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仓健随着大银幕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值全国人民把看电影作为头等娱乐大事的年代。适逢全民观影热潮,高仓健以其沉稳和极具安全感的形象迅速走红。
写就这篇文章的时候,《千里走单骑》基本上已经从全国院线中撤下来了,高仓健再一次离去。不管他会不会再次回来,中国观众、本土电影、进口电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结构。
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让已经淡出中国观众视线很长时间的日本演员高仓健实现了一次意义特殊的回归。这次回归不仅对张艺谋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亲自执导了自己偶像出演的电影,对中国观众来说,在本土电影中看到这个境外明星同样也是感慨颇多。虽然,此时高仓健已非彼时高仓健了。那么,彼时的高仓健和此时的高仓健对于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中年和老年高仓健的面庞中,中国观众又能感受些什么呢?
当年的走红有明显时代特征
高仓健随着大银幕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值全国人民把看电影作为头等娱乐大事的年代。适逢全民观影热潮,高仓健以其沉稳和极具安全感的形象迅速走红(“走红”在当时还并不是一个常用词)。高仓健的气质对于刚刚从娱乐封闭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电影观众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影迷们认可这种兼顾爱人和父亲两种角色的优秀男人,并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若隐若现的深切慰藉。从此意义上说,高仓健的走红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进口电影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应是一个非常符号化的娱乐产品。对于观众来说,看进口电影无疑是走在娱乐前沿的标志性行为,其前沿性几乎可以和中国城市街头最早出现的那几条喇叭裤、和去年夏天数百万人手捧手机狂炒“超女”相提并论。与此同时,观众能够看到的进口片其实也是按照和国产片没有太大本质差异的标准引进到国内来的,这样的标准也给当时的进口片打上了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这些电影都主题积极、情节健康,高扬着人情人性的大旗,与建构在当时政治背景下文化业的宏观要求完全一致。因此,当时大批包括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在内的进口电影对观众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但是,其深刻程度更多的是体现在中国电影创作者身上。
当文化娱乐方式逐渐丰富起来,进口电影和国产电影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乎被中国电影观众完全抛弃,进口片并没有逆电影市场整体下滑的势头而逆势高涨。于是,高仓健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离开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视线。相对粗糙地进行划分,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口电影完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市场循回。
好莱坞兴风作浪,但难创精神偶像
进口电影的再一次循回,从1994年底开始。进口分账大片开始疯狂抢滩中国电影市场。但是,和高仓健为代表的强调情感认同和文化沟通的进口电影完全不同的是,在这一次进口电影浪潮中,好莱坞成了绝对的主角。然而,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距离实在是过于遥远,于是,简单和直接的视觉冲击成了好莱坞电影兴风作浪的看家本领,成了彻头彻尾的娱乐工具,对中国观众已难形成新的情感寄托。所以,已经很少有境外明星能够像当年的高仓健们一样,成为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精神偶像。进口电影的风头一直持续到1998年。这一年,一艘叫做“泰坦尼克”的大船,在全球,自然包括中国,畅行无阻,票房狂收。
大约是因为物极必反。1998年之后,进口分账大片开始走下坡路。就是这个时候,华语大片从贺岁档开始突围,逐渐进入中国电影观众的视线。看上去这像是巧合,但是,笔者坚持认为,巧合的外衣之下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当我们回味起冯小刚的贺岁片《不见不散》中“美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情节背景,就更觉意味深长。对大片的批评已经很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电影观众已经距离电影院越来越远的时候,是进口大片在很大程度上挽留了观众离去的步伐。但是,电影毕竟是科技和文化联姻的产物,单纯的视觉冲击多了,难免会使观众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喜剧则是最需要相同文化语境沟通的片种,于是它成了华语大片全面抗衡进口大片的有力武器。
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源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的进口电影大潮留存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但恰恰也是这些进口电影刺激了本土电影的复兴,并最终把观众送回到本土电影的怀抱。
进口电影和中国观众的关系发生着变化
进口分账大片一直到了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分化。简单地说,进口分账片不再集体火热,在观众更为理性的选择下,一部分进口片回暖,还有一部分则更为疲软,观众对进口电影表现出更为理智的消费选择。
而从1998年开始,华语大片一路走高。一直到我们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档期中看到了史无前例的《无极》。在《无极》之后,是《千里走单骑》,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高仓健。但是,和他一起走回我们身边的不再是进口电影,他出演了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对于观众来说,高仓健已经只是他自己而已,不再能代表任何进口影片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电影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观众来说,进口电影的概念已经逐渐让位给了“国际化”这个概念。《无极》中数名境外演员参演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进口电影和中国观众的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绝对不是博弈之后的胜负之分,而是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口电影逐渐演化成一种市场元素,而华语电影也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和进口电影的最亲密的接触。
当下,进口电影对本土观众来说,其意义究竟和若干年前有什么变化呢?进口电影已经不可能成为观众的情感寄托,高仓健不管是出演哪国电影都改变不了进口电影这一必然的宿命。进口电影很难再度上演数年前的辉煌。而曾几何时,分账大片可是包治百病的“狠药”。
无需再仰视了!
