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炎性细胞的百分比变化,探讨儿童哮喘部分发病机制。
方法收集69例哮喘患儿,按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发作期组、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和6个月组,于同时间、同群体在该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中,选取对照组22例,检测各组诱导痰液沉渣涂片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并分析比较。
结果四组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急性发作期组比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临床缓解期6个月组和对照组高[(57.905±11.615)%与(40.137±11.668)%、(33.825±12.457)%、(23.836±13.585)%,P= 0.039、0.000、0.000];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及临床缓解期6个月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00、0.032);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与临床缓解期组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38);急性发作期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比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临床缓解期6个月组和对照组高[(4.090±1.452)%比(2.685±1.190)%、(2.151±1.417)%、(1.848±0.887)%,P= 0.002、0.000、0.000];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37)。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急性发作期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儿童哮喘的部分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