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中美关系视角分析了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设立亚投行的必要性,指明了未来中国的跨国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亚投行;美国
围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立,美国或明或暗做了很多小动作,不但没能阻止他的盟友们纷纷加入亚投行,反倒弄得自己进退失据颜面尽失。这一回合的较量或许会成为“博弈论”课程里的经典案例,如果美国不改弦更张,继续透支其早已捉襟见肘的“领导力”,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一项项的落实,类似的案例还会层出不穷。
一、美国的战略焦虑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一手建构并相当程度主导了当代的全球治理结构:政治上有联合国,经济、金融上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亦由美国牵头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赢得冷战后,美国又基本掌控了全球安全局势。以强大的实力做支撑,美国养成了一种凌驾于全球之上的优越感,自命为世界的领导者,并且“在未来100年要继续领导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语)。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西方媒体惊呼“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出炉了;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西方媒体将其解读为打造“中国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对中国倡导的这两件事情高度敏感,极力劝阻其盟友不要加入亚投行,不料率先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竟然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英国,引发其他欧洲国家竞相跟进。
二战后,美国正是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中的霸主地位,凭借这一点,美国通过国内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操控全球经济,攫取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国经济自身一旦出了问题,全世界都要为他输血、埋单。“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似乎要动美国的“奶酪”,自然引起他的焦虑。
二、逼出来的“一带一路”与亚投行
“一带一路”确实与“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亚投行也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美国以己度人,立即把这两者与“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挂起钩来,套用一句时髦语:美国想多了。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即使人民币国际化了,也只不过增加了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客观上起到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IMF多数成员国赞成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唯独美国坚决反对,令他心虚的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在美元霸权下美国做了多少损人利己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美国便有了抛弃WTO 框架、重新建立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全球贸易规则的想法和行动,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这两个协定几乎把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一网打尽”。美国要拆台砸锅,中国当然得准备另起炉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应运而生。
“一带一路”将贯穿亚欧非大陆,两头分别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撬动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的巨大经济发展潜力,从最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处着力,凝聚了沿线国家的共识。美国不是没有实力带头做这件利人利己的事情,而是算计太多, 2011年7月,美国政府曾抛出“新丝绸之路战略”,最后不了了之。匪夷所思的是,美国划的“新丝绸之路”不是连接欧亚大陆,而是与之垂直,以阿富汗为枢纽,构建一条从中亚到南亚的经济走廊,美国毫不掩饰该战略的地缘政治目的,意图降低中国和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用地缘政治板块隔开这两个地区大国,奥巴马总统甚至荒唐地说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是搭了美国30年的“便车”,言下之意,今后让不让搭车、搭车费怎么算,都得看美国的脸色。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并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提供资金、输出技术、转移产业,以合作共赢理念和开放包容态度欢迎各方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与美国的“搭便车”言论相较,境界高下立判。可以预测,TPP、TTIP用冰冷的规则筑起的围墙,注定围不住接地气、聚人气的“一带一路” 战略规划。
亚投行就是这一预测的试金石,英、法、德、意等国甘冒得罪美国的风险加入“亚投行”,说到底是看好它背后“一带一路”这块巨大的蛋糕。应该说“亚投行”也是被“逼”出来的,中国曾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内寻求变革,争取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但美国长期把持世行主导权,阻挠IMF改革。亚开行预测亚洲国家未来每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高达8000亿美元,但包括它自己在内的这些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却不提供足够的贷款。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中国牵头成立亚投行,虽是被逼,却一呼百应。
