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本單位的固定资产能否得到高效利用,还关系到资产安全问题,对固定资产流失起到防范作用。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当中,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资产内控制度并不健全,还存在很多漏洞问题,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工作中,应尽快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一、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缺乏正确的认识
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完成内控管理制定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浪费及流失现象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对尽快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紧迫感,导致当前的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工作毫无章法可言,相关工作甚至无法正常进行,无法收到理想的管理成效。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管理方式的问题
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以业务专营模式主为。具体的说,就是一个职能部门只负责管理一个项目。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问题,例如权利过于集中,制约性差,管理漏洞多等等,难以发挥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管理功效。同时,这种管理方式比较繁琐,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管理效率低,不利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高效开展。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
在固定资产内部管控工作中,即使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可依,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态度多为应付了事,而不是高效执行与贯彻落实;其次,当出现问题时,事业单位的督导部门也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是督导部门也隶属于本单位,其监督职能并不具备独立性,在执行监督管理工作时存在诸多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内部管控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严重影响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及资产安全情况。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起较强的内控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对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不断地完善与改进,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另外,事业单位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方针,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建立起制约机制,将资产内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需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细致的固定资产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固定资产评审制度、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固定资产处置办法、闲置固定资产调配机制、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责任人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及会计保障制度等模块。在日常工作中,一是要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加大整套制度体系的执行力;二是对这些制度不断改进与完善,加强可操作性;三是这些制度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全员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二)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方法
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来说,管理方法决定着最终的管理成效。因此,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推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流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将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工作纳入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当中,在充分调研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进行优化配置,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调配,提高资产利用率;②对各项固定资产加强日常管理,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针对物多账少的固定资产,需按照该资产的政府采购价入账,账卡同时进行登记;对于已经报废的资产先列出清单,递交财务部门审核并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至财政部门,申请报废审批,获得批复后再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对账务进行注销;③将盘点清查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账进行核对,同时建立起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卡,确保账、卡、物三者一致。除了每年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以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盘点工作,同时完善盘点制度,细化盘点要求,提高盘点工作质量,防范资产流失;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起约束机制,使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杜绝漏记、少记、错记等现象发生。
(三)结合内部控制建立配套监管机制
1.建立评价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评估与督查机制是提高工作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有必要建立起固定资产内控管理评估与督查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年度考核指标当中,对内控管理业绩突出的部门及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全员爱护固定资产的意识,真正将“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这句口号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2.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对固定资产的釆购、质量验收、保管、使用、会计核算、盘点、报废处置等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进行全面的审查,保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成效。审计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的将相关结论及建议呈报给相关领导,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弥补缺陷,促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审计部门应将固定资内控管理审计监督纳入到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相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的监督审计,判断固定资产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过程控制,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例如审查固定资产申请采购、采购方式、质量验收、库存保管等工作是否符合流程规定,或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在报废资产处置环节,审查报废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残值是否合理,变价收入是否及时入账;在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数量不足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更好的发挥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评价与监督的职责。
三、结束语
一套完善、健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制度健全才能高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才能理清工作思路,采用正确的管理办法,在全员范围内树立起内控制度的权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一、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缺乏正确的认识
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完成内控管理制定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浪费及流失现象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对尽快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紧迫感,导致当前的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工作毫无章法可言,相关工作甚至无法正常进行,无法收到理想的管理成效。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管理方式的问题
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以业务专营模式主为。具体的说,就是一个职能部门只负责管理一个项目。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问题,例如权利过于集中,制约性差,管理漏洞多等等,难以发挥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管理功效。同时,这种管理方式比较繁琐,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管理效率低,不利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高效开展。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
在固定资产内部管控工作中,即使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可依,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态度多为应付了事,而不是高效执行与贯彻落实;其次,当出现问题时,事业单位的督导部门也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是督导部门也隶属于本单位,其监督职能并不具备独立性,在执行监督管理工作时存在诸多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内部管控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严重影响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及资产安全情况。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起较强的内控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对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不断地完善与改进,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另外,事业单位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方针,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建立起制约机制,将资产内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需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细致的固定资产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固定资产评审制度、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固定资产处置办法、闲置固定资产调配机制、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责任人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及会计保障制度等模块。在日常工作中,一是要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加大整套制度体系的执行力;二是对这些制度不断改进与完善,加强可操作性;三是这些制度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全员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二)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方法
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来说,管理方法决定着最终的管理成效。因此,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推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流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将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工作纳入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当中,在充分调研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进行优化配置,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调配,提高资产利用率;②对各项固定资产加强日常管理,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针对物多账少的固定资产,需按照该资产的政府采购价入账,账卡同时进行登记;对于已经报废的资产先列出清单,递交财务部门审核并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至财政部门,申请报废审批,获得批复后再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对账务进行注销;③将盘点清查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账进行核对,同时建立起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卡,确保账、卡、物三者一致。除了每年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以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盘点工作,同时完善盘点制度,细化盘点要求,提高盘点工作质量,防范资产流失;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起约束机制,使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杜绝漏记、少记、错记等现象发生。
(三)结合内部控制建立配套监管机制
1.建立评价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评估与督查机制是提高工作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有必要建立起固定资产内控管理评估与督查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年度考核指标当中,对内控管理业绩突出的部门及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全员爱护固定资产的意识,真正将“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这句口号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2.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对固定资产的釆购、质量验收、保管、使用、会计核算、盘点、报废处置等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进行全面的审查,保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成效。审计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的将相关结论及建议呈报给相关领导,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弥补缺陷,促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审计部门应将固定资内控管理审计监督纳入到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相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的监督审计,判断固定资产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过程控制,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例如审查固定资产申请采购、采购方式、质量验收、库存保管等工作是否符合流程规定,或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在报废资产处置环节,审查报废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残值是否合理,变价收入是否及时入账;在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数量不足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更好的发挥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评价与监督的职责。
三、结束语
一套完善、健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制度健全才能高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才能理清工作思路,采用正确的管理办法,在全员范围内树立起内控制度的权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