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阮丽(1979-),女,汉,广西桂平人,讲师,医学硕士,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方向:内科学。
通讯作者:许健瑞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工作岗位导向的大专护生后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级大专护理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强化培训国家规划教材《急诊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急危重症护理技能,观察培训前后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效果。结果:经过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培训后,知晓率在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中对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90%以上学生认为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可以提高抢救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意识。结论:后期急危重症护理能力强化培训有助于学生拓展专科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临床抢救护理等能力。
关键词:岗位导向;急危重症;强化训练;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26-02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护人才的摇篮,应顺应时代发展,迎合市场需求,以工作岗位要求为导向,强化护生的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缩短护生到护士转变的距离,提升护生的工作能力,打造专业品牌,以提高护生就业率。为此,我校在2012-2014年进行了护生的急危重症护理培训。通过培训,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中对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90%以上学生认为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可以提高抢救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意识。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学生共1651人中,随机选取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培训内容设置及实施
在研究对象进入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急救护理学》课程后,首先对其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摸底,并根据摸底情况对研究对象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ICU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进行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及临床见习(见表1),并予理论考核。
2.临床实践2.1微量泵、输液泵、呼吸机的使用2.2气管插管术、简易呼吸囊的使用2.3参观柳州市120急救中心
2.培训效果调查
学生在实习阶段,增加在急诊科、ICU的实习时间各两周。实习结束时,再一次调查研究对象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其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见表2、3)。
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样本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衡量组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在培训前仅有5%的学生比较熟悉及以上程度,有87.5%的学生对其不熟悉或很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而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在培训后,除6名学生仍不熟悉外,其余学生均达到一般熟悉及以上程度。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中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教学对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90%以上学生认为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抢救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三、讨论
急诊科及ICU收治的病人往往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护士作为守护生命的前沿哨兵,既要有扎实的急救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目前护士:床位比仍较低,而面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更需要高素质的专业要求,这又导致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困难、人才缺乏。特别是新毕业的护生,从初步掌握急诊知识技能到成为合格的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其跨越更大。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尚未能衔接起来,临床工作能力与临床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临床思维尚未建立,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意识欠缺[1]。而相关培训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重要措施[2]。护生作为各类专科护士的后备力量,医学院校应认清时代形势,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我校及时根据临床需要,尝试在部分护生当中开展后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培训目的是完善护士专科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护理的有效衔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护生为患者实施基本医疗、护理的能力,更为护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为时近9个月的序贯培训,研究对象的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总体上得到提高,培训前后的知晓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其中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这说明我校《急诊护理学》课时有限,体现“够用为度”高职教育目标,但学生若想在急诊专科护理领域更快地胜任工作,唯有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研究对象在对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方面,认为帮助很大的人数较其他项目少,考虑大专护生在实习过程当中,主要着眼于临床抢救、护理能力的提高,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力等,而对于评判性思维和专业发展这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的能力则认识不深。
研究表明,以工作岗位需要为导向,加强大专护生后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使护生增长了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护士的综合急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4]。同时,也启发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优化《急诊护理学》授课内容,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本课题为2010年的校级课题《后期系统化强化急危重症护理学培训对大专护生就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50~52.
[2]邵聪文.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6~147.
[3]耿笑微,王亚亚,娄方丽,等.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41~143.
[4]刘仁红.急救培训在提高护士急危重症救护能力中的应用,2013(9):159~161.
通讯作者:许健瑞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工作岗位导向的大专护生后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级大专护理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强化培训国家规划教材《急诊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急危重症护理技能,观察培训前后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效果。结果:经过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培训后,知晓率在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中对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90%以上学生认为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可以提高抢救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意识。结论:后期急危重症护理能力强化培训有助于学生拓展专科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临床抢救护理等能力。
关键词:岗位导向;急危重症;强化训练;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26-02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护人才的摇篮,应顺应时代发展,迎合市场需求,以工作岗位要求为导向,强化护生的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缩短护生到护士转变的距离,提升护生的工作能力,打造专业品牌,以提高护生就业率。为此,我校在2012-2014年进行了护生的急危重症护理培训。通过培训,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中对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90%以上学生认为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可以提高抢救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意识。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学生共1651人中,随机选取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培训内容设置及实施
在研究对象进入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急救护理学》课程后,首先对其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摸底,并根据摸底情况对研究对象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ICU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进行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及临床见习(见表1),并予理论考核。
2.临床实践2.1微量泵、输液泵、呼吸机的使用2.2气管插管术、简易呼吸囊的使用2.3参观柳州市120急救中心
2.培训效果调查
学生在实习阶段,增加在急诊科、ICU的实习时间各两周。实习结束时,再一次调查研究对象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其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见表2、3)。
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样本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衡量组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在培训前仅有5%的学生比较熟悉及以上程度,有87.5%的学生对其不熟悉或很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而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在培训后,除6名学生仍不熟悉外,其余学生均达到一般熟悉及以上程度。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其中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教学对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90%以上学生认为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抢救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三、讨论
急诊科及ICU收治的病人往往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护士作为守护生命的前沿哨兵,既要有扎实的急救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目前护士:床位比仍较低,而面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更需要高素质的专业要求,这又导致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困难、人才缺乏。特别是新毕业的护生,从初步掌握急诊知识技能到成为合格的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其跨越更大。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尚未能衔接起来,临床工作能力与临床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临床思维尚未建立,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意识欠缺[1]。而相关培训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重要措施[2]。护生作为各类专科护士的后备力量,医学院校应认清时代形势,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我校及时根据临床需要,尝试在部分护生当中开展后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培训目的是完善护士专科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护理的有效衔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护生为患者实施基本医疗、护理的能力,更为护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为时近9个月的序贯培训,研究对象的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总体上得到提高,培训前后的知晓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其中拓展专科理论知识的帮助最大,这说明我校《急诊护理学》课时有限,体现“够用为度”高职教育目标,但学生若想在急诊专科护理领域更快地胜任工作,唯有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研究对象在对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方面,认为帮助很大的人数较其他项目少,考虑大专护生在实习过程当中,主要着眼于临床抢救、护理能力的提高,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力等,而对于评判性思维和专业发展这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的能力则认识不深。
研究表明,以工作岗位需要为导向,加强大专护生后期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使护生增长了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护士的综合急救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4]。同时,也启发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优化《急诊护理学》授课内容,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本课题为2010年的校级课题《后期系统化强化急危重症护理学培训对大专护生就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50~52.
[2]邵聪文.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6~147.
[3]耿笑微,王亚亚,娄方丽,等.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41~143.
[4]刘仁红.急救培训在提高护士急危重症救护能力中的应用,2013(9):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