎患者,阳性率为95.5%;anti-dsDNA阳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葡萄膜炎患者,阳性率为59.1%;ANCA阳性主要表现在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性葡萄膜炎患者(除外白塞病),阳性率为57.1%。

结论

HLA-B27抗原、ANA、anti-dsDNA和ANCA检测对部分风湿病性葡萄膜炎的诊断有较好的初筛作用,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部分风湿病性葡萄膜炎类型的辅助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青少年由于参加体育运动导致的肱骨髁上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和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儿童髁上骨折166例,其中由于体育运动导致者共56例。分析56例患儿的性别、致伤因素、受伤时年龄、伤后距离手术治疗的时间、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肘关节三维CT表现、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情况、手术方式以及临床随访结果。最后一次随访时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单独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后接静脉镇痛泵,D组配方为右美托咪啶0.2 μg·kg-1·h-1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F组配方为芬太尼20 μg/kg用0.9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修复骨外露创面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兔72只,于头颅顶部制作创面模型,根据创面基底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各24只:(1)皮肤缺损组:切除皮肤保留颅骨骨膜;(2)骨膜缺损组:切除皮肤及颅骨骨膜,暴露颅骨;(3)骨烧伤组:在骨膜缺损组的基础上,将裸露颅骨用电烙铁烫伤致颅骨表层坏死,然后在各个创面上移植人工真皮。于移植后1、2、3、4周每组各取2只切取移植的人工真皮制作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