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良好的实验室建设是保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的特点,一般的工程项目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周期内很难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有比较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因此,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工程建设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展示,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比较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并借助模拟实验室软件的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按照这个标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程建设实际,主要从事工程建设一线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技能,强调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思维能力、果断的处理问题能力,有序的项目组织能力、灵活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敏捷的商务谈判能力,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者、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管理者和实施者。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2.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要求
2.1 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
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过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来说,至少应该具备编制项目策划报告,编制项目建议书及科研报告,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及实施计划,编制招标投标文件,编写工程合同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编制项目投资(成本)计划,编写会议纪要、函件、周、月报等管理文档,应用CAD、PM项目管理软件及信息平台、工程计量及计价软件等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出了理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实践性教学必须围绕这些能力培养安排相应教学环节和内容。
2.2 实践性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具有极高的操作动手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求,期望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实际工程需要的能力为导向,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实施等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都应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实验、设计、实习等教学环节围绕实际工程进行,坚持突出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实际工程需要的人才。
2.3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工程管理專业应用型人才得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按照能力培养规律,对大学四年全过程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实施策略,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性环节,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通过构建从课堂内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自主式实践、贯穿校内外大学全程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2.4 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
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需要紧紧围绕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分步实施、选修与必修相结合、教学过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选定、教学效果的考核等各个环节要相互协调,保证实践教学体系高效、高质量的运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既要有利于单项能力的培养,又能通过相互联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
3.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
3.1 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平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利用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给教学提供一个综合实践教学场所。通过案例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作业环境,弥补课堂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广大师生科研创新的平台
工程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在满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的要求外,实验室建设成面向广大师生开放的系统,在授权范围内给师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论实践与科学探索,利用实验室的软件、硬件等设备和工具,承担各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以及工程建设投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也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创新研究工作,成为广大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创新的平台。
3.3 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平台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成后,广大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类专业软件和实验设施,为所在地区的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各级建筑企业及建筑咨询单位提供工程管理项目前期文件编制、施工资料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工程造价编制、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工程领域全过程服务。成为广大师生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平台。 4.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
4.1 实验室建设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实验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需要而建设,从工程管理实际需要出发,重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受到限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认识和掌握不可能通过有限时间的教学环节全部解决。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室建设需要贴近工程实践,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和了解为原则,以具体的工程实例作为依托,重在为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实践环境,满足工程建设实际的需求。通过模拟仿真技术手段系统全面和高效直观地提供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模拟或实物情景,模拟实践环境,再现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各参与方的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知和掌握工程概念和管理实务,高效率地实现对工程的理解和对管理的理解。在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软件等为广大师生开展科研活动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实验室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使实验室成为集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
4.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实体设备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中,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房屋建筑等基础性实验需要的设备、仪器等,由于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投资巨大、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并且试验耗用的实验材料成本也很高。对于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来说,这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可以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共享利用,设备和仪器的使用率高,单位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而对于非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来说,可能工程管理成为独立的一个专业存在,既没有其他相关专业共同分担实验室建设成本,也无法与其他专业共享实验室的使用,从而导致存在实验室投入巨大,但使用效率不高,同时运行维护费用很高的问题。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学科背景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对于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可以与其他专业共同投入建设和使用基础实验室;而对不具备工程背景的院校,基础实验室应该尽量避免投入建设,应该考虑重点建设模拟与仿真实验室。
4.3 充分利用模拟与仿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建设。可以利用沙盘、模型等教学工具,通过引入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等基础实验模拟教学软件,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应用专业软件,利用仿真技术搭建教学仿真综合实践平台,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测量等基础课程实验实践的全过程模拟、演示和操作,对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的全过程仿真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比较直观和形象的了解。由于模拟仿真实验室主要投入是计算机和软件的购置,计算机可以与所有专业共享利用,软件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自行开发,及时升级换代,运行成本较低,应该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思路。
4.4 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建设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充分利用工程应用软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包括工程管理常用建筑CAD软件、工程招投标及评标应用软件、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软件、BIM信息化软件等,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熟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亲自动手完成包括建筑制图、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招投标文件、项目管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文件等实际工作,为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对典型的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成為开放的系统,允许在授权范围内对广大师生开放,使广大师生在课余时间不需要进入实验室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进入系统,利用实验室资源平台完成实践教学、进行各种科研工作和对外科技服务,以便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结语
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操作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工程管理专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模式,以适应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红镝,苗金燕. 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验室建设分析[J],实验室建设与探索,2012.2(2):170-173
[2] 李明孝,孙松林,姚帮松,等.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42-143
[3] 李 静,袁永博.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0,1(1):30-32
[4] 陈俊杰,田 敏,张静文. 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4):136-138
[5] 王志英. 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5(5):147-148
作者简介:
