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导学法是将问题和导学法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也能最大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数学是比较难的一门科目,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数学教师应积极将教育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这是问题导学法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一、引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这不仅需要教师学会教学,更重要的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针对问题导学法进行探讨和说明,阐述问题导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问题导学法的内涵
  问题导学法的核心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设定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真知。问题导学法不仅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辅”的新课改要求,而且凸显了“探究为主,自学为主”的教学新要求,将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换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问题导学法具有较强的引导性、设计性和情景性,又称为情景教学法或者导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确保所设计的问题贯穿并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要整体掌握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兼顾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教学要求,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作用。
  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时,应全面地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创设相应的情景和设计问题,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研究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及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并不断完善,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收获最大化。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反思意识,形成良好的客观评价精神。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遵循应试教育理念,比较重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以及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師在设计整个教学方案时注重对枯燥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很容易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对此,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巩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设计问题情景,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顺应时代要求
  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但是应试教育环境与现代教学背景不相符,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应用问题导学法。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设计,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教师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四、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一)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教师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现、探索、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师提问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生搬硬套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并没有结合问题情景,使得提问过程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能够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将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很自然的提问,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活跃度,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来调整教学进度,促进整个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比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教师提前准备相应的实物,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物体的三维立体图,让学生充分认识几何图形,引导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并合理预设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创设风格独特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相关内容。
  (二)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不同的问题,会影响整个教学的最终效果。教师创设的问题如果过于宽泛,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难以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将问题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积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引导。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优秀的教案和与该堂课相关的生动图像和视频,完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探讨,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进行图形旋转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问题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结合图形的某一要素和特性进行提问,而不是从广义的角度对图形旋转进行泛泛提问,让学生在理解图形的基础上完成对图形旋转的理解和判断。
  (三)从学生主体入手,实现层次教学
  在问题导学法中,教师需要从学生主体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合理设计问题,不可过分追求内容深度,高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育可以设计生动且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对学生由浅及深地进行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针对重难点知识设计层次化的问题,逐渐深入地开展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问题导学法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实现层次化教学,教学环节包括引导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展示。教师需要设计好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   比如在讲解“分式方程”这节课时,教师列出一些分式方程:,,。教师提出问题:“以上方程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得出一系列的结果,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分析,教师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如果分母为零,等式是否成立?”学生通过充分的课堂预习和课堂深入思考后得出:“分母如果为零,则方程无意义。”于是教师做总结性的分析:“一旦分母为零,则该分式方程无解,因此不成立。”这样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
  (四)加强导学和课堂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导学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重中之重。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问题导学,可以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提前做好板书,将多个直角三角形标好相关数据,让学生自主计算,在親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从而加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引导,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课堂教学受到教师自身能力的影响,如果教师创新力不足,就不能发挥问题导学法的最大效用。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做好创新式课堂提问,加强课堂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提前对所要学的新知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以保证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将问题教学和导学有机结合,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和学生独立思维能力较弱的现状,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各种教具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参考文献】
  彭信.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J].中学教育,2018(08):168,106.
  吴新颜.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05):55.
  丁美燕.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8(09):112.
  叶伟辉.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J].教育界,2019(16):46-47.
  田彩丽.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9(04):89.
  王启元.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1):125-126.
其他文献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美好心灵塑造及学识水平获取等各方面的工作,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及学生素质水平。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育人的科学。本文从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两个层面入手,论述了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期望对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所帮助。
【摘要】数学表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理解,影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创建宽松、和谐、民主的表达环境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注重学生表达习惯的培养,通过设计任务驱动的表达活动可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条理性,聚焦数学表达的过程性评价,可促进学生有效表达.  【关键词】小学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幼儿教育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和学校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对于儿童成长来至关重要。幼儿园和家长要共同努力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儿童成长提供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引导儿童在学习中不断克服缺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就要重视。幼儿园教育能够为儿童的性
临摹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对优质范作进行分析,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范作的风格并汲取经验,持续鼓励引导其创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生活化的体验式活动是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要尽量地展现情境,把生活引进幼儿园各项活动中,通过游戏性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在生活这个舞台上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其在感受、体验、领悟中获取经验。《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和磨炼,使幼儿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危险,为养成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大力改革,但传统教学造成的浅层次学习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缺乏深度学习的引导。“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反思,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实现思维与能力的有效发展。本文将从“掌握学情教材,让深度学习循序渐进”“借助生活情境,让深度学习感悟思维”“捕捉课堂生成,让深度学习随机渗透”“拓展推理分析,让深度
【摘要】乡镇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是国家经济补助的一大群体。作为受助学生,对他们的感恩教育如何开展?对于别人给他们提供的帮助,受助学生应该如何回馈?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初中生尤其是那些接受国家补助的乡镇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感恩教育的内涵作为研究的起点,重点探究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和加强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希望对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协同合作的学习态度。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深深地影响着教育工作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些许建议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展开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英语阅读评价对于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效果的培养和促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重视并落实优化阅读评价的有效实施,以评促读,帮助小学生养成英语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评价  作为英语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否科学有效,不论是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还是对教育培养成果来讲,都具有
在《体验式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一文中,我们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现存的三大问题,并提出了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创新性的情境式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语言的解析,增强学生的体验;注重学与用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体验式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