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并由此造成西部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进而造成东西部企业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对解决上述问题及西部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至关重要,而民营科技企业在其中扮演着更为特殊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意义
1.提高西部民营企业的质量。东部的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传统产业小企业或家族企业比重较大,主要依靠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发展,企业技术含量低,科技型企业较少,面临着技术创新、改造和实现管理模式从低层次粗放型、家长家族式管理向高层次、内涵式、群体复合型科学管理的转化。而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释放地区的科技潜能,发展低能耗、高增长、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西部地区努力形成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的一批小而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企业集团,有助于提高西部民营企业的质量。
2.对传统产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改进以及对高科技行业发展的贡献。西部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改造,由传统的民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实施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新型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策略,要以支柱企业为主要对象,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和推广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通过加速工艺和装备的更新换代,可加快传统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低消耗方向转化,为传统产业的优化作出贡献。
3.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发展规律体现了知识经济的要求。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它的产值本身,而更在于对西部传统产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改造作用,在于提高了企业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使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变为科技企业,从而极大地提高西部民营企业的质量,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
二、西部部分地区的科技优势及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
(一)西部部分地区的科技优势
1.基础研究有一定实力,部分学科已达到国内甚至世界先进水平。比如,陕西的航天、航空代表着国家的科研水平,在很多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在运载火箭和星载设备等制造技术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川省在核工业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地质矿产、电子信息、农畜育种、生物医学、新材料等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水平;甘肃在重离子物理、辐射技术、选择氧化催化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和高原气象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代表着国家领先水平;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稀土研究机构、信息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在稀土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云南在植物分类与开发利用、动物和微生物资源开发、疫苗研制、贵金属提取、稻癌病防治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军工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先,军转民潜力巨大。军事工业属高新技术产业,其在设备、人才和技术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西部地区不仅分布着大量军工企业,而且西部地区的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发展水平位居国内乃至国际前列,并在国家整个科技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3.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比重高、分布聚集。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分布相对密集,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同时西部地区70%以上的科研人员也都集中在省会城市。统计表明,西安、成都、兰州三大城市的科技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市,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
1.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可围绕资源深加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能源、矿产、畜牧、生物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在政策、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民营企业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手段,就有可能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可打进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实现产品结构调整。
2.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有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西部众多的城市都是我国的老工业城市,石油、机械、汽车、航天等行业一直是它的支柱产业,工业基础较好,民营科技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不断研发创新,着力培养新的支柱产业生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西部地区对于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通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和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西部地区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要依靠民营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即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民营经济;在技术结构调整上,要提高技术含量,使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变为科技企业。
三、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1.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来其速度一直保持在25%-30%左右。民营科技企业出现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势头,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同步持续增长,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西部十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数达到13268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25亿元,较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1.25倍。
2.民营科技企业已在西部一部分大城市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且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产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这表明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者,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据统计,在陕西等地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90%以上。
3.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批有特色的产业开始崭露头角。不断地加快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客观要求。技术创新也使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如重庆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形成了以力帆、隆鑫、宗申等为龙头的摩托车及配件支柱产业群,年总收入分别达到45.6亿元、50亿元、60亿元。在这三大企业周围聚集了上千家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摩托车技术大产业链。再如西安和昆明的生物医药产业,当前都已形成一批企业群体,并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与市场。
4.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新生力量。加入WTO以后,民营科技企业瞄准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积极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4月重庆宗申集团与意大利比亚乔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组建佛山宗申比亚乔摩托车有限公司,并计划在重庆建设一个生产能力在50万台以上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基地。重庆力帆集团在越南、印度、保加利亚都建立了生产基地,2003年出口创汇2.03亿美元。
(二)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1.从总体上看,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称,与东部以及北京等地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不强。
2.从外部环境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一些地方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地方还存在多头管理、变相收费、企业负担较重的问题。
3.从内部管理看,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张,员工队伍的扩大,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如财务管理、人才管理、奖惩机制等方面的规范、约束和激励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快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措施
从政府角度来讲,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民营科技企业才能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根据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实践,可以发现政府的支持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西部地区来讲更是迫切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改善环境,搞好服务。在投资硬环境方面,政府需要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软环境方面,要优化政策环境、经营环境、舆论环境和服务环境。当前亟需政府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扩大民营科技企业总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一批,鼓励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做强做大一批;加快健全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
从社会化服务体系来看,要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包括技术信息、政策咨询、财务管理、人才交流等服务,因此西部地区当前要大力发展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服务的机构。特别是完善技术市场、建立民营科技园区以及完善以民营科技企业服务为主的中介机构等方面的社会体系。
从企业本身来讲,西部民营科技企业要结合地区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①要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改组、提升相结合。②要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的民营科技经济。③民营科技发展要与现代农业相结合。④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要与军工企业改制转轨相结合。⑤有条件的地区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民营科技企业的壮大。
