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笔者在连续8年重茬种植黄瓜的日光温室中,以粉碎发酵的玉米秸秆、炉渣、菇渣为基质,施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专用肥料”,开展了黄瓜长季节无土栽培试验。3年栽培两季,即从当年9月上旬开始到翌年7月中旬结束,黄瓜每667m2产量9790kg,较常规土壤栽培总产量增加27.2%,温室病虫害明显减少,黄瓜口感香甜,没有常规栽培的涩味,商品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1 育苗
1.1 品种选择
选用前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热、丰产性强、早熟、雌花节位低、前期产量高的津优30号、精选津绿3号等品种。
1.2 育苗前的准备
1.2.1 育苗时间及育苗方式 育苗在当年的9月上旬进行,利用10cm×10cm的营养钵,在栽培温室内搭建小拱棚,采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
1.2.2 育苗基质配制 用过筛细炉渣、菇渣、粉碎发酵玉米秸秆,比例为3:4:3,配制好育苗基质,按每m3基质3kg专用肥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后同)均匀混入,装入营养钵。并放置于嫁接苗床的小拱棚内。
1.2.3 接穗播种及嫁接苗床准备 接穗苗床用来播种黄瓜苗,苗床深10cm,内垫营养土,配方同常规育苗,每667m667m2栽培面积需7m667m2;嫁接苗床用来放置和管理嫁接苗,苗床上搭建小拱棚,每667m667m2栽培面积需25~28m667m2。
1.3 育苗
1.3.1 播种及播种后的管理 将浸种催芽后的黄瓜种子播种于接穗苗床内。3~5d(天)后待黄瓜苗刚露土时,对云南黑籽南瓜进行处理、催芽。并播种于嫁接苗床内的营养钵中。育苗基质相对湿度保持80%,播种方法及其他管理同土壤栽培。
1.3.2 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较不嫁接栽培产量高出10%左右。而且生产季节延长40d以上。当出土后的黑籽南瓜子叶展平、真叶顶芯,黄瓜苗真叶顶芯或1片真叶展开时,采用靠接法嫁接。嫁接后,立即将嫁接苗置于小拱棚内嫁接苗床中;前1~3d需遮阴,白天温度28~30℃,夜间17~20℃,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钵内基质湿度保持80%:嫁接后4~5d的11:00~15:00遮阴,白天温度25℃左右,夜间13~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以后逐渐缩短遮阴时间直至不遮阴,白天温度23~25℃,夜间13~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8d以后注意通风、降温、降湿,延长光照时间,纳入正常管理;10~12d后断根,30d左右苗高10~15cm、3~4片真叶时定植。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猝倒病、沤根、立枯病、蝼蛄、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等病虫害。
2 栽培设施
2.1 栽培槽
栽培槽框选用24cm×12cm×5cm的标准砖,顺温室宽,建成内径宽48cm。高20cm,间距(栽培槽内径)48cm,长度6m的栽培槽。建造时先要将温室地面整成水平,按要求砌栽培槽第1层砖,然后将厚度0.1mm的塑料棚膜裁成长6.5m、宽90cm,铺在槽内,两头及两边超出砖外。再将其他砖砌在第1层砖上面的棚膜上,砌3层,共砌4层,砖块之间无需泥浆或水泥砂浆。
2.2 栽培基质准备
2.2.1 炉渣 将炉渣用孔隙2cm×cm的筛子过筛,粗细分开备用。
2.2.2 菇渣 将菇渣压碎过筛,捡出杂物备用。
2.2.3 玉米秸秆 首先将粉碎成粒径0.5cm的玉米秸秆堆放在塑料棚膜上。高度在1.2m以下,喷洒质量浓度为0.1%的尿素水,使秸秆含水量70%左右。然后用塑料棚膜将草堆包住,四周压严。3d后翻倒1遍,8~10d即可。
2.3 栽培基质混配及装槽
将粒径1~3cm的粗炉渣装入栽培砖槽底层,厚度5cm,炉渣上面铺1层编织袋。然后将细炉渣、菇渣和粉碎发酵的玉米秸秆,按3:4:3的配比充分混匀,装入栽培槽,高度与砖槽持平。