李明(1969-),男,汉族,山东费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的特点,一般的工程项目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周期内很难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有比较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因此,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工程建设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展示,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比较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并借助模拟实验室软件的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按照这个标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程建设实际,主要从事工程建设一线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技能,强调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思维能力、果断的处理问题能力,有序的项目组织能力、灵活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敏捷的商务谈判能力,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者、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管理者和实施者。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2.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要求
2.1 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
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过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来说,至少应该具备编制项目策划报告,编制项目建议书及科研报告,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及实施计划,编制招标投标文件,编写工程合同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编制项目投资(成本)计划,编写会议纪要、函件、周、月报等管理文档,应用CAD、PM项目管理软件及信息平台、工程计量及计价软件等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出了理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实践性教学必须围绕这些能力培养安排相应教学环节和内容。
2.2 实践性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具有极高的操作动手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求,期望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实际工程需要的能力为导向,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实施等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都应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实验、设计、实习等教学环节围绕实际工程进行,坚持突出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实际工程需要的人才。
2.3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工程管理專业应用型人才得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按照能力培养规律,对大学四年全过程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实施策略,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性环节,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通过构建从课堂内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自主式实践、贯穿校内外大学全程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2.4 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
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需要紧紧围绕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分步实施、选修与必修相结合、教学过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选定、教学效果的考核等各个环节要相互协调,保证实践教学体系高效、高质量的运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既要有利于单项能力的培养,又能通过相互联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
3.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
3.1 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平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利用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给教学提供一个综合实践教学场所。通过案例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作业环境,弥补课堂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广大师生科研创新的平台
工程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在满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的要求外,实验室建设成面向广大师生开放的系统,在授权范围内给师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论实践与科学探索,利用实验室的软件、硬件等设备和工具,承担各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以及工程建设投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也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创新研究工作,成为广大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创新的平台。
3.3 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平台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成后,广大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类专业软件和实验设施,为所在地区的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各级建筑企业及建筑咨询单位提供工程管理项目前期文件编制、施工资料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工程造价编制、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工程领域全过程服务。成为广大师生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平台。 4.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
4.1 实验室建设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实验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需要而建设,从工程管理实际需要出发,重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受到限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认识和掌握不可能通过有限时间的教学环节全部解决。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室建设需要贴近工程实践,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和了解为原则,以具体的工程实例作为依托,重在为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实践环境,满足工程建设实际的需求。通过模拟仿真技术手段系统全面和高效直观地提供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模拟或实物情景,模拟实践环境,再现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各参与方的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知和掌握工程概念和管理实务,高效率地实现对工程的理解和对管理的理解。在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软件等为广大师生开展科研活动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实验室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使实验室成为集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
4.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实体设备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中,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房屋建筑等基础性实验需要的设备、仪器等,由于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投资巨大、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并且试验耗用的实验材料成本也很高。对于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来说,这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可以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共享利用,设备和仪器的使用率高,单位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而对于非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来说,可能工程管理成为独立的一个专业存在,既没有其他相关专业共同分担实验室建设成本,也无法与其他专业共享实验室的使用,从而导致存在实验室投入巨大,但使用效率不高,同时运行维护费用很高的问题。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学科背景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对于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可以与其他专业共同投入建设和使用基础实验室;而对不具备工程背景的院校,基础实验室应该尽量避免投入建设,应该考虑重点建设模拟与仿真实验室。
4.3 充分利用模拟与仿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建设。可以利用沙盘、模型等教学工具,通过引入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等基础实验模拟教学软件,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应用专业软件,利用仿真技术搭建教学仿真综合实践平台,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测量等基础课程实验实践的全过程模拟、演示和操作,对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的全过程仿真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比较直观和形象的了解。由于模拟仿真实验室主要投入是计算机和软件的购置,计算机可以与所有专业共享利用,软件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自行开发,及时升级换代,运行成本较低,应该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思路。
4.4 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建设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充分利用工程应用软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包括工程管理常用建筑CAD软件、工程招投标及评标应用软件、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软件、BIM信息化软件等,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熟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亲自动手完成包括建筑制图、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招投标文件、项目管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文件等实际工作,为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对典型的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成為开放的系统,允许在授权范围内对广大师生开放,使广大师生在课余时间不需要进入实验室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进入系统,利用实验室资源平台完成实践教学、进行各种科研工作和对外科技服务,以便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结语
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操作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工程管理专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模式,以适应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红镝,苗金燕. 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验室建设分析[J],实验室建设与探索,2012.2(2):170-173
[2] 李明孝,孙松林,姚帮松,等.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42-143
[3] 李 静,袁永博.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0,1(1):30-32
[4] 陈俊杰,田 敏,张静文. 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4):136-138
[5] 王志英. 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5(5):147-148
作者简介:
李明(1969-),男,汉族,山东费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