(作者单位:西安市邮政局服务督察部)
一、大力发展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意义
1.提高西部民营企业的质量。东部的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传统产业小企业或家族企业比重较大,主要依靠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发展,企业技术含量低,科技型企业较少,面临着技术创新、改造和实现管理模式从低层次粗放型、家长家族式管理向高层次、内涵式、群体复合型科学管理的转化。而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释放地区的科技潜能,发展低能耗、高增长、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西部地区努力形成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的一批小而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企业集团,有助于提高西部民营企业的质量。
2.对传统产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改进以及对高科技行业发展的贡献。西部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改造,由传统的民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实施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新型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策略,要以支柱企业为主要对象,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和推广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通过加速工艺和装备的更新换代,可加快传统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低消耗方向转化,为传统产业的优化作出贡献。
3.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发展规律体现了知识经济的要求。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它的产值本身,而更在于对西部传统产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改造作用,在于提高了企业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使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变为科技企业,从而极大地提高西部民营企业的质量,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
二、西部部分地区的科技优势及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
(一)西部部分地区的科技优势
1.基础研究有一定实力,部分学科已达到国内甚至世界先进水平。比如,陕西的航天、航空代表着国家的科研水平,在很多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在运载火箭和星载设备等制造技术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川省在核工业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地质矿产、电子信息、农畜育种、生物医学、新材料等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水平;甘肃在重离子物理、辐射技术、选择氧化催化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和高原气象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代表着国家领先水平;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稀土研究机构、信息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在稀土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云南在植物分类与开发利用、动物和微生物资源开发、疫苗研制、贵金属提取、稻癌病防治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军工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先,军转民潜力巨大。军事工业属高新技术产业,其在设备、人才和技术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西部地区不仅分布着大量军工企业,而且西部地区的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发展水平位居国内乃至国际前列,并在国家整个科技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3.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比重高、分布聚集。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分布相对密集,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同时西部地区70%以上的科研人员也都集中在省会城市。统计表明,西安、成都、兰州三大城市的科技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市,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
1.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可围绕资源深加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能源、矿产、畜牧、生物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在政策、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民营企业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手段,就有可能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可打进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实现产品结构调整。
2.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有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西部众多的城市都是我国的老工业城市,石油、机械、汽车、航天等行业一直是它的支柱产业,工业基础较好,民营科技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不断研发创新,着力培养新的支柱产业生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西部地区对于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通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和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比较,西部地区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要依靠民营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即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民营经济;在技术结构调整上,要提高技术含量,使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变为科技企业。
三、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1.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来其速度一直保持在25%-30%左右。民营科技企业出现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势头,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同步持续增长,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西部十省市民营科技企业数达到13268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25亿元,较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1.25倍。
2.民营科技企业已在西部一部分大城市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且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产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这表明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者,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据统计,在陕西等地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90%以上。
3.民营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批有特色的产业开始崭露头角。不断地加快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客观要求。技术创新也使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如重庆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形成了以力帆、隆鑫、宗申等为龙头的摩托车及配件支柱产业群,年总收入分别达到45.6亿元、50亿元、60亿元。在这三大企业周围聚集了上千家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摩托车技术大产业链。再如西安和昆明的生物医药产业,当前都已形成一批企业群体,并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与市场。
4.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新生力量。加入WTO以后,民营科技企业瞄准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积极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4月重庆宗申集团与意大利比亚乔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组建佛山宗申比亚乔摩托车有限公司,并计划在重庆建设一个生产能力在50万台以上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基地。重庆力帆集团在越南、印度、保加利亚都建立了生产基地,2003年出口创汇2.03亿美元。
(二)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1.从总体上看,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称,与东部以及北京等地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不强。
2.从外部环境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一些地方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地方还存在多头管理、变相收费、企业负担较重的问题。
3.从内部管理看,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张,员工队伍的扩大,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如财务管理、人才管理、奖惩机制等方面的规范、约束和激励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快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措施
从政府角度来讲,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民营科技企业才能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根据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实践,可以发现政府的支持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西部地区来讲更是迫切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改善环境,搞好服务。在投资硬环境方面,政府需要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软环境方面,要优化政策环境、经营环境、舆论环境和服务环境。当前亟需政府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扩大民营科技企业总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一批,鼓励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做强做大一批;加快健全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
从社会化服务体系来看,要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包括技术信息、政策咨询、财务管理、人才交流等服务,因此西部地区当前要大力发展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服务的机构。特别是完善技术市场、建立民营科技园区以及完善以民营科技企业服务为主的中介机构等方面的社会体系。
从企业本身来讲,西部民营科技企业要结合地区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①要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改组、提升相结合。②要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的民营科技经济。③民营科技发展要与现代农业相结合。④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要与军工企业改制转轨相结合。⑤有条件的地区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民营科技企业的壮大。
(作者单位:西安市邮政局服务督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