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学生富有情感,可塑性强,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音乐教育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
关键词:音乐;德育;以情育德
现在的学生情感丰富,可塑性强,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音乐教育中生动活泼的音乐现象及各种文艺活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寓德”、“以情育德”,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并强化感情的感染力,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驱力。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不断启发学生品德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
德育教育不仅在内容上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其手段和途径也是多样化的。“以情育德”不仅是德育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且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指出:“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为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前提”。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在音乐课教学中把“以情育德”作为品德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一个重要方式和一条有效途径,从而大大增加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德育教育。要从备课入手,精心选择授课内容
要想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教什么?怎样唱?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品德教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品德教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教育的侧重点。如:《苏武牧羊》是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多少年来它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经久不衰。学唱时要给学生讲授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禁,遣送北海边牧羊十九载,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而终不屈服的故事。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这首歌作于民国初年,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又发生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爱国群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歌曲中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通过学唱,让学生理解苏武“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的爱国精神,自然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德育教育,要善于从音乐中挖掘美的东西,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让学生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面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歌曲,又激起同学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加强德育教育,要结合课型特点,创设情境是“以情育德”的重要手段
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育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音乐欣赏教育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日战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快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动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要结合教材的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的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结合教材做音乐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培养学生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创设“以情育德”的情境,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感情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例如:充满感情的演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像教学,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以情激情”式的引导,充满情趣的分角色表演等,让学生广泛参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触境生情”,“即境生情”,使品德教育“情境交融”,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应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如果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为此,音乐老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意志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起到重要的影响。
总之,通过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言传身教,认真挖掘音乐当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寓品德教育于教学中,启发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多角度、多层面地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以情育德”是一项值得花大力气去探索、研究的新课题,我将为此努力,铸就辉煌。
关键词:音乐;德育;以情育德
现在的学生情感丰富,可塑性强,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音乐教育中生动活泼的音乐现象及各种文艺活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寓德”、“以情育德”,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并强化感情的感染力,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驱力。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不断启发学生品德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
德育教育不仅在内容上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其手段和途径也是多样化的。“以情育德”不仅是德育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且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指出:“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为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前提”。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在音乐课教学中把“以情育德”作为品德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一个重要方式和一条有效途径,从而大大增加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德育教育。要从备课入手,精心选择授课内容
要想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教什么?怎样唱?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品德教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品德教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教育的侧重点。如:《苏武牧羊》是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多少年来它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经久不衰。学唱时要给学生讲授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禁,遣送北海边牧羊十九载,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而终不屈服的故事。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这首歌作于民国初年,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又发生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爱国群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歌曲中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通过学唱,让学生理解苏武“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的爱国精神,自然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德育教育,要善于从音乐中挖掘美的东西,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让学生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面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歌曲,又激起同学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加强德育教育,要结合课型特点,创设情境是“以情育德”的重要手段
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育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音乐欣赏教育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日战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快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动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要结合教材的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的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结合教材做音乐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培养学生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创设“以情育德”的情境,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感情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例如:充满感情的演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像教学,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以情激情”式的引导,充满情趣的分角色表演等,让学生广泛参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触境生情”,“即境生情”,使品德教育“情境交融”,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应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如果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为此,音乐老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意志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起到重要的影响。
总之,通过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言传身教,认真挖掘音乐当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寓品德教育于教学中,启发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多角度、多层面地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以情育德”是一项值得花大力气去探索、研究的新课题,我将为此努力,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