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到新闻中播报:伦敦将对除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外的其他车辆征收交通拥挤税,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对进入市中心的汽车征收交通拥挤税的首都。其实,这项计划的实施旨在减缓城市交通拥堵,征收的款项将用于改善伦敦的公共交通。的确,发展公共交通确实是解决交通拥堵并有利于环保的良策,这对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编者手记
汽车文化之七
轿车交通使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在经历了这段痛苦的过程之后,几乎所有曾经热情倡导过"轿车文明"的国家和地 区,都开始反思这段并不算长却又影响深远的历史曲折,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轿车交通的弊端,开始采取措施限制轿车的蔓延,并且鲜明地选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倡导使用自行车的政策。这种对轿车交通的否定以及对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重新认同,看似是走回头路,实际上却是人类文明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次提升。
公共交通厄史
公共交通并非是为解决轿车交通困境而新发明的全新交通方式。早在17世纪,法国天才的发明家布莱斯·帕斯卡尔设想了一种马车交通服务,接受付费乘客,沿循固定路线行驶,乘客在固定地点上下,乘车时刻表公布于众,形成了公共交通的雏形。但贵族不愿与平民共享这种方便,向国王提出申诉,于是这种交通方式便中道而废。一个半世纪以后,1828年,公共马车在巴黎再度出现。由于有了广泛的服务对象,这种公共交通方式收到了很好效果。1829年,英国也引进公共马车交通。在以后不长的时间里,这一交通方式又很快传到了纽约以及所有西方世界。到1885年,巴黎、伦敦每年运输的乘客已达5000万人。
1801年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1804年蒸汽机车开始在铁轨上运行,之后不久,人们就将其用于城市公共运输。公共交通开始由马拉向机动化过渡,蒸汽推进或电力驱动代替了马力的主导地位,从此开辟了公共交通的机动化时代。但公共交通特有的固定线路、固定价格和服务对象公众化的原则,基本延用下来。
城市机动化交通之初,轨道交通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地铁,曾一度备受青睐。1868年,英国伦敦的地铁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的地铁是用蒸汽机车作动力。1890年,伦敦的地铁采用电气机车,并形成电气化地铁网络。其他各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也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地铁系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上已有纽约(1868年)、伊斯坦布尔(1875年)、布达佩斯(1897年)、格拉斯哥(1897年)、威尼斯(1898年)、巴黎(1900年)、波士顿(1901)、柏林(1902年)、费城(1907年)、汉堡(1912年)12个城市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地铁系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有马德里(1919)、巴塞罗那(1924)、雅典(1925)、开罗(1927年)、大阪(1933年)、莫斯科(1935年)六座城市修建了地铁。
在地铁发展时,又出现了有轨电车。1888年,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在德国的柏林。地铁建设的投资巨大,只有部分大城市有能力建设;有轨电车则便宜得多,更容易普及,因此很快便风靡全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担当着主要的客运任务,在公共交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迅速崛起。公共汽车以快速灵活、初期费用低、不受轨道线路限制的优点,开始与有轨电车竞争,并很快取得优势,导致了大量有轨电车公司破产。20年代末,公共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角。
到了30年代,私人轿车首先在美国迅速发展,开始冲击公共交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和日本也效仿美国,开始实现轿车家庭化。由于各国错误地采取鼓励发展私人轿车的政策,使轿车交通泛滥起来,而公共交通的顾客数量下降,资金短缺,又得不到行政当局的有效支持,公共汽车公司纷纷破产。从此,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全面萧条。
公共交通的优势
当前,重新呼唤公共交通,并非出自人们的怀旧情绪,而是认真反思了轿车统治交通的巨大危害后,对公共交通的作用和优势的重新认识,是对今后交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公共交通有着自身诸多的优点,这些优点恰恰是私人轿车不具备的。
首先,公共交通是运输效率最高的交通形式。同样面积的道路上,公共交通工具能够运送的乘客数最多,其效率往往是轿车的十倍以上。在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这一优点殊为重要。其次,公共交通的社会费用最低。第三,任何交通方式都有能源消耗,而公共交通的能源消耗为最低。据估计,轿车的能源费用比公共交通要高3至4倍。
此外,公共交通还有安全、环保的性能,适于社会各阶层人士乘坐,体现了交通的公平性。正是由于公共交通比轿车交通方式有更大的优越性,才使得公共交通再次受到青睐。
发展公交的新举措
