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炎性细胞计数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炎性细胞的百分比变化,探讨儿童哮喘部分发病机制。

方法

收集69例哮喘患儿,按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发作期组、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和6个月组,于同时间、同群体在该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中,选取对照组22例,检测各组诱导痰液沉渣涂片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并分析比较。

结果

四组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急性发作期组比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临床缓解期6个月组和对照组高[(57.905±11.615)%与(40.137±11.668)%、(33.825±12.457)%、(23.836±13.585)%,P= 0.039、0.000、0.000];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及临床缓解期6个月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00、0.032);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与临床缓解期组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38);急性发作期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比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临床缓解期6个月组和对照组高[(4.090±1.452)%比(2.685±1.190)%、(2.151±1.417)%、(1.848±0.887)%,P= 0.002、0.000、0.000];临床缓解期3个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37)。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急性发作期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儿童哮喘的部分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立体位置,探索根据空间位置直接摘取前哨淋巴结。方法术前B超检查40例乳腺癌患者同侧腋下淋巴结;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腋动脉及肩胛下动脉分叉点及其走向,并在体表定位。术中亚甲蓝染色运用乳腔镜找见前哨淋巴结,根据解剖位置,确定前哨淋巴结的所属淋巴组群及空间位置和体表投影。结果40例患者通过乳腔镜下跟踪蓝染淋巴管39例找到SLN,其中4例(10.26%)的SLN位于肩胛下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其游离β亚单位(fβ-HCG)水平变化,观测其48 h倍增率,结合孕酮水平检测在不良妊娠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不良妊娠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早期不良妊娠患者血清β-HCG、fβ-HCG水平、孕酮水平;根据妊娠情况选择先兆流产组(65例)、稽留流产组(43例)及异位妊娠组(62例),同时以60例正常妊娠孕妇同一指标作为对照,测定各组β-H
目的观察药学监护对儿童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深入儿科病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252例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临床药师对观察组患儿监护人和患儿进行药学监护,包括用药教育、用药指导,然后统计其用药依从率;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药学监护措施。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78.1%,对照组为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56,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