三、 “和”与“斗”的文化碰撞
西方文化充斥着二元对立论,区分敌我,执着于输赢,对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观念不大理解。早期,中国说要“韬光养晦”,美国理解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为消除误解,中国宣示要和平崛起,但西方的词典里只有修昔底德陷阱,没有和平崛起;最终,中国为美国量身定制了 “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美国似乎有所领悟,其官方表述是“对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请注意,“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的词条解释。
应该说美国对打破历史魔咒还是认真过一回的,美国智库一度提出以“中美共治”(G2)替代G7或G20,美国管住发达国家,中国管住发展中国家,这与中国的相互尊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大相径庭。中国婉拒了美国的邀请,随后美国祭出了在军事上围堵中国的“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非友即敌,美国文化基因里的二元对立论是根深蒂固的。
四、大国博弈阳谋胜
美国所谓的“守成大国”,要守的利益实在太多,私心又太重,算计的太过精细,这边要围堵、那边要遏制,给自己列了一大堆不太容易完成的任务清单,以致国力严重损耗。
美国也知道世界经济这艘大船正在失去动力,但他不想拿出船上的存粮给饥饿的水手们填饱肚子,然后鼓励大家一起奋力前行,而是打算带上粮食换一条新船,至于谁能够登上新船,得由他船长说了算。他显然不想让中国登上TPP这条新船,因为中国在WTO的老船上工作太努力,被大家推选为大副,没准再过几年就威胁到他船长的位置,当然,美国船长的理由很冠冕堂皇:“对不起,你没有拿到我颁发的市场经济文凭,凡是没有文凭的都不能上新船!”大副明白船长的伎俩,于是对船员们说:“这些年我攒了些粮食,我建议我们中间有余粮的先都借点出来给大家伙吃饱肚子,然后我们一起把船再开起来,同意的请举手?”举手的船员越来越多,特别是美国船长的表哥、前任船长英国,手举得特别积极,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大家伙都摩拳擦掌准备吃饱饭继续开船。
英国在欧洲国家里第一个支持亚投行特别耐人寻味。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美国文化的根源出自英国,地缘政治理论师承于英国,英国虽然失去了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但对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方向的判断从来都是精准的。凭美国与英国的渊源和对英国的影响力,英国竟然不打招呼就决绝地跳槽搭乘中国的便车,一定是看清了美国已经把车开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肯定也看清了这点,毕竟,美国将次贷危机转嫁给欧洲、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殷鉴不远。
中国不跳进美国设置的地缘政治和博弈的棋局,堂堂正正地做该做的事情,不急不燥地向世界传播“和而不同”的理念,也许这才是破除修昔底德陷阱的真正解药,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六中学)
关键词:一带一路;亚投行;美国
围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立,美国或明或暗做了很多小动作,不但没能阻止他的盟友们纷纷加入亚投行,反倒弄得自己进退失据颜面尽失。这一回合的较量或许会成为“博弈论”课程里的经典案例,如果美国不改弦更张,继续透支其早已捉襟见肘的“领导力”,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一项项的落实,类似的案例还会层出不穷。
一、美国的战略焦虑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一手建构并相当程度主导了当代的全球治理结构:政治上有联合国,经济、金融上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亦由美国牵头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赢得冷战后,美国又基本掌控了全球安全局势。以强大的实力做支撑,美国养成了一种凌驾于全球之上的优越感,自命为世界的领导者,并且“在未来100年要继续领导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语)。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西方媒体惊呼“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出炉了;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西方媒体将其解读为打造“中国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对中国倡导的这两件事情高度敏感,极力劝阻其盟友不要加入亚投行,不料率先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竟然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英国,引发其他欧洲国家竞相跟进。
二战后,美国正是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中的霸主地位,凭借这一点,美国通过国内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操控全球经济,攫取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国经济自身一旦出了问题,全世界都要为他输血、埋单。“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似乎要动美国的“奶酪”,自然引起他的焦虑。
二、逼出来的“一带一路”与亚投行