发展公共交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公共交通状况改善的程度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实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具体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改善公共交通设施,并且为公共交通企业提供经营亏损补贴;规划出公共汽车专用线,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公交优先的方针;促进公共交通企业开展多层次服务,如按不同人的需要开展不同质量的服务;实施切实可行而又有吸引力的票价政策,将私人交通吸引到公共交通上来。1973年波兰实施城市交通改革,在城市中心区,早晚交通高峰期,所有人可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大学生和退休人员全天免费乘车。实行两年后,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提高了20%,运输量增大了40%~50%,开向城市中心区的轿车流量减少了20%~50%。
另外,改造城市不合理的结构布局,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想,也是发展公交的重要步骤。过去的城市规划有一种观念,认为城市道路越宽越好,结果宽阔的道路却吸引了更多轿车,反而使道路更拥堵。现在城市规划者们已经否定了原来的观念。1997年,柏林公布了一项政策,要求将道路变窄。当代的设计者们发现,战后设置的那些环路和巨大的交叉口对提高生活质量并无多少作为。规划者说:"不论我们把街道修得有多宽,它们最终都会引来更多的交通工具,最后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再也不想让交通工具穿越城市中心了。"
其实,这一思想的转变,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上亦可反映出来。1933年《雅典宪章》曾提出"机动化运输的普遍应用......需要有一个新的街道系统,以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然而,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在"城市运输"部分却指出:"《雅典宪章》很显然把交通看成城市的基本功能,而这意味着交通中个人运输的首选工具是轿车。44年来的经验证明,道路分类、增加车行道和设计各种交叉口等方案,都不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所以,将来城区交通的政策显然应当是使私人轿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有轨电车的复兴
发生在西方国家公共交通方式的回归,有一个显著特点:几乎进入博物馆的有轨电车,再次回到了街道上。在美国,波特兰、西雅图等城市陆续恢复了面貌一新的有轨电车,而且有扩大的势头。德国卡塞尔市有条大街原有四条高速公路线,现在已将其中两条改为有轨电车线路。巴黎也于1992年恢复了有轨电车,而且在进一步增加线路。
当然,今日的有轨电车已远非昔日可比。在重新复活的有轨电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轻轨车。轻轨车没有车轴,结构独特,是低地板式车体,没有台阶,上下车很方便,就连轮椅、婴儿车和自行车等上下也很容易,因而很容易吸引乘客。同公共汽车相比,有轨电车无废气,噪音小,运载量大。和地铁相比,运载量虽然只是地铁的一半,但建造费用低,只有地铁的1/10。
目前,有38个国家的330个城市使用了有轨电车,其发展势头良好。可以预计,有轨电车将是下一代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
--编者手记
汽车文化之七
轿车交通使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在经历了这段痛苦的过程之后,几乎所有曾经热情倡导过"轿车文明"的国家和地 区,都开始反思这段并不算长却又影响深远的历史曲折,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轿车交通的弊端,开始采取措施限制轿车的蔓延,并且鲜明地选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倡导使用自行车的政策。这种对轿车交通的否定以及对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重新认同,看似是走回头路,实际上却是人类文明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次提升。
公共交通厄史
公共交通并非是为解决轿车交通困境而新发明的全新交通方式。早在17世纪,法国天才的发明家布莱斯·帕斯卡尔设想了一种马车交通服务,接受付费乘客,沿循固定路线行驶,乘客在固定地点上下,乘车时刻表公布于众,形成了公共交通的雏形。但贵族不愿与平民共享这种方便,向国王提出申诉,于是这种交通方式便中道而废。一个半世纪以后,1828年,公共马车在巴黎再度出现。由于有了广泛的服务对象,这种公共交通方式收到了很好效果。1829年,英国也引进公共马车交通。在以后不长的时间里,这一交通方式又很快传到了纽约以及所有西方世界。到1885年,巴黎、伦敦每年运输的乘客已达5000万人。
1801年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1804年蒸汽机车开始在铁轨上运行,之后不久,人们就将其用于城市公共运输。公共交通开始由马拉向机动化过渡,蒸汽推进或电力驱动代替了马力的主导地位,从此开辟了公共交通的机动化时代。但公共交通特有的固定线路、固定价格和服务对象公众化的原则,基本延用下来。
城市机动化交通之初,轨道交通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地铁,曾一度备受青睐。1868年,英国伦敦的地铁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的地铁是用蒸汽机车作动力。1890年,伦敦的地铁采用电气机车,并形成电气化地铁网络。其他各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也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地铁系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上已有纽约(1868年)、伊斯坦布尔(1875年)、布达佩斯(1897年)、格拉斯哥(1897年)、威尼斯(1898年)、巴黎(1900年)、波士顿(1901)、柏林(1902年)、费城(1907年)、汉堡(1912年)12个城市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地铁系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有马德里(1919)、巴塞罗那(1924)、雅典(1925)、开罗(1927年)、大阪(1933年)、莫斯科(1935年)六座城市修建了地铁。