2.4 供水系统建造及安装
在温室出入方便的一侧建造容积10~15m3的半地下水池,再在水池上方距地面高度1.5m处安装1个高位水箱,水箱下部焊接直径33mm的出水口,并安装水龙头、过滤器和水表。栽培槽供水选用双翼薄壁软管微灌。
3 定植
3.1 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10~15d用水浇透基质,使其含水量在80%以上,盖上地膜,并对温室彻底消毒。定植前2d,在栽培槽内基质表面按每m3基质撒专用肥10kg,用铲子将专用肥与基质混匀,浇透水后盖上地膜。
3.2 定植
定植在上午进行,采用长季节栽培的定植时间在10月上旬左右。去掉地膜,将苗子定植于栽培槽基质中。每槽2行。“丁”字型定植,株距36cm,行距28cm,植株距栽培槽边10cm。定植后重新盖上地膜,用刀片划开掏出苗子。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浇水
定植后3 d。植株缓苗后开始浇水,以后根据基质水分情况3~5d浇水1次,每次浇水10~15min(分钟),保持基质含水量60%左右。12月至翌年6月份,植株开花坐果进入旺盛生长期,根据温度、天气、植株生长情况逐渐加大浇水量,延长浇水时间,保持基质含水量在80%左右。注意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进行,阴天不浇水,遇连续阴天酌情少量浇水。冬季浇水水温须在10℃以上。
4.2 追肥
植株缓苗结束后开始追肥,用专用肥10g/株,以后10d追肥1次。方法是将专用肥均匀撒在两植株之间的基质表面,用铲子将基质与专用肥混匀。黄瓜进入旺盛生长期,7d追肥1次,在结瓜盛期,追肥量逐渐加大,每株10~20g,拉秧前1个月停止迫肥。
4.3 温度及通风
定植至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15℃以上,加大昼夜温差,促进植株生根生长,特别注意通小风,防止有害气体伤苗。缓苗后至开花坐果期实行变温管理,白天温度20~30℃,夜间前半夜15℃以上,后半夜11~13℃。并注意加强通风,增加温室内CO2浓度,促进植株生长和结瓜。进入冬季,注意加强保温,在春夏季,注意放风降温,防止烧苗。
4.4 光照
黄瓜属喜光性作物,因此整个生长期间要注意加强光照。经常冲洗棚膜表面污物,增加棚膜透光性。黄瓜进入旺盛生长期,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帘子要早揭晚盖,特别是阴雪天也要揭帘,增加温室内光照,促进植株生长。
4.5 整枝吊蔓
黄瓜定植开始生长后,及时吊蔓。瓜蔓距温室顶部约20cm时,及时落蔓。结瓜期间及时打掉卷须及底部病叶、老叶。
4.6 病虫害防治
实践证明,采用日光温室玉米秸秆基质有机生态型黄瓜无土栽培(以下简称无土栽培),病虫害发生较少,但需加强防范。一是要在栽培前利用硫磺熏蒸器对温室棚架彻底进行消毒处理。二是在栽培基质的拉运、混合、装槽时,注意不要和未消毒土壤接触,采用喷洒杀虫、杀菌剂。密闭温室,覆盖地膜,利用太阳能对基质进行消毒。三是在未发生病虫害前,加强栽培及环境管理,提前预防;发病后认准病虫害,对症下药,及时防治。可喷洒杜邦大生、克露、杀毒矾、普力克、绿菜宝、扑虱灵、吡虫灵等药剂,预防和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病虫害。
5 采收
无土栽培要特别注意适期采收。采收前期,正是瓜秧迅速生长阶段,为了促秧和防止瓜坠秧,要适当早采。进入采收盛期,植株生长旺盛,果实应大些再收获。采收后期,植株开始衰老,要根据植株上瓜条多少和大小确定采收,保证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以充分挖掘无土栽培的最大潜力,达到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6 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的比较
6.1 生长量与病虫害发生情况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土栽培较土壤栽培,第1雌花始期平均提前3.6d;植株高度平均高出11.52cm,生长后期平均株高达到2.2m;植株茎粗和展叶数有所增加,但不显著;瓜长较土壤栽培平均长2.9cm。土壤栽培在生产后期5~7月份大面积发生病害,特别是白粉病、霜霉病大量发生;而无土栽培很少发生病害,发生时间也相应推迟至6月下旬以后,用农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仅为土壤栽培的1/3。详细结果见表1。