对观众来说,进口电影回归到了一种娱乐工具的本质位置上,已经不具有任何除此以外的特殊含义。中国观众和进口电影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得正常。我们的观众依旧对高仓健们存有好感,也会去捧他们的场,但前提是电影本身要有足够的号召力。本土电影和进口电影在消费者面前获得了相对平等的市场地位,但是,进口电影潜在的影响客观存在。
有必要在此记录这样一个数据,2005年,中国电影已经占有了本土电影市场55%的份额。这个数据也可以用来描绘中国观众的消费选择,进口不进口都无所谓,好看就可以。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任重而道远。
写就这篇文章的时候,《千里走单骑》基本上已经从全国院线中撤下来了,高仓健再一次离去。不管他会不会再次回来,中国观众、本土电影、进口电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结构:或是本土电影联合中国观众,抵抗进口电影;或是进口电影花样翻新意欲再度大力吸引本土观众,抢夺市场空间;或是本土电影和进口电影联手培育市场环境;或是本土电影更国际化;或是进口电影更本土化。怎样都很精彩啊!
中国观众,再也无需像当年那样,坐在露天场地的小板凳上,仰视着银幕上的高仓健了!
写就这篇文章的时候,《千里走单骑》基本上已经从全国院线中撤下来了,高仓健再一次离去。不管他会不会再次回来,中国观众、本土电影、进口电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结构。
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让已经淡出中国观众视线很长时间的日本演员高仓健实现了一次意义特殊的回归。这次回归不仅对张艺谋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亲自执导了自己偶像出演的电影,对中国观众来说,在本土电影中看到这个境外明星同样也是感慨颇多。虽然,此时高仓健已非彼时高仓健了。那么,彼时的高仓健和此时的高仓健对于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中年和老年高仓健的面庞中,中国观众又能感受些什么呢?
当年的走红有明显时代特征
高仓健随着大银幕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值全国人民把看电影作为头等娱乐大事的年代。适逢全民观影热潮,高仓健以其沉稳和极具安全感的形象迅速走红(“走红”在当时还并不是一个常用词)。高仓健的气质对于刚刚从娱乐封闭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电影观众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影迷们认可这种兼顾爱人和父亲两种角色的优秀男人,并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若隐若现的深切慰藉。从此意义上说,高仓健的走红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进口电影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应是一个非常符号化的娱乐产品。对于观众来说,看进口电影无疑是走在娱乐前沿的标志性行为,其前沿性几乎可以和中国城市街头最早出现的那几条喇叭裤、和去年夏天数百万人手捧手机狂炒“超女”相提并论。与此同时,观众能够看到的进口片其实也是按照和国产片没有太大本质差异的标准引进到国内来的,这样的标准也给当时的进口片打上了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这些电影都主题积极、情节健康,高扬着人情人性的大旗,与建构在当时政治背景下文化业的宏观要求完全一致。因此,当时大批包括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在内的进口电影对观众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但是,其深刻程度更多的是体现在中国电影创作者身上。
当文化娱乐方式逐渐丰富起来,进口电影和国产电影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乎被中国电影观众完全抛弃,进口片并没有逆电影市场整体下滑的势头而逆势高涨。于是,高仓健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离开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视线。相对粗糙地进行划分,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口电影完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市场循回。
好莱坞兴风作浪,但难创精神偶像
进口电影的再一次循回,从1994年底开始。进口分账大片开始疯狂抢滩中国电影市场。但是,和高仓健为代表的强调情感认同和文化沟通的进口电影完全不同的是,在这一次进口电影浪潮中,好莱坞成了绝对的主角。然而,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距离实在是过于遥远,于是,简单和直接的视觉冲击成了好莱坞电影兴风作浪的看家本领,成了彻头彻尾的娱乐工具,对中国观众已难形成新的情感寄托。所以,已经很少有境外明星能够像当年的高仓健们一样,成为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精神偶像。进口电影的风头一直持续到1998年。这一年,一艘叫做“泰坦尼克”的大船,在全球,自然包括中国,畅行无阻,票房狂收。