在地铁发展时,又出现了有轨电车。1888年,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在德国的柏林。地铁建设的投资巨大,只有部分大城市有能力建设;有轨电车则便宜得多,更容易普及,因此很快便风靡全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担当着主要的客运任务,在公共交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迅速崛起。公共汽车以快速灵活、初期费用低、不受轨道线路限制的优点,开始与有轨电车竞争,并很快取得优势,导致了大量有轨电车公司破产。20年代末,公共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角。
到了30年代,私人轿车首先在美国迅速发展,开始冲击公共交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和日本也效仿美国,开始实现轿车家庭化。由于各国错误地采取鼓励发展私人轿车的政策,使轿车交通泛滥起来,而公共交通的顾客数量下降,资金短缺,又得不到行政当局的有效支持,公共汽车公司纷纷破产。从此,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全面萧条。
公共交通的优势
当前,重新呼唤公共交通,并非出自人们的怀旧情绪,而是认真反思了轿车统治交通的巨大危害后,对公共交通的作用和优势的重新认识,是对今后交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公共交通有着自身诸多的优点,这些优点恰恰是私人轿车不具备的。
首先,公共交通是运输效率最高的交通形式。同样面积的道路上,公共交通工具能够运送的乘客数最多,其效率往往是轿车的十倍以上。在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这一优点殊为重要。其次,公共交通的社会费用最低。第三,任何交通方式都有能源消耗,而公共交通的能源消耗为最低。据估计,轿车的能源费用比公共交通要高3至4倍。
此外,公共交通还有安全、环保的性能,适于社会各阶层人士乘坐,体现了交通的公平性。正是由于公共交通比轿车交通方式有更大的优越性,才使得公共交通再次受到青睐。
发展公交的新举措
发展公共交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公共交通状况改善的程度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实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具体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改善公共交通设施,并且为公共交通企业提供经营亏损补贴;规划出公共汽车专用线,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公交优先的方针;促进公共交通企业开展多层次服务,如按不同人的需要开展不同质量的服务;实施切实可行而又有吸引力的票价政策,将私人交通吸引到公共交通上来。1973年波兰实施城市交通改革,在城市中心区,早晚交通高峰期,所有人可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大学生和退休人员全天免费乘车。实行两年后,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提高了20%,运输量增大了40%~50%,开向城市中心区的轿车流量减少了20%~50%。
另外,改造城市不合理的结构布局,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想,也是发展公交的重要步骤。过去的城市规划有一种观念,认为城市道路越宽越好,结果宽阔的道路却吸引了更多轿车,反而使道路更拥堵。现在城市规划者们已经否定了原来的观念。1997年,柏林公布了一项政策,要求将道路变窄。当代的设计者们发现,战后设置的那些环路和巨大的交叉口对提高生活质量并无多少作为。规划者说:"不论我们把街道修得有多宽,它们最终都会引来更多的交通工具,最后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再也不想让交通工具穿越城市中心了。"
其实,这一思想的转变,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上亦可反映出来。1933年《雅典宪章》曾提出"机动化运输的普遍应用......需要有一个新的街道系统,以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然而,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在"城市运输"部分却指出:"《雅典宪章》很显然把交通看成城市的基本功能,而这意味着交通中个人运输的首选工具是轿车。44年来的经验证明,道路分类、增加车行道和设计各种交叉口等方案,都不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所以,将来城区交通的政策显然应当是使私人轿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有轨电车的复兴
发生在西方国家公共交通方式的回归,有一个显著特点:几乎进入博物馆的有轨电车,再次回到了街道上。在美国,波特兰、西雅图等城市陆续恢复了面貌一新的有轨电车,而且有扩大的势头。德国卡塞尔市有条大街原有四条高速公路线,现在已将其中两条改为有轨电车线路。巴黎也于1992年恢复了有轨电车,而且在进一步增加线路。
当然,今日的有轨电车已远非昔日可比。在重新复活的有轨电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轻轨车。轻轨车没有车轴,结构独特,是低地板式车体,没有台阶,上下车很方便,就连轮椅、婴儿车和自行车等上下也很容易,因而很容易吸引乘客。同公共汽车相比,有轨电车无废气,噪音小,运载量大。和地铁相比,运载量虽然只是地铁的一半,但建造费用低,只有地铁的1/10。
目前,有38个国家的330个城市使用了有轨电车,其发展势头良好。可以预计,有轨电车将是下一代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