1 育苗
1.1 品种选择
选用前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热、丰产性强、早熟、雌花节位低、前期产量高的津优30号、精选津绿3号等品种。
1.2 育苗前的准备
1.2.1 育苗时间及育苗方式 育苗在当年的9月上旬进行,利用10cm×10cm的营养钵,在栽培温室内搭建小拱棚,采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
1.2.2 育苗基质配制 用过筛细炉渣、菇渣、粉碎发酵玉米秸秆,比例为3:4:3,配制好育苗基质,按每m3基质3kg专用肥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后同)均匀混入,装入营养钵。并放置于嫁接苗床的小拱棚内。
1.2.3 接穗播种及嫁接苗床准备 接穗苗床用来播种黄瓜苗,苗床深10cm,内垫营养土,配方同常规育苗,每667m667m2栽培面积需7m667m2;嫁接苗床用来放置和管理嫁接苗,苗床上搭建小拱棚,每667m667m2栽培面积需25~28m667m2。
1.3 育苗
1.3.1 播种及播种后的管理 将浸种催芽后的黄瓜种子播种于接穗苗床内。3~5d(天)后待黄瓜苗刚露土时,对云南黑籽南瓜进行处理、催芽。并播种于嫁接苗床内的营养钵中。育苗基质相对湿度保持80%,播种方法及其他管理同土壤栽培。
1.3.2 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较不嫁接栽培产量高出10%左右。而且生产季节延长40d以上。当出土后的黑籽南瓜子叶展平、真叶顶芯,黄瓜苗真叶顶芯或1片真叶展开时,采用靠接法嫁接。嫁接后,立即将嫁接苗置于小拱棚内嫁接苗床中;前1~3d需遮阴,白天温度28~30℃,夜间17~20℃,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钵内基质湿度保持80%:嫁接后4~5d的11:00~15:00遮阴,白天温度25℃左右,夜间13~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以后逐渐缩短遮阴时间直至不遮阴,白天温度23~25℃,夜间13~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8d以后注意通风、降温、降湿,延长光照时间,纳入正常管理;10~12d后断根,30d左右苗高10~15cm、3~4片真叶时定植。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猝倒病、沤根、立枯病、蝼蛄、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等病虫害。
2 栽培设施
2.1 栽培槽
栽培槽框选用24cm×12cm×5cm的标准砖,顺温室宽,建成内径宽48cm。高20cm,间距(栽培槽内径)48cm,长度6m的栽培槽。建造时先要将温室地面整成水平,按要求砌栽培槽第1层砖,然后将厚度0.1mm的塑料棚膜裁成长6.5m、宽90cm,铺在槽内,两头及两边超出砖外。再将其他砖砌在第1层砖上面的棚膜上,砌3层,共砌4层,砖块之间无需泥浆或水泥砂浆。
2.2 栽培基质准备
2.2.1 炉渣 将炉渣用孔隙2cm×cm的筛子过筛,粗细分开备用。
2.2.2 菇渣 将菇渣压碎过筛,捡出杂物备用。
2.2.3 玉米秸秆 首先将粉碎成粒径0.5cm的玉米秸秆堆放在塑料棚膜上。高度在1.2m以下,喷洒质量浓度为0.1%的尿素水,使秸秆含水量70%左右。然后用塑料棚膜将草堆包住,四周压严。3d后翻倒1遍,8~10d即可。
2.3 栽培基质混配及装槽
将粒径1~3cm的粗炉渣装入栽培砖槽底层,厚度5cm,炉渣上面铺1层编织袋。然后将细炉渣、菇渣和粉碎发酵的玉米秸秆,按3:4:3的配比充分混匀,装入栽培槽,高度与砖槽持平。
2.4 供水系统建造及安装
在温室出入方便的一侧建造容积10~15m3的半地下水池,再在水池上方距地面高度1.5m处安装1个高位水箱,水箱下部焊接直径33mm的出水口,并安装水龙头、过滤器和水表。栽培槽供水选用双翼薄壁软管微灌。
3 定植