“一带一路”确实与“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亚投行也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美国以己度人,立即把这两者与“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挂起钩来,套用一句时髦语:美国想多了。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即使人民币国际化了,也只不过增加了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客观上起到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IMF多数成员国赞成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唯独美国坚决反对,令他心虚的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在美元霸权下美国做了多少损人利己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美国便有了抛弃WTO 框架、重新建立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全球贸易规则的想法和行动,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这两个协定几乎把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一网打尽”。美国要拆台砸锅,中国当然得准备另起炉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应运而生。
“一带一路”将贯穿亚欧非大陆,两头分别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撬动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的巨大经济发展潜力,从最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处着力,凝聚了沿线国家的共识。美国不是没有实力带头做这件利人利己的事情,而是算计太多, 2011年7月,美国政府曾抛出“新丝绸之路战略”,最后不了了之。匪夷所思的是,美国划的“新丝绸之路”不是连接欧亚大陆,而是与之垂直,以阿富汗为枢纽,构建一条从中亚到南亚的经济走廊,美国毫不掩饰该战略的地缘政治目的,意图降低中国和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用地缘政治板块隔开这两个地区大国,奥巴马总统甚至荒唐地说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是搭了美国30年的“便车”,言下之意,今后让不让搭车、搭车费怎么算,都得看美国的脸色。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并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提供资金、输出技术、转移产业,以合作共赢理念和开放包容态度欢迎各方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与美国的“搭便车”言论相较,境界高下立判。可以预测,TPP、TTIP用冰冷的规则筑起的围墙,注定围不住接地气、聚人气的“一带一路” 战略规划。
亚投行就是这一预测的试金石,英、法、德、意等国甘冒得罪美国的风险加入“亚投行”,说到底是看好它背后“一带一路”这块巨大的蛋糕。应该说“亚投行”也是被“逼”出来的,中国曾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内寻求变革,争取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但美国长期把持世行主导权,阻挠IMF改革。亚开行预测亚洲国家未来每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高达8000亿美元,但包括它自己在内的这些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却不提供足够的贷款。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中国牵头成立亚投行,虽是被逼,却一呼百应。
三、 “和”与“斗”的文化碰撞
西方文化充斥着二元对立论,区分敌我,执着于输赢,对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观念不大理解。早期,中国说要“韬光养晦”,美国理解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为消除误解,中国宣示要和平崛起,但西方的词典里只有修昔底德陷阱,没有和平崛起;最终,中国为美国量身定制了 “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美国似乎有所领悟,其官方表述是“对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请注意,“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的词条解释。
应该说美国对打破历史魔咒还是认真过一回的,美国智库一度提出以“中美共治”(G2)替代G7或G20,美国管住发达国家,中国管住发展中国家,这与中国的相互尊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大相径庭。中国婉拒了美国的邀请,随后美国祭出了在军事上围堵中国的“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非友即敌,美国文化基因里的二元对立论是根深蒂固的。
四、大国博弈阳谋胜
美国所谓的“守成大国”,要守的利益实在太多,私心又太重,算计的太过精细,这边要围堵、那边要遏制,给自己列了一大堆不太容易完成的任务清单,以致国力严重损耗。
美国也知道世界经济这艘大船正在失去动力,但他不想拿出船上的存粮给饥饿的水手们填饱肚子,然后鼓励大家一起奋力前行,而是打算带上粮食换一条新船,至于谁能够登上新船,得由他船长说了算。他显然不想让中国登上TPP这条新船,因为中国在WTO的老船上工作太努力,被大家推选为大副,没准再过几年就威胁到他船长的位置,当然,美国船长的理由很冠冕堂皇:“对不起,你没有拿到我颁发的市场经济文凭,凡是没有文凭的都不能上新船!”大副明白船长的伎俩,于是对船员们说:“这些年我攒了些粮食,我建议我们中间有余粮的先都借点出来给大家伙吃饱肚子,然后我们一起把船再开起来,同意的请举手?”举手的船员越来越多,特别是美国船长的表哥、前任船长英国,手举得特别积极,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大家伙都摩拳擦掌准备吃饱饭继续开船。
英国在欧洲国家里第一个支持亚投行特别耐人寻味。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美国文化的根源出自英国,地缘政治理论师承于英国,英国虽然失去了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但对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方向的判断从来都是精准的。凭美国与英国的渊源和对英国的影响力,英国竟然不打招呼就决绝地跳槽搭乘中国的便车,一定是看清了美国已经把车开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肯定也看清了这点,毕竟,美国将次贷危机转嫁给欧洲、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殷鉴不远。
中国不跳进美国设置的地缘政治和博弈的棋局,堂堂正正地做该做的事情,不急不燥地向世界传播“和而不同”的理念,也许这才是破除修昔底德陷阱的真正解药,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