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没有气氛、没有激情、没有生气的课堂,即便内容再丰富,教材再新颖,也好比是没有绿色的沙漠,无法让智慧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如果能够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高兴的氛围中展开学习,与学生打成一片,根据他们的喜好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适合教材学习的情境来,就会让学生情绪饱满,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情境的创设,如果能够在课堂中多设置一些情境,不仅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会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教师,将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我在课堂中采取以下一些创设情境的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此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一下。
一、用语言描绘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
一段内容深刻、文字简练的格言,一首音律优美、发人深思的诗歌,一句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歌词,都是我们的导语。这些导语的运用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每次上课伊始,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摘录或者引用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导语,为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内容而创设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在导语上给予学生丰富的联想,让他们能够产生兴趣,就会为接下来的教学搭设成功之桥。尤其是巧妙的引用,还会让学生在心底产生情感共鸣,并因此深深地感受到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美感。
情境的创设是体现一个教师经验和水平的重要方式,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其对课堂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启迪,都是非常有办法的。用语言构建导语内容,是创设情境的有效办法之一。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走进课堂,用自信、微笑来唤起学生的意识,将自己的情与文章的情融入到语言当中,洋溢在讲台上,从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一旦学生的思路被调动起来,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一起构建更加融洽、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用音乐伴奏来渲染情境,让学生体会语文的情
有人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艺术。用音乐来渲染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以往的教学中,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语文教学没有任何瓜葛。语文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在“满堂灌”或者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例题、要点。为了多方面启迪学生,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语文,我在教学中加入了音乐元素的运用,在选择题材上接近教材内容,并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这一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长江之歌》这篇课文时,鉴于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我在备课的时候就精心准备了同名歌曲作为导语。我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首诗,同时也是一首家喻户晓、传唱极广的歌。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歌,也有的同学会唱这首歌。下面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下《长江之歌》,然后说一说歌曲带给你哪些感受。”在全班同学的翘首以盼中,我播放了《长江之歌》这首歌。那气势恢宏、雄壮豪迈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他们有的情不自禁跟着音乐哼唱起来,还有的双眼出神,沉浸在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中。通过这样的渲染气氛和情境创设,学生带着情感去体验长江的博大和无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文中的情感,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企及的。
三、用多媒体来重现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缺乏想象,也不再满足单一的授课过程。这个时候,多媒体的出现改良了传统教学模式。有些课文学生不能把握感受,无法形象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第二次创造,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并带领学生去感知和欣赏。多媒体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独有的特点,能够创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受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去接受、去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山海关》这一课时,有一些学生去过山海关,也有的学生没有去过。这时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也许难以提高,而且他们会觉得没什么新意。这时我就将精心准备的关于长城的紀录片播放出来,学生立刻被眼前这条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巨龙深深吸引了,纷纷用“真壮观”“太雄伟了”等词语表达感叹和赞扬。这时我启发他们说:“山海关是长城最雄伟壮观的部分之一,关于它有很多历史和故事,今天我们就要系统地去进行了解。”这样学生整堂课都兴趣高昂,积极参与学习。
再如,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学生虽然对桂林不陌生,但只是听说了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却很少有机会去观赏。于是,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在看完之后,学生都赞叹道:“真的是太美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还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课文。
四、以生活再现情境,用表演丰富情境
学生对于熟悉的内容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书中的场景自己经历过,不陌生。尤其是在布置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去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事情。例如,在布置写《童年趣事》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童年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不仅说的学生说得有劲儿,听的学生也听得有味儿。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说所想去写作文。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习和写作变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小学生都有很强烈的表演欲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记叙文的描写,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他们对课文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由于表演的形式不同,不仅能让学生揣摩角色,也对他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表演过程中,台上与台下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沉闷中得到真情的释放,而且也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明白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当然,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方法。所以,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摸索更多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这样才会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自主接受知识。
(责编 张翼翔)
一、用语言描绘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
一段内容深刻、文字简练的格言,一首音律优美、发人深思的诗歌,一句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歌词,都是我们的导语。这些导语的运用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每次上课伊始,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摘录或者引用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导语,为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内容而创设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在导语上给予学生丰富的联想,让他们能够产生兴趣,就会为接下来的教学搭设成功之桥。尤其是巧妙的引用,还会让学生在心底产生情感共鸣,并因此深深地感受到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美感。
情境的创设是体现一个教师经验和水平的重要方式,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其对课堂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启迪,都是非常有办法的。用语言构建导语内容,是创设情境的有效办法之一。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走进课堂,用自信、微笑来唤起学生的意识,将自己的情与文章的情融入到语言当中,洋溢在讲台上,从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一旦学生的思路被调动起来,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一起构建更加融洽、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用音乐伴奏来渲染情境,让学生体会语文的情
有人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艺术。用音乐来渲染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以往的教学中,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语文教学没有任何瓜葛。语文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在“满堂灌”或者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例题、要点。为了多方面启迪学生,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语文,我在教学中加入了音乐元素的运用,在选择题材上接近教材内容,并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这一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长江之歌》这篇课文时,鉴于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我在备课的时候就精心准备了同名歌曲作为导语。我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首诗,同时也是一首家喻户晓、传唱极广的歌。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歌,也有的同学会唱这首歌。下面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下《长江之歌》,然后说一说歌曲带给你哪些感受。”在全班同学的翘首以盼中,我播放了《长江之歌》这首歌。那气势恢宏、雄壮豪迈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他们有的情不自禁跟着音乐哼唱起来,还有的双眼出神,沉浸在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中。通过这样的渲染气氛和情境创设,学生带着情感去体验长江的博大和无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文中的情感,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企及的。
三、用多媒体来重现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缺乏想象,也不再满足单一的授课过程。这个时候,多媒体的出现改良了传统教学模式。有些课文学生不能把握感受,无法形象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第二次创造,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并带领学生去感知和欣赏。多媒体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独有的特点,能够创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受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去接受、去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山海关》这一课时,有一些学生去过山海关,也有的学生没有去过。这时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也许难以提高,而且他们会觉得没什么新意。这时我就将精心准备的关于长城的紀录片播放出来,学生立刻被眼前这条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巨龙深深吸引了,纷纷用“真壮观”“太雄伟了”等词语表达感叹和赞扬。这时我启发他们说:“山海关是长城最雄伟壮观的部分之一,关于它有很多历史和故事,今天我们就要系统地去进行了解。”这样学生整堂课都兴趣高昂,积极参与学习。
再如,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学生虽然对桂林不陌生,但只是听说了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却很少有机会去观赏。于是,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在看完之后,学生都赞叹道:“真的是太美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还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课文。
四、以生活再现情境,用表演丰富情境
学生对于熟悉的内容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书中的场景自己经历过,不陌生。尤其是在布置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去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事情。例如,在布置写《童年趣事》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童年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不仅说的学生说得有劲儿,听的学生也听得有味儿。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说所想去写作文。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习和写作变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小学生都有很强烈的表演欲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记叙文的描写,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他们对课文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由于表演的形式不同,不仅能让学生揣摩角色,也对他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表演过程中,台上与台下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沉闷中得到真情的释放,而且也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明白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当然,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方法。所以,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摸索更多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这样才会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自主接受知识。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