3.1 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10~15d用水浇透基质,使其含水量在80%以上,盖上地膜,并对温室彻底消毒。定植前2d,在栽培槽内基质表面按每m3基质撒专用肥10kg,用铲子将专用肥与基质混匀,浇透水后盖上地膜。
3.2 定植
定植在上午进行,采用长季节栽培的定植时间在10月上旬左右。去掉地膜,将苗子定植于栽培槽基质中。每槽2行。“丁”字型定植,株距36cm,行距28cm,植株距栽培槽边10cm。定植后重新盖上地膜,用刀片划开掏出苗子。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浇水
定植后3 d。植株缓苗后开始浇水,以后根据基质水分情况3~5d浇水1次,每次浇水10~15min(分钟),保持基质含水量60%左右。12月至翌年6月份,植株开花坐果进入旺盛生长期,根据温度、天气、植株生长情况逐渐加大浇水量,延长浇水时间,保持基质含水量在80%左右。注意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进行,阴天不浇水,遇连续阴天酌情少量浇水。冬季浇水水温须在10℃以上。
4.2 追肥
植株缓苗结束后开始追肥,用专用肥10g/株,以后10d追肥1次。方法是将专用肥均匀撒在两植株之间的基质表面,用铲子将基质与专用肥混匀。黄瓜进入旺盛生长期,7d追肥1次,在结瓜盛期,追肥量逐渐加大,每株10~20g,拉秧前1个月停止迫肥。
4.3 温度及通风
定植至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15℃以上,加大昼夜温差,促进植株生根生长,特别注意通小风,防止有害气体伤苗。缓苗后至开花坐果期实行变温管理,白天温度20~30℃,夜间前半夜15℃以上,后半夜11~13℃。并注意加强通风,增加温室内CO2浓度,促进植株生长和结瓜。进入冬季,注意加强保温,在春夏季,注意放风降温,防止烧苗。
4.4 光照
黄瓜属喜光性作物,因此整个生长期间要注意加强光照。经常冲洗棚膜表面污物,增加棚膜透光性。黄瓜进入旺盛生长期,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帘子要早揭晚盖,特别是阴雪天也要揭帘,增加温室内光照,促进植株生长。
4.5 整枝吊蔓
黄瓜定植开始生长后,及时吊蔓。瓜蔓距温室顶部约20cm时,及时落蔓。结瓜期间及时打掉卷须及底部病叶、老叶。
4.6 病虫害防治
实践证明,采用日光温室玉米秸秆基质有机生态型黄瓜无土栽培(以下简称无土栽培),病虫害发生较少,但需加强防范。一是要在栽培前利用硫磺熏蒸器对温室棚架彻底进行消毒处理。二是在栽培基质的拉运、混合、装槽时,注意不要和未消毒土壤接触,采用喷洒杀虫、杀菌剂。密闭温室,覆盖地膜,利用太阳能对基质进行消毒。三是在未发生病虫害前,加强栽培及环境管理,提前预防;发病后认准病虫害,对症下药,及时防治。可喷洒杜邦大生、克露、杀毒矾、普力克、绿菜宝、扑虱灵、吡虫灵等药剂,预防和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病虫害。
5 采收
无土栽培要特别注意适期采收。采收前期,正是瓜秧迅速生长阶段,为了促秧和防止瓜坠秧,要适当早采。进入采收盛期,植株生长旺盛,果实应大些再收获。采收后期,植株开始衰老,要根据植株上瓜条多少和大小确定采收,保证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以充分挖掘无土栽培的最大潜力,达到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6 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的比较
6.1 生长量与病虫害发生情况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土栽培较土壤栽培,第1雌花始期平均提前3.6d;植株高度平均高出11.52cm,生长后期平均株高达到2.2m;植株茎粗和展叶数有所增加,但不显著;瓜长较土壤栽培平均长2.9cm。土壤栽培在生产后期5~7月份大面积发生病害,特别是白粉病、霜霉病大量发生;而无土栽培很少发生病害,发生时间也相应推迟至6月下旬以后,用农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仅为土壤栽培的1/3。详细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