大约是因为物极必反。1998年之后,进口分账大片开始走下坡路。就是这个时候,华语大片从贺岁档开始突围,逐渐进入中国电影观众的视线。看上去这像是巧合,但是,笔者坚持认为,巧合的外衣之下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当我们回味起冯小刚的贺岁片《不见不散》中“美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情节背景,就更觉意味深长。对大片的批评已经很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电影观众已经距离电影院越来越远的时候,是进口大片在很大程度上挽留了观众离去的步伐。但是,电影毕竟是科技和文化联姻的产物,单纯的视觉冲击多了,难免会使观众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喜剧则是最需要相同文化语境沟通的片种,于是它成了华语大片全面抗衡进口大片的有力武器。
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源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的进口电影大潮留存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但恰恰也是这些进口电影刺激了本土电影的复兴,并最终把观众送回到本土电影的怀抱。
进口电影和中国观众的关系发生着变化
进口分账大片一直到了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分化。简单地说,进口分账片不再集体火热,在观众更为理性的选择下,一部分进口片回暖,还有一部分则更为疲软,观众对进口电影表现出更为理智的消费选择。
而从1998年开始,华语大片一路走高。一直到我们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档期中看到了史无前例的《无极》。在《无极》之后,是《千里走单骑》,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高仓健。但是,和他一起走回我们身边的不再是进口电影,他出演了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对于观众来说,高仓健已经只是他自己而已,不再能代表任何进口影片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电影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观众来说,进口电影的概念已经逐渐让位给了“国际化”这个概念。《无极》中数名境外演员参演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进口电影和中国观众的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绝对不是博弈之后的胜负之分,而是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口电影逐渐演化成一种市场元素,而华语电影也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和进口电影的最亲密的接触。
当下,进口电影对本土观众来说,其意义究竟和若干年前有什么变化呢?进口电影已经不可能成为观众的情感寄托,高仓健不管是出演哪国电影都改变不了进口电影这一必然的宿命。进口电影很难再度上演数年前的辉煌。而曾几何时,分账大片可是包治百病的“狠药”。
无需再仰视了!
对观众来说,进口电影回归到了一种娱乐工具的本质位置上,已经不具有任何除此以外的特殊含义。中国观众和进口电影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得正常。我们的观众依旧对高仓健们存有好感,也会去捧他们的场,但前提是电影本身要有足够的号召力。本土电影和进口电影在消费者面前获得了相对平等的市场地位,但是,进口电影潜在的影响客观存在。
有必要在此记录这样一个数据,2005年,中国电影已经占有了本土电影市场55%的份额。这个数据也可以用来描绘中国观众的消费选择,进口不进口都无所谓,好看就可以。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任重而道远。
写就这篇文章的时候,《千里走单骑》基本上已经从全国院线中撤下来了,高仓健再一次离去。不管他会不会再次回来,中国观众、本土电影、进口电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结构:或是本土电影联合中国观众,抵抗进口电影;或是进口电影花样翻新意欲再度大力吸引本土观众,抢夺市场空间;或是本土电影和进口电影联手培育市场环境;或是本土电影更国际化;或是进口电影更本土化。怎样都很精彩啊!
中国观众,再也无需像当年那样,坐在露天场地的小板凳上,仰视着银幕上的高仓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