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采用PPP模式进行项目建设,通过举例说明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PPP项目的实例,总结PPP项目的优势和创新性研究。
关键词: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
1、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指的是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通过扩大城市海绵体来解决内涝问题。即在下雨时能够通过渗、漏进入海绵体进行储存,雨水利用渗透作用进行净化,再对净化水进行利用。原有的城市排水体系中雨水不能下渗,暴雨强度大的时候雨水在短期之内很难快速排走,导致城市出现内涝现场。所谓的海绵城市的建设前提是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基本保持不变,将雨水排放形式从原来的快排模式变成“渗、滞、蓄、净、用、排”的新模式,使城市能够灵活应对环境变化与雨洪灾害。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由道路与广场海绵体铺装、城市排水设施、公园与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水系治理、附属工程以及功能性建设项目等构成[1]。
2、PPP模式下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措施政策,将重庆、济南、武汉等16 個城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鼓励在建设中应用PPP 模式进行投融资。例如:2016年,广西首个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项目“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正式签约,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并承担项目融资、建设与运营,政府通过考核项目绩效逐年支付其服务费[2];山东推进实施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的建设,通过筹集社会资本来支持推动济南市构建泉、湖、河、山、城相互融合的海绵城市,共筹得11.83 亿元;四川自贡市的生态示范区一期工程采用PPP模式进行行融资,华西能源公司承担建设,共投资 1.7 亿元,其项目包括道路及道路两侧海绵工程、排水工程等。
3、PPP 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优势
(1)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我国目前日益增多的公共设施需求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初 PPP 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缓解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方面的压力问题。政府原来采用的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无力承担海绵城市的建设资金,PPP 模式可以将社会资本引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2)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私人企业和政府同时参与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两者的优势,可以实现项目的最优建设。与政府部门管理相比,私人企业有专业的人才,丰富的经验和管理制度,可以让企业主导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对项目的建设效益和建设周期都有比较大的帮助。在风险方面,由于私人企业有丰富的经验优势,能够使风险最小化。
4、海绵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1)参与项目双方的角色创新[3]。在传统融资模式中,政府部门在项目中的角色是项目发起人,利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私营企业进行项目建设;但是在PPP模式下,政府的身份是合作一方,由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政府的角色从原来的项目发起人变成项目参与方,与私人企业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方式,这样更加有利于项目的进行。
(2)项目在组织结构上的创新。在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中,私人企业在项目的前期和可研阶段都无法参与,而项目的可研阶段实际上对项目的技术指导、投资回报率的定位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PPP模式中,私人企业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就可以参与,有利用私人企业能力的更大发挥,有利于项目的进行和实施。例如,北京“鸟巢”体育馆的项目就是采用PPP模式并引进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
(3)风险机制的创新。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中,风险管理机制是不合理的,由于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阶段无法参与,所以在项目前期阶段以及项目运作中的风险并不可控。因为项目的前期阶段风险测控决定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另外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运营全权交由项目公司进行管理,政府无法参与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就容易出现建设风险、融资风险或是工程质量等问题。采用PPP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是在前期阶段就制定风险管理机制,这项机制贯穿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所以企业和政府都参与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更加有利于项目风险的降低,从而使得项目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笪可宁,纪莹,张仕祺.海绵城市建设的PPP融资模式应用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6(8):364-368
[2]静霞.“PPP”撬动“海绵经济”产业链:海绵城市建设充分运用PPP 模式“找钱”[J].中国房地产导刊,2015(9):52-54.
[3]郭培义,龙凤娇.PPP 模式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建筑经济,2015(8):11-14.
作者简介
张继超(1985-),女,山东济南,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
1、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指的是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通过扩大城市海绵体来解决内涝问题。即在下雨时能够通过渗、漏进入海绵体进行储存,雨水利用渗透作用进行净化,再对净化水进行利用。原有的城市排水体系中雨水不能下渗,暴雨强度大的时候雨水在短期之内很难快速排走,导致城市出现内涝现场。所谓的海绵城市的建设前提是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基本保持不变,将雨水排放形式从原来的快排模式变成“渗、滞、蓄、净、用、排”的新模式,使城市能够灵活应对环境变化与雨洪灾害。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由道路与广场海绵体铺装、城市排水设施、公园与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水系治理、附属工程以及功能性建设项目等构成[1]。
2、PPP模式下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措施政策,将重庆、济南、武汉等16 個城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鼓励在建设中应用PPP 模式进行投融资。例如:2016年,广西首个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项目“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正式签约,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并承担项目融资、建设与运营,政府通过考核项目绩效逐年支付其服务费[2];山东推进实施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的建设,通过筹集社会资本来支持推动济南市构建泉、湖、河、山、城相互融合的海绵城市,共筹得11.83 亿元;四川自贡市的生态示范区一期工程采用PPP模式进行行融资,华西能源公司承担建设,共投资 1.7 亿元,其项目包括道路及道路两侧海绵工程、排水工程等。
3、PPP 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优势
(1)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我国目前日益增多的公共设施需求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初 PPP 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缓解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方面的压力问题。政府原来采用的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无力承担海绵城市的建设资金,PPP 模式可以将社会资本引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2)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私人企业和政府同时参与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两者的优势,可以实现项目的最优建设。与政府部门管理相比,私人企业有专业的人才,丰富的经验和管理制度,可以让企业主导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对项目的建设效益和建设周期都有比较大的帮助。在风险方面,由于私人企业有丰富的经验优势,能够使风险最小化。
4、海绵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1)参与项目双方的角色创新[3]。在传统融资模式中,政府部门在项目中的角色是项目发起人,利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私营企业进行项目建设;但是在PPP模式下,政府的身份是合作一方,由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政府的角色从原来的项目发起人变成项目参与方,与私人企业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方式,这样更加有利于项目的进行。
(2)项目在组织结构上的创新。在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中,私人企业在项目的前期和可研阶段都无法参与,而项目的可研阶段实际上对项目的技术指导、投资回报率的定位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PPP模式中,私人企业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就可以参与,有利用私人企业能力的更大发挥,有利于项目的进行和实施。例如,北京“鸟巢”体育馆的项目就是采用PPP模式并引进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
(3)风险机制的创新。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中,风险管理机制是不合理的,由于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阶段无法参与,所以在项目前期阶段以及项目运作中的风险并不可控。因为项目的前期阶段风险测控决定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另外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运营全权交由项目公司进行管理,政府无法参与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就容易出现建设风险、融资风险或是工程质量等问题。采用PPP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是在前期阶段就制定风险管理机制,这项机制贯穿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所以企业和政府都参与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更加有利于项目风险的降低,从而使得项目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笪可宁,纪莹,张仕祺.海绵城市建设的PPP融资模式应用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6(8):364-368
[2]静霞.“PPP”撬动“海绵经济”产业链:海绵城市建设充分运用PPP 模式“找钱”[J].中国房地产导刊,2015(9):52-54.
[3]郭培义,龙凤娇.PPP 模式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建筑经济,2015(8):11-14.
作者简介
张继超(1985-),女,山东济南,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