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就能提高农民收入吗?
1.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活动设计:同学们可以利用双休日到邻近的农贸市场进行市场调查,或走访一些农户。带着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和其他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农副产品价格的涨落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国家只能加强宏观调控,不能随意定价。如果农副产品大幅度地涨价必然带动其他消费品的涨价,不利于稳定物价,乃至引发通货膨胀。从表面上和短期内来讲,农副产品的涨价有可能使农民增加一些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副产品的涨价,必然带动其他产品的涨价,农民必然得而复失或得不偿失。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战略。其他措施还有: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单靠价格战能赢吗?
2.材料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电脑厂商加入价格战的行列,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品牌电脑市场更显得异常残酷。一些地域品牌电脑厂商不惜铤而走险,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甚至使用假货、水货、劣质配件。而消费者购机后出现问题时,销售商经常推委、扯皮、推卸责任。
材料二:价格战毕竟只是一个短期的市场行为,并不是决定未来品牌电脑厂商生死存亡的关键。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市场和消费者双重考验的品牌电脑厂商,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指出导致企业间竞相降价、无序竞争的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
(2)从宏观看应如何纠正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3)从企业看应如何参与市场竞争?
探究思路: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企业竞相降价、无序竞争原因的认识及对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企业的市场竞争等知识的运用能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市场自发性的影响下,会使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益。从国家角度,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措施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从企业自身来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参与竞争。
参考答案:(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竞争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近年来,由于盲目重复建设,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供过于求。一些企业为抢占市场,竞相降价,甚至低价倾销,形成恶性竞争。从根本上说,这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结果。
(2)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
(3)企业要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根本上说,企业应依靠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艰苦奋斗吗?
3.60~70年代,由于物质生活匮乏,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结婚彩礼只是“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探究思路:消费最终是由生产决定的,分析此题要从当时的客观生产条件出发。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今天,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消费的反作用日益凸现。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永远不能丢。
参考答案:(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在60~70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的产品匮乏,因而要适度消费,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由当时的生产条件决定的。(2)今天,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一定程度上是过时了。特别是在要开拓市场的新形势下,如果要求还是那样,就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3)但提倡“适度消费”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致的,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抑制人们合理消费,并非就是穿补丁衣服。今天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新一轮消费周期的到来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近年来,我国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外国同类产品,价格却相对低廉,加上售后服务不断改进,消费者投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一改20世纪80年代初外国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产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
材料二:据有关人士预测,我国将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其特点有:①生存型消费正在向质量型消费过度。②城镇居民消费热点主要为商品住房、轿车、电子信息产品、新型食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2)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由生存型转向质量型,说明了什么?
探究思路:认真审读材料,会发现材料一表述的是我国国产家电的现状,材料二是预测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原理来回答,第二问虽是开放型设问,但也要紧扣材料来分析说明(原因、特点)。
参考答案:(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刺激了我国家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到今天,我国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这充分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2)①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②说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③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审稿:梁侠编校:杨淑凤)
1.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活动设计:同学们可以利用双休日到邻近的农贸市场进行市场调查,或走访一些农户。带着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和其他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农副产品价格的涨落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国家只能加强宏观调控,不能随意定价。如果农副产品大幅度地涨价必然带动其他消费品的涨价,不利于稳定物价,乃至引发通货膨胀。从表面上和短期内来讲,农副产品的涨价有可能使农民增加一些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副产品的涨价,必然带动其他产品的涨价,农民必然得而复失或得不偿失。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战略。其他措施还有: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单靠价格战能赢吗?
2.材料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电脑厂商加入价格战的行列,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品牌电脑市场更显得异常残酷。一些地域品牌电脑厂商不惜铤而走险,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甚至使用假货、水货、劣质配件。而消费者购机后出现问题时,销售商经常推委、扯皮、推卸责任。
材料二:价格战毕竟只是一个短期的市场行为,并不是决定未来品牌电脑厂商生死存亡的关键。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市场和消费者双重考验的品牌电脑厂商,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指出导致企业间竞相降价、无序竞争的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
(2)从宏观看应如何纠正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3)从企业看应如何参与市场竞争?
探究思路: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企业竞相降价、无序竞争原因的认识及对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企业的市场竞争等知识的运用能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市场自发性的影响下,会使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益。从国家角度,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措施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从企业自身来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参与竞争。
参考答案:(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竞争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近年来,由于盲目重复建设,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供过于求。一些企业为抢占市场,竞相降价,甚至低价倾销,形成恶性竞争。从根本上说,这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结果。
(2)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
(3)企业要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根本上说,企业应依靠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艰苦奋斗吗?
3.60~70年代,由于物质生活匮乏,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结婚彩礼只是“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探究思路:消费最终是由生产决定的,分析此题要从当时的客观生产条件出发。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今天,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消费的反作用日益凸现。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永远不能丢。
参考答案:(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在60~70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的产品匮乏,因而要适度消费,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由当时的生产条件决定的。(2)今天,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一定程度上是过时了。特别是在要开拓市场的新形势下,如果要求还是那样,就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3)但提倡“适度消费”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致的,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抑制人们合理消费,并非就是穿补丁衣服。今天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新一轮消费周期的到来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近年来,我国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外国同类产品,价格却相对低廉,加上售后服务不断改进,消费者投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一改20世纪80年代初外国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产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
材料二:据有关人士预测,我国将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其特点有:①生存型消费正在向质量型消费过度。②城镇居民消费热点主要为商品住房、轿车、电子信息产品、新型食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2)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由生存型转向质量型,说明了什么?
探究思路:认真审读材料,会发现材料一表述的是我国国产家电的现状,材料二是预测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原理来回答,第二问虽是开放型设问,但也要紧扣材料来分析说明(原因、特点)。
参考答案:(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刺激了我国家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到今天,我国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这充分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2)①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②说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③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审稿:梁侠编校:杨淑凤)