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对卒中后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的作用分析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eb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在全球是高致死率的疾病.而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约20%-40%脑卒中患者可出现痉挛[1].长期痉挛可引起肌肉短缩、关节活动受限、姿势异常及疼痛等,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并限制其日常生活[2-3].目前,痉挛的治疗主要通过肉毒毒素注射、牵伸、热敷及电刺激.近年来,振动治疗被证实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痉挛[4-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线粒体膜电位(△Ψm)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IRI)和电针预处理组(EA),每组20只.Sham组、MIRI组均采用自制鼠衣捆绑,固定于自制鼠台7天,1次/天,20min/次,第8天,Sham组开胸暴露心脏50min后、MIRI组开胸缺血20min再灌注30min后取材.EA组,电针预处理“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关元”7天,1次/天,20min/次,第8
目的:探究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动态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与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的不同时序组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脑功能连接的即时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将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次给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超短波组,每组8只.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的即刻、4h、8h分别给予干预组大鼠超短波治疗,电极板胸背对置,间距11cm,每次干预15min.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表现,肺损伤评分评估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W/D)评估肺水肿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脓毒性休克患者156例,依据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3 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64)和非谵妄组(n=92),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PAI-1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同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的治疗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行走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步行障碍患者随机分为tDCS组(20例)和伪tDCS组(18例).tDCS组采用1×1 tDCS治疗仪,阳极置于脑初级运动皮层偏瘫下肢代表区,阴极置于健脑额前区,电流强度:2mA.伪tDCS组患者电极放置位置相同,但仅在开始治疗和结束前30s有电流输出.两组均同步接受FES治疗.治疗时间:20min/次,1次/天,5天倜,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1周后、2周后分别给予Berg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同步基于正常行走模式的下肢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层后随机分成3组:tDCS组(n=22)、FES组(n=22)、同步组(n=22).tDCS组给予头部tDCS治疗同步下肢安慰FES治疗;FES组给予头部安慰tDCS治疗同步下肢FES治
目的:探讨非流利性失语(non-fluent aphasia)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非流利性失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句图再认范式的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呈现任务,对10例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测,收集患者的任务正确率以及不同变量水平下的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有效清洗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境匹配条件下句图再认任务反应时间为(2119.34+731.69)ms,非语境匹配条件下任务反应时间为(2391.90±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1]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普及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低体重、早产等高危儿的存活率逐渐增加,脑瘫的患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六省(区)1-6岁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为1.92‰[2],其中以痉挛型居多,占全部脑瘫的53.6%.
期刊
脑卒中后早期、合理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但仍有50%-6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损害[1].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是一种新兴的中枢干预技术,可以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2].将NIBS与外周性干预按照一定的模式相结合,可促进大脑功能重塑[3],然而,不同的结合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同[4].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经颅磁刺激(tran
期刊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调控技术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结合外周干预途径舌三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例)和对照组(n=15例).两组均予常规吞咽障碍治疗,另试验组采用r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伪r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治疗频次均为1次/天,5次/周,